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某家長洋洋得意地曬出自己教導老師有方的成績,讓我們對教師這一群體的工作認識進一步加深。以下為家長與教師交鋒全過程及結果,讀后請發(fā)表你的意見。?

家長自述

家長自述

女兒初三,成績相當不錯。她的班主任是個45歲的中年男教師,教語文。最近,女兒回家,常在飯桌上抱怨班主任老師在課堂上“跑題”,講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題,甚至講自己青少年時經歷的一些東西,有時候半節(jié)課時間就過去了。
我一聽,心里“咯噔”一下:這怎么行?
為了陪女兒中考,我可是連工作都停了,專心在家做飯,照顧孩子。
“他都聊啥???”我追問。
女兒苦惱地搖頭:“啥都講,就是不怎么講語文?!?br/>“講他自己年輕時的艱苦,講他如何考上大學,講他為什么學習,怎樣改變人生方向的等等。”
這怎么行?這不胡鬧嗎?現(xiàn)在都初三了,要中考的,跟孩子講點干貨不行嗎?這事兒必須得找老師說道說道!耽誤我家孩子中考怎么辦?中考可是第一道人生分水嶺。
思前想后,我決定去找她的班主任談談初三語文教學問題。你不能在初三這時候還跟學生東拉西扯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見面,那班主任老師戴著銀邊框的近視鏡,倒是挺儒雅,我說明來意:
“我覺得吧,老師,初三了,是不是多教教孩子語文學習的干貨?孩子回家說您課堂上一節(jié)課一節(jié)課講跟語文學習無關的東西?!?br/>我想委婉點,但話到嘴邊就禿嚕皮了。
班主任老師變了臉,神色不善地盯著我:“語文學習不能只局限于課本,需要拓展學生思維和眼界……”
“老師,我覺得這課不能這么上,初三學生了,應該把注意力放在知識的規(guī)律性探索上……”
我倆你一句我一句,由還算心平氣和到火星四濺。
“家長!我提醒你,是我在教語文,我有自己對語文的理解……請你尊重我!”語文老師一點都沒有耐性,居然跟我拍桌子了。
“老師!你的理解不適合初三學生,你該更新你的教學理念了……”我也站起來,氣鼓鼓地瞪視著語文老師。
不歡而散后,我越想越氣:你一個語文老師,要水平吧,沒見高在哪里;講涵養(yǎng)吧……真差勁,一點也聽不進家長和學生的意見。
這事兒沒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天,我再次來到學校,直接奔校長室去了。
說真,校長不解決我就去找教育局,不信沒人管!
人家校長不愧是領導,那個和顏悅色,又是倒茶又是寬慰,還一個勁地夸我家孩子學習好,夸我教育有方。我其實有點不好意思,昨天那個老師把我氣壞了,今天多少是帶著情緒來的。
校長說話很實在,我也很自豪把孩子教育得不錯,在學校里,孩子成績一直在前五名。
校長答應我調查了解后給我回復,有問題馬上改,堅決不允許教師為所欲為。
過了兩天,人家校長果然把電話打到我手機上,說:“事情我調查過了,你說的都是事實。家長向老師反映學生訴求,這非常好,說明家長重視教育。那位班主任已經被學校批評過了,他表示會加以改正。只是他那么大歲數(shù)了,放不下臉,我代他向你表示歉意和感謝。我們以后一定會加強教師業(yè)務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
當時,我沒把校長的話當真,他們都一個單位的,也就場面話罷了。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我聽說校長還真在大會上不點名批評了那個班主任,要求全校教師引以為戒,認真搞好家校建設,融洽家校情感。
這讓我對那個校長的好感度大增:真是難得一見的好校長!胸懷若谷說的就是他吧,怪不得人家當校長,而那個老師只能當老師!
聽孩子講,語文老師再也沒講過一句與課本無關的話,全是課本內跟考試有關的內容。這讓我大為放心。
可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孩子的班主任竟然是那么一個心眼比針鼻還小的人:一個多月后,他居然把孩子的座位調整到后排去了,上課也不再提問。
這不就是秋后算賬,泄憤報復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滿腔怒火,趕往學校,今天要不給我一個說法,咱們教育局見。
“老師啊,我聽說你把我家孩子調到倒數(shù)第二個位置上了,上課也不怎么提問她了。你是對我有意見唄?”我努力和緩語氣。
“你想多了,家長。位置調整是因為她個子太高,擋了其他同學視線。上課不提問,也是初三的一個特點,要提問的東西不多。難道你想讓我提問你家孩子某個字怎么寫,課文背沒背下來嗎?”班主任不冷不熱,有明顯的疏離感。
我壓不住火氣:“老師,您要是這么說,那可就不對了。她長得高還怪她嘍?要不要我給她削一塊下去?”
爭吵再次爆發(fā),我去找了校長……然后班主任找我道歉。這事兒就算過去了。殺人不過頭點地嘛。
從此以后,班主任老師真的改了,又把我孩子座位調整回去了,上課經常提問孩子,不管是背背課文還是提問字詞,班主任老師都能照顧到我家孩子。
孩子說,老師上課更是中規(guī)中矩,不但不講亂七八糟沒用的東西,連以前不怎么關注的提問字詞、背誦課文都抓得特別認真。校長還去聽過好幾次課,夸獎班主任基礎抓得好,抓得牢。
我很欣慰,老師也是人,也需要成長,“教學相長”嘛。學校和家長就應該多溝通多交流,爭吵也好,平和也罷,終究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結語

結語

一個語文老師,在家長和領導的雙重壓力下,違心改變自己的語文教學理念,照本宣科,反而落得好評。語文,就這么被搞廢;教師,就這么被合伙整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