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蝦加量不加價?齊白石這波操作讓商人暴跳如雷?!?930年北平畫室,穿長衫的商人攥著四十塊銀元,盯著案前磨墨的白須老頭。這個要價頂普通人半年收入的倔老頭,今天偏要給他上一課。

商人盯著宣紙上四只活靈活現(xiàn)的蝦,眼珠子一轉(zhuǎn):“大師您看這兒多空啊,再添只蝦唄。“齊白石眼皮都沒抬:“十塊?!吧倘肆⒖涛婢o錢袋:“兜里只剩五塊了,您通融通融?“

硯臺里的墨汁還在打轉(zhuǎn),老畫家突然提筆。商人嘴角剛咧到耳根,轉(zhuǎn)眼臉色鐵青——新添的蝦蜷著身子翻著肚白,活脫脫水族館冰柜里的標(biāo)本。

“五塊錢就值這個?!褒R白石撂下筆,圍觀學(xué)徒憋笑憋得發(fā)抖。第二天琉璃廠炸了鍋,商人逢人就罵“老東西坑錢“。老爺子聽完傳聞,慢悠悠呷口茶:“死蝦能游進(jìn)活人心里,也算本事?!?/p>

這波操作早在他防偽指南里。當(dāng)年榮寶齋掌柜捧著假畫來訴苦,七十歲老頭連夜重畫真跡。更絕的是自掏腰包回收贗品,美其名曰“給后生留口飯吃“。

有人算過賬:按當(dāng)時物價,十塊銀元能買三百斤大米。可那些搶著送錢的主顧心里門清——買的是紙上活蝦,更是老頭骨子里的硬氣。就像他刻在硯臺底的詩:“鐵柵三間屋,筆如農(nóng)器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