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翻開群,看到有群友艾特我,群主你今天的大作呢?
喲,還有人催更呢。
于是回了他一句,剛才正看著書,結(jié)果睡著啦。
我還真沒扯謊,邊聽音樂邊讀蘇詩,不知不覺就見周公去了。這種感覺真不錯,跟蘇軾居士酒醉飯飽,倚于幾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既然有人催,那就寫一篇。寫之前呢,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那首超級治愈的詞。
定風(fēng)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yīng)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fēng)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這詞啊,已被各路人等講得稀爛了,大家也是十分熟悉,也沒必要我再嘰嘰歪歪了,今天我要講的呢,則是王定國北歸之前五年,與蘇軾定下重九之約,在徐州相會的那些事。
光說幾個男人的事沒什么意思,這事里啊,還得帶上我們的柔奴。
可搞笑的是,我這里要帶上柔奴,王鞏這家伙,卻沒有帶她。
我們看看蘇軾怎么寫的:
《次韻王定國馬上見寄》
昨夜霜風(fēng)入夾衣,曉來病骨更支離。
疏狂似我人誰顧,坎坷憐君志未移。
但恨不攜桃葉女,尚能來趁菊花時。
南臺二謝人無繼,直恐君詩勝義熙。
頸聯(lián)用典,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愛妾名叫桃葉,后便以此借指愛妾或所愛戀的女子。
可見,王鞏已先寫詩告訴蘇大爺,這次來啊,我是專程跟你相會的呢,我那些侍女小妾,都沒帶呢。
顯然,大蘇并不領(lǐng)情,你家有美女不帶過來,我跟你聊著有啥意思呢?
所以啊,他用了一個“恨”字,游山玩水、喝酒吟詩沒了她們,簡直就是暴殄了天物啊。
之后就更有意思了,王鞏回去的路上,還寫了首“獨眠”詩寄給蘇軾,收到詩后,蘇軾用他的韻也寫了一首,首聯(lián)第二句云,“旅館孤眠體生粟”,呵呵,如果你帶了侍女們來,哪里還會冷得起雞皮疙瘩呢?
看到此處,我都得批評王定國了,有好事你不帶著柔奴,有壞事卻也不會憐香惜玉帶著她去,你這家伙,有點渣啊。
不過,有人可能會問了,柔奴說不定當(dāng)時還沒跟著他呢。
這真是個好問題。
不過,我覺得,以柔奴對他的感情,絕非一年兩年所能養(yǎng)成的,很可能就是十二歲朝云和蘇軾的翻版。
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