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讓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變得更加地得心應手,但我們在享受它的便利性的同時,也不得不提高警惕。

凌晨三點,李女士被一條短信提示音驚醒,屏幕亮起的瞬間,她瞥見“話費已充值500元”的提醒,心里閃過一絲疑惑:“我最近沒充過錢???”她隨手關掉手機,翻了個身繼續(xù)睡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天一早,她的銀行卡余額顯示為零,原來,那筆“充值”竟是騙子用她的號碼申請貸款后偽造的假象。

短短一夜,她的畢生積蓄不翼而飛。

這不是電影情節(jié),而是真實發(fā)生的“隔空”盜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的詐騙手段早已超越傳統(tǒng)認知,不法分子無需接觸你的手機,甚至無需你點擊鏈接,僅憑一條短信、一通電話,就能通過技術漏洞將你的財產“搬空”。

所以我們在平時使用手機的時候,如果遇到以下這幾種情況,一定要趕快關掉手機,以免被隔空轉賬。

當手機突然“不對勁”,危險可能已經逼近

警方數(shù)據(jù)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全國因手機信號異常導致財產損失的案件已超萬起。

而詐騙者使用的核心手段是“信號劫持”,他們利用偽基站或改裝設備,在百米范圍內強制將你的手機信號降級為2G網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你的短信、電話甚至驗證碼都可能被實時攔截。

一位網友就曾在地鐵站收到一條“快遞柜取件碼”短信,隨后手機信號突然從5G跌至2G

當時他并沒有在意,但十分鐘后,他的支付寶賬戶被異地登錄,綁定的信用卡被刷走兩萬元。

事后警方調查發(fā)現(xiàn),騙子通過2G網絡的低加密性截獲了他的短信驗證碼,直接繞過密碼修改了支付權限。

在這種情況下,受害者往往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就會直接“中招”。

手機信號的異常波動、頻繁收到陌生驗證碼、話費莫名增加,這些看似普通的“小問題”,實則是詐騙者布下的天羅地網。

如果你平時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警惕起來。

一條短信,可能掏空你的錢包

詐騙者的“武器”遠不止信號劫持,他們還會利用偽基站發(fā)送“高仿”短信,銀行通知、話費充值提醒、快遞取件碼……這些短信的號碼和內容幾乎與官方一致,唯一破綻是附帶一個“查詢鏈接”。

一旦點擊,手機就會被植入木馬程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退休教師王阿姨就曾掉入這個陷阱,她收到一條“社保局”短信,稱她的醫(yī)??ū粌鼋Y,需點擊鏈接驗證身份。

她按提示輸入身份證號和銀行卡密碼后,賬戶內的八萬元養(yǎng)老金瞬間被轉走,警方追蹤發(fā)現(xiàn),這筆錢最終流入境外虛擬貨幣賬戶,追回希望渺茫。

更可怕的是,詐騙手段仍在“進化”。近期出現(xiàn)一種新型攻擊:騙子通過非法獲取的通訊錄信息,偽裝成親友發(fā)送求助短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爸,我手機丟了,這是新號碼,速轉5000元救急!”市民劉先生因擔心兒子安危,未核實便轉賬,結果對方根本不是他的孩子。

關機,可能是最后的自救機會

面對這些“無形之手”,普通人該如何防范?關鍵在于識別危險信號并迅速反應。

如果你的手機在信號穩(wěn)定的區(qū)域,手機突然從5G/4G跌至2G,且持續(xù)數(shù)分鐘,極可能附近存在偽基站。

此時應立即關閉移動數(shù)據(jù),并開啟飛行模式,切斷信號傳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收到“非主動操作”的驗證碼也要特別提高警惕, 比如未登錄網站卻收到登錄驗證碼,或未購物卻收到支付確認短信。

這些驗證碼很可能是騙子嘗試破解賬號的“鑰匙”,務必立即關機,并聯(lián)系運營商凍結SIM卡。

還有如果你話費異常激增或出現(xiàn)陌生充值記錄,詐騙者可能利用你的號碼申請網貸或虛擬充值服務,再通過話費充值洗錢。

發(fā)現(xiàn)異常后,第一時間聯(lián)系客服核查,必要時報警。

別讓手機成為“定時炸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科技賦予生活便利,卻也暗藏殺機,一位反詐民警曾總結:“騙子永遠在找人性的弱點,恐慌、貪婪、疏忽。”

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段,我們能做的不僅是提高警惕,更要學會“斷舍離”,不輕信、不點擊、不拖延。

深夜,李女士的遭遇或許正在某個角落重演,但若她當時多看一眼那條“充值短信”,發(fā)現(xiàn)號碼并非運營商官方。

若她立刻關機,阻止信號繼續(xù)傳輸,若她撥打客服電話核實而非置之不理……結局或許截然不同。

你的手機,是通往財富的鑰匙,也可能成為災難的導火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下一次,當屏幕亮起陌生信息時,請記住,按下關機鍵,或許是保護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線。

要知道,騙子的手段也在不斷地更新?lián)Q代,所以我們在平時使用手機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遇到不對勁的地方要及時關機或者報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了讓自己避免不必要的財產損失,在收到陌生人發(fā)來的短信和鏈接時也不要輕易去打開查看,說不定這就是一條“釣魚”短信。

你還知道哪些詐騙伎倆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讓我們一起防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