五一假期景區(qū)人擠人,可張大爺蹲菜園扒拉土坷垃直嘆氣。眼瞅著立夏腳跟前了,菜園里還空著半壟地,他心里比日頭曬還慌。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老話擱往年準(zhǔn)沒錯,今年氣溫躥得快,時令跟著亂了套。涼薯種早怕霜打,種晚了地旱得裂口子。
南方得趕5月20號前下種,薯種要挑光溜沒疤的,暖房催芽再埋沙壤土。去年王嬸6月才種,結(jié)的涼薯跟小蘿卜似的,咬開全是粗絲,嚼得腮幫子酸。北方花生更金貴,最晚不過5月下旬,地溫超30度準(zhǔn)爛種。

張大爺特意翻出竹篩子,把帶殼花生攤房檐下曬了仨日頭,說是出苗能齊整??纱逦骼侠钇恍判埃澳晗闹敛セㄉ?,出苗率不到一半,秋里收的果兒比指甲蓋大不了多少。
毛豆這會兒下種正當(dāng)時,就怕晚幾天趕上連陰雨。

豆子根須嬌氣,泡水里兩天準(zhǔn)爛根,去年挨著茄子地種的那壟,結(jié)的豆莢稀拉拉的。有經(jīng)驗的都知道,前茬種玉米的地最肥,底肥得少氮多磷,開花時撒把鉬肥,豆根能長瘤子吸養(yǎng)分。
莧菜長得快卻也嬌貴,天熱起來抽薹比孩子長個兒還快。張大爺試過樹蔭下種,晌午拉遮陽網(wǎng),愣是多收了兩茬嫩葉,炒著吃還帶清甜味。

可隔壁趙叔圖省事,露天撒種沒幾日就開花,葉子老得能當(dāng)抹布,直后悔沒聽勸。豇豆在華北5月10號前就得落地,華南最晚到20號,誤了時辰準(zhǔn)減產(chǎn)。
開花時趕上大雨,花粉全沖跑了,結(jié)的豆莢空殼多;遇著大太陽,花骨朵直接曬蔫兒。村東頭搭的豇豆架看著喜人,可去年種晚了,滿架子綠葉沒幾個豆,看著都心疼。

木耳菜和雞毛菜雖說隨時能種,天熱了口感差老遠。
木耳菜葉子厚得像紙板,雞毛菜抽薹比莧菜還快,趕早涼采摘才鮮嫩。

張大爺總說,種菜跟養(yǎng)孩子似的,啥時候該干啥得掐準(zhǔn)點,誤了時辰費工又鬧心。
現(xiàn)在大棚菜雖說啥時候都有,可自家菜園的鮮菜,吃著就是不一樣。老把式們瞅著天氣預(yù)報犯難,氣溫一年比一年高,傳統(tǒng)種菜法子還管不管用?就說花生怕熱、豆子怕澇,可天兒越來越邪乎,往后這些時令菜還能不能順順當(dāng)當(dāng)長?
我個人覺得,老輩人傳下的種菜經(jīng)是寶,可老天爺?shù)哪樢驳枚⒅?。啥時候播種、咋整地施肥,這些細節(jié)里藏著門道,年輕人嫌麻煩,可地里的收成不哄人。就像張大爺,每年守著菜園子,不為別的,就圖個飯桌上有剛摘的鮮菜,那滋味,大棚菜比不了。
末了還得說,時令不等人,五一放假沒顧上種菜的,趕緊拾掇園子。
種子下地澆透水,剩下的交給日頭和雨水,可別學(xué)去年老李家,誤了時辰空忙活。
至于往后天氣咋變,菜種啥能豐收,咱邊種邊琢磨,土里總有答案等著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