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出此言,這個也是我這段時間看的很多降價的樓盤突發(fā)的感悟了,貌似從2022年到現(xiàn)在,捂盤的新房開發(fā)商就沒有一個能捂盤成功的
捂盤啥意思呢?
其實就是現(xiàn)在新房的一些騷操作,如果是還沒有開盤的樓盤,開發(fā)商知道自己家小區(qū)在這個市場當中肯定能大賣一波,那他就偏偏不開盤賣,因為這個時候入市,價格肯定要參考周邊的均價一起賣的
像比如現(xiàn)在好多盤一開盤就是88折或者85折的,如果他們不這么操作,肯定銷量就一般,那么收益肯定也是要減少的了
那索性就直接不賣了唄,房子慢慢建,等過段時間,周邊的新盤都賣的差不多了,或者人家都售罄了,整個片區(qū)沒房的時候它才準備入市
那到那時候新盤只有我一家,如果你想買這個位置那只能選我這里,就算我放高價了,還是會有人愿意買
參考當年坂田的信義嘉御山,可以說是整個龍板片區(qū)關(guān)注度最高的新盤了,地段+使用率,很多剛需都在等的樓盤,每個月都放鴿子不開盤,等著其他樓盤賣的差不多了,最后直接開出個6-7萬的價格,依然能遭瘋搶

(開盤當天銷控圖)
還有一些捂盤方式就是賣的比較好的新盤,有一天突然都沒有什么房源了,那就是自己藏起來,然后等后面收折扣或者再加價賣的也不少
這些就算是比較成功的捂盤了,后續(xù)高價賣也能多賺點錢,但也不是所有的新盤開發(fā)商這么操作以后都能狂攬一筆的
捂盤失敗的案例也挺多
去年就有個盤,其實是不想賣的,但被逼無奈開了盤,就是寶中的都市茗薈二期,開盤11.8萬的均價
樣板房也沒有做,就開了營銷中心和幾張戶型圖給買家參考然后自主選擇,但依然也是有挺多人去買的,畢竟地段擺在那里
其他捂盤的新盤就沒有那么好運了,像赤灣的開云府,這兩天從9萬左右的備案價打到了5萬多來賣,還是沒有什么人選擇
同板塊周邊的新盤性價比都要更高些,這里真就悟了個寂寞了
像民治的中海明德里,恒壹四季華府這些也是一樣的,7萬左右的價格打到了4-5萬還是沒有人買單
畢竟現(xiàn)在同樣的預算,北站或者紅山都可以買的到了,一般都不會再往這里去考慮了
后續(xù)這些房源就只能放著慢慢賣,或者再出個大力點的營銷政策去消化這些房源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