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第66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將于2024年12月7~10日在美國圣迭戈(San Diego)盛大召開。作為全球血液學領域規(guī)模最大、涵蓋最全面的國際學術盛會之一,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分享最前沿的血液學進展和突破性臨床數(shù)據(jù)。當?shù)貢r間11月25日,大會官網(wǎng)公布了本次入選的最新重磅摘要(Late-Breaking Abstracts,LBA)共6項,將由研究者于當?shù)貢r間2024年12月10日上午7:30至9:00,在會議現(xiàn)場Hall B (San Diego Convention Center)進行報告。整理這6項LBA的核心要點,供大家提前閱覽。
01
LBA-1
標題:Tafasitamab Plus Lenalidomide and Rituximab for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Results from a Phase 3 Study (inMIND)
中文標題:坦昔妥單抗聯(lián)合來那度胺和利妥昔單抗治療復發(fā)或難治性濾泡性淋巴瘤:III期研究(inMIND)結果
匯報人:Laurie H. Sehn(BC癌癥中心淋巴瘤中心,加拿大)
研究結論
在來那度胺和利妥昔單抗的基礎上加用坦昔妥單抗,顯著且有臨床意義地改善了無進展生存期(PFS),使復發(fā)/難治性濾泡性淋巴瘤(R/R FL)患者的疾病進展、復發(fā)或死亡風險降低了57%。盡管總生存期(OS)數(shù)據(jù)尚不成熟,但觀察到了一種有利于塔坦昔妥單抗的趨勢。其安全性特征可控,且與預期毒性一致。本研究首次驗證了將兩種單克隆抗體(抗CD19與抗CD20)聯(lián)合用于淋巴瘤治療的有效性。坦昔妥單抗+來那度胺+利妥昔單抗既可在社區(qū)環(huán)境中使用,也可在學術環(huán)境中使用,是R/R FL患者潛在的新標準治療選擇。
02
LBA-2
標題:Identification of Hepatic-like Erythropoietin with Enhanced Activity As a New Cause of Hereditary and Acquired Erythrocytosis
中文標題:識別具有增強活性的肝樣促紅細胞生成素作為遺傳性和獲得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新原因
匯報人:Betty Gardie[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院(EPHE),法國]
研究結論
本研究報告了一種名為肝樣促紅細胞生成素增多癥(HEP)的新型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其特征是產生具有非典型糖基化模式和活性增強的肝樣促紅細胞生成素(EPO)。這種新型EPO在所有遺傳性EPO突變型紅細胞增多癥患者、與肝病相關的紅細胞增多癥病例以及新生兒中均有觀察到。有趣的是,新生兒體內從更活躍的肝型EPO向腎型EPO的轉變,可能解釋了生命最初幾周內血紅蛋白水平顯著下降的典型現(xiàn)象。因此,在進行特發(fā)性和遺傳性紅細胞增多癥的診斷時,將定量和定性EPO篩查作為生物學檢查的一部分是至關重要的。
03
LBA-3
標題:Extended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with Reduced- Vs Full-Dose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Recurrence
中文標題:比較減劑量與全劑量直接口服抗凝藥延長治療高風險復發(fā)靜脈血栓栓塞癥
Francis Couturaud(布雷斯特大學、FCRIN INNOVTE網(wǎng)絡,法國)
研究結論
在需要延長抗凝治療的靜脈血栓栓塞癥患者中,尚無法證明使用減劑量與全劑量直接抗凝藥物在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癥復發(fā)方面的非劣效性。在減劑量組,臨床相關出血以及靜脈血栓栓塞癥復發(fā)或臨床相關出血的復合終點發(fā)生率均低于全劑量組,且這一優(yōu)勢并未因死亡或動脈血栓栓塞事件風險增加而抵消。
04
LBA-4
標題:Andean Enriched NFKB1 Haplotype Reduces Inflammation and Improves Response to Ropeginterferon Alfa-2b in Polycythemia Vera (PV) and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
中文標題:富含安第斯特征的NFKB1單倍型可降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V)和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ET)患者的炎癥水平,并提高對羅培干擾素α-2b的應答率
匯報人:Jihyun Song(亨斯邁癌癥研究所,美國)
研究結論
本研究顯示,與NFKB1野生型等位基因相比,富含艾馬拉族特征的NFKB1 rs230511單倍型可降低真性紅細胞增多癥(PV)和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ET)患者的炎癥、促血栓形成及缺氧誘導因子(HIF)活性。此外,NFKB1 rs230511單倍型還能調節(jié)PV和ET患者對羅培干擾素的應答。攜帶NFKB1 rs230511 T等位基因的患者,其炎癥和HIF靶向基因的表達降低,這可能潛在地減少PV和ET患者的炎癥和血栓形成風險。攜帶C/T基因型的患者更有可能實現(xiàn)完全血液學緩解(CHR),這表明這種NFKB1單倍型可能影響羅培干擾素的治療效果,并可作為評估PV和ET患者治療應答的潛在生物標志物。這些新的見解對我們理解炎癥和促血栓形成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并可能為PV和ET的新型療法提供線索。
05
LBA-5
標題:Outcome of Cerebral Vasculopathy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s 10 Years Post-Enrollment in the Drepagreffe Trial Comparing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o Standard-Care in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Anemia and History of Abnormal Cerebral Velocities
中文標題:Drepagreffe試驗中接受異體干細胞移植與標準治療的鐮狀細胞貧血癥伴異常腦血流速度病史患兒的10年腦血管病變情況及認知功能結局比較
匯報人:Fran?oise Bernaudin(巴黎東部大學,法國)
研究結論
這項首個前瞻性比較試驗表明,異體干細胞移植(alloSCT)與標準治療(SoC)之間的差異在10年后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其中異體干細胞移植在無癥狀性腦梗死(SCI)方面提供了更好的一級預防效果,同時改善了患者的社會生活質量、工作記憶和處理速度。
06
LBA-6
標題:Lack of Benefit of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auto-HCT) in Mantle Cell Lymphoma (MCL) Patients (pts) in First Complete Remission (CR) with Undetectable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uMRD): Initial Report from the ECOG-ACRIN EA4151 Phase 3 Randomized Trial
中文標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HCT)對首次完全緩解(CR)且無法檢測到微小殘留?。╱MRD)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pts)無益處:ECOG-ACRIN EA4151 III期隨機試驗的初步報告
匯報人:Timothy S. Fenske(威斯康星醫(yī)學院,美國)
研究結論
本次中期分析顯示,在高效誘導和維持治療方案時代,首次完全緩解(CR)且無法檢測到微小殘留病(uMRD)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并未從鞏固性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HCT)中獲益。而誘導治療后MRD仍為陽性的患者可能從auto-HCT中獲益。更長時間的隨訪對于證實這些發(fā)現(xiàn)至關重要。
國際會議專區(qū)
博醫(yī)薈陪你拓寬國際視野
原文鏈接 | https://mp.weixin.qq.com/s/r9kcWfxqrHbMg4gvzi-tSQ
內容來源 | 公眾號:血液時訊
排版 | 趙微
審核 | 方玥立、賈冬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