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dāng)然,這只是電視劇的編劇的觀點,那么在真正的歷史當(dāng)中,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什么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就來和大家探討一番。關(guān)于荀彧的死因,正史中也有兩種不同的記載,所以后世才會有關(guān)于他的死因的爭論。

第一種說法見于《三國志·荀彧傳》:

“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密以諮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征孫權(quán),表請彧勞軍于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jié),參丞相軍事。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謚曰敬侯。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國志中記載是“以憂薨”,就是憂慮而死,也沒說為什么憂慮而死,陳壽(三國志作者)的意思或許是因為憂慮反對曹操晉封魏公曹操心懷芥蒂憂慮而死。最后一句話“明年,太祖遂為魏公矣”,這句放在這里也很有意思,好像是說荀彧死了,曹操就順利成為魏公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陳壽沒有直接把曹操和荀彧的死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也有說不清的關(guān)系。

第二種說法見于《后漢書·荀彧傳》:

“十七年,董昭等欲共進操爵國公,九錫備物,密以訪彧。彧曰:「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振漢朝,雖勛庸崇著,猶秉忠貞之節(jié)。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故滤?。操心不能平。會南征孫權(quán),表請彧勞軍于譙,因表留彧曰:「臣聞古之遣將,上設(shè)監(jiān)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嚴國命,謀而鮮過者也。臣今當(dāng)濟江,奉辭伐罪,宜有大使肅將王命。文武并用,自古有之。使持節(jié)侍中守尚書令萬歲亭侯彧,國之重臣,德洽華夏,既停軍所次,便宜與臣俱進,宣示國命,威懷丑虜。軍禮尚速,不及先請,臣輒留彧,依以為重。」書奏,帝從之,遂以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jié),參丞相軍事。至濡須,彧病留壽春,操饋之食,發(fā)視,乃空器也,于是飲藥而卒。時年五十。帝哀惜之,祖日為之廢宴樂。謚曰敬侯。明年,操遂稱魏公云?!?/p>

其實把荀彧傳記在后漢書當(dāng)中,本來就說明問題,作者認為荀彧是漢室忠臣,那么自然而然就會有最后邊的“操饋之食,發(fā)視,乃空器也,于是飲藥而卒”。明顯,《后漢書》的記載是把荀彧的死歸在了曹操送的空食盒上面,于是也就有了我們開篇的電視劇里的情節(ji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guān)于曹操饋之食,其實按照記載當(dāng)時曹操在濡須(今安徽無為),而荀彧因病留在了壽春(今安徽壽縣),從百度地圖上看兩地之間距離有二百多公里,在古代考慮到交通狀況估計也得有近五百里的路程,這個食盒送的有點遠……

現(xiàn)在試著來分析一下,首先通過兩處的記載可以肯定荀彧并不是正常死亡的。雖然都有“彧?。玻┝魤鄞骸?,但是顯然并不是因病(疾)而亡,陳壽《三國志》記載“以憂薨”,范曄《后漢書》記載“于是飲藥而卒”。

結(jié)合荀彧死之前的一些列事情,包括荀彧反對曹操晉魏公,曹操心懷芥蒂以及曹操讓荀彧勞軍然后又把他留在軍中等等。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結(jié)論,荀彧的死是和曹操有關(guān)系的,或者再說的詳細一點,荀彧的死亡是曹操導(dǎo)致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于曹操為什么會讓荀彧,這個自己統(tǒng)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非正常的死去,或許可以進行一下推測。其實從建安十二年曹操統(tǒng)一北方之后,也就是袁紹勢力被清除完畢之后,曹操和荀彧達到了最和諧的時期。

他們從一開始占據(jù)一郡(東郡)一州(兗州)之地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統(tǒng)一了整個北方地區(qū),曹操上表“增疇戶邑”為荀彧請功,最后問策開始向南方征伐劉表,荀彧建議“今華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娠@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

正所謂物極必反,曹操和荀彧的關(guān)系也是在統(tǒng)一北方之后開始出現(xiàn)裂痕,全面占據(jù)冀州后,當(dāng)時有人建議恢復(fù)禹貢九州的范圍,因為這樣可以增加冀州的轄區(qū),結(jié)果就是因為荀彧反對沒有施行。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直接跳到建安十七年荀彧死去之前的記錄。荀彧再次反對曹操,這次反對曹操晉封魏公。從建安十二年到建安十七年這五年間荀彧和曹操之間發(fā)生了什么,在荀彧傳中并沒有體現(xiàn),這其實本身就能說明問題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曹操劇照歸根結(jié)底,簡單來說,荀彧是死于忠于漢室,死于自己的抉擇。這看上去似乎不太可能,因為他明明是曹操首席謀臣和功臣。在一開始確實是這樣的,甚至哪怕是在奉迎天子去許都,荀彧被封漢侍中,守尚書令之后。

守尚書令這個官職實際是朝廷和曹操中間的一個斡旋者,荀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是身兼漢獻帝和曹操兩邊的官職??赡苈?,荀彧慢慢的選擇了終于漢室,或是一開始他本來就是終于漢室,投奔曹操只是為了共同匡扶漢室,可是隨著權(quán)力的不斷擴張,曹操有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悲劇早已注定,哪怕荀彧是自己不可或缺的謀士和功臣,但是政治斗爭面前,一切都顯得蒼白無力。這也可以解釋,荀彧死后曹操沒有什么表示,這很不正常。而郭嘉死時,曹操大為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