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nóng)歷四月十四,很多地方的廟觀都會熱鬧起來。因為這一天,是呂洞賓的誕辰,也是民間俗稱的“呂祖誕”。家家戶戶都說“呂祖下凡走人間,帶來吉祥與安寧”。老百姓信他、敬他、盼他護(hù)佑五谷豐登、風(fēng)調(diào)雨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dāng)年呂洞賓出生于山西芮城,傳說得道成仙,常背一柄寶劍,腰掛葫蘆,云游四海,是八仙之一。呂祖為人,既有市井氣,也帶幾分書卷味,“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老話家喻戶曉。每逢他生日,廟里香火鼎盛,民間總愛做幾樣吉食、守幾條忌諱,說是為了一年順風(fēng)順?biāo)?。其實,這種合家團(tuán)圓的日子,不只是沉靜的祭祀,更像一次煙火氣與溫情的交匯,也是提醒我們:一碗面、一團(tuán)青、幾句吉言,都是人間最實在的盼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仙人軼事|故事多,留在你我身邊

呂洞賓雖是傳說中的神仙,但他的故事常有人講,聽完總愛琢磨幾分。

一、三劍斷煩惱,處世有道
呂祖最出名的“飛劍法”,并非真要對誰不利,而是寓意用三劍斷煩惱、斷嗔怒、斷貪欲。南宋吳曾在《能改齋漫錄》記載呂祖自述,“世言吾飛劍取人頭……實有三劍,一斷煩惱,一斷嗔怒,一斷貪欲。”這三劍,其實也是做人處事的要緊法寶:遇事不急、心中不苦、口腹有度,才能順順當(dāng)當(dāng)、一身輕松。

二、題詩點龍,留仙緣
永樂宮呂祖洞前,傳說有一條神虬(蟠龍),一天見到呂祖,暗中頂禮。呂祖見它真誠,一時興起,順手點了它的額頭,神虬瞬時飛升仙界。這典故提醒人做事要有善心,機(jī)緣到了,福氣自然來。

三、八仙橋下,廟會長存
在山西永樂宮還有座石橋,名叫“八仙橋”,舊時四月十四廟會,總有人在此祈福請愿,還會擺下“長壽面”、送上青團(tuán)。呂祖生日這天,橋頭人聲鼎沸,香火彌漫,這是世代流傳下來的人情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樣吉食|節(jié)日桌上不可少,吃到心頭添吉氣

一、長壽面:一根面條一條情
這天,許多地方都要做長壽面。寓意呂祖賜福,吃上長長的面,日子順?biāo)鞜o阻。做法很家常,手搟面最好,一口咬下去,筋道耐嚼,里面做點素菜、雞蛋都好。鍋里水開下長面,面熟打入蛋花,再灑蔥花。熱氣騰騰,一碗下肚,福氣常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青團(tuán):仙人點碧草,家家享平安
江南一帶尤盛行。青團(tuán)用艾葉或鼠曲草打成汁,和糯米粉拌勻,包豆沙或芝麻餡做成團(tuán)。蒸熟后放盤里,軟軟糯糯,有淡淡青草香,吃的人都說是避邪納福,清新開胃。家里有孩子的,一起揉青團(tuán),是一年里難得的溫馨記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五色蔬果盤:五色進(jìn)肚,五福臨門
取五樣不同顏色的當(dāng)季蔬果,比如胡蘿卜、萵苣、玉米粒、黑木耳和西紅柿,快炒或拼盤皆可。有說法是代表五行和五谷,祈求五谷豐登。廚房新手也能輕松上手,蔬菜切片、鍋里快炒,加點鹽,幾分鐘就成。吃完清爽,胃口大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件莫為|節(jié)日禁忌,順心順氣

一、不爭不吵,留福氣不漏氣
老一輩總告誡,呂祖生日這天,一家人要和氣,不可爭吵。和和氣氣,一團(tuán)和氣,才能把福氣都留住,遇事都順當(dāng)。

二、不動刀剪,不搬家什
老人說,這天忌用刀剪、錘子等銳利或鐵器。傳說呂祖點鐵成金,這天動鐵器怕沖了仙氣,所以家務(wù)事早早做完,今日以靜養(yǎng)福。

三、不無度飲酒、不暴食貪嘴
雖說節(jié)日有好吃的,但呂祖教人清淡適量,切莫暴飲暴食,也不可無度喝酒。家常飯食,知足常樂,這才是養(yǎng)福的秘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到底,呂祖誕不僅是祭仙求福,更是把“順境吉祥,和氣長存”的心意煮進(jìn)了一桌飯菜里。家家戶戶哪怕只有一碗長壽面,也要坐下來,好好吃一頓,嘮嘮家常。青團(tuán)粘手不粘心,五色蔬菜盤里藏著四季祝福,連孩子嘴角的面湯印兒都是生活的美好。

節(jié)氣輪轉(zhuǎn)、人間故事,都在一餐一飯間流轉(zhuǎn)。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珍惜當(dāng)下、敬畏自然。節(jié)日不是形式,更是一家人的歸屬感和歡喜源。生活,從來沒那么復(fù)雜,新鮮蔬果、清淡薄粥、蛙聲一片,就是世間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