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被曝虛高收費后,整改進度正在公示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問題主要集中在:虛高收費、小病大修、無病亂修……

如果是在線上下單,會有個券,也沒寫維修一次需要多少錢,直接是到了線下,維修的師傅喊價多少就付多少錢。

1.線下喊價的“啄木鳥”

1.線下喊價的“啄木鳥”

我在線上下單過兩次維修服務(wù),其中有一次就是下單的啄木鳥維修。

當時的問題是電路出了問題,有三個墻上的插座沒電了。

是我做飯的時候,一不小心給整沒電了。于是,當天在美團下了一個50元的券,讓人第二天來修。

修之前,他檢查之后報的價,說是一個插座100元,總共300元,還問我修不修。

我之前也沒同類檢修的檢驗,不清楚。只是想:人都到家了,不修怎么辦呢?

于是,他就給我把電路修好了。

后面我問怎么付錢,他打開微信,加了聯(lián)系方式,要我轉(zhuǎn)給他。并說,之后維修可以直接找他,不用走平臺。

還把我買券的50,還給了我。不是我找平臺處理,這券的事他都沒主動和我說起。

線上下單維修服務(wù),一般都是線下喊價,線下支付。

這種情況,,應(yīng)該是行業(yè)常態(tài)。建議貨比三家,在線上可以先問清楚,線下就好說一點。

2.饒過平臺交易,有隱患

2.饒過平臺交易,有隱患

饒過平臺,有利有弊。

如果是饒過平臺,可能有人覺得,能免去平臺的抽成。但就啄木鳥這種情況來看,也沒有完全繞過平臺,平臺該抽成的依然會抽成。

只不過,交易饒過了平臺,那維修的師傅線下喊價,就把抽成的那部分讓消費者承擔(dān),也有可能。

我覺得不走平臺,還是得看是什么行業(yè)吧。

據(jù)我觀察,像餐飲行業(yè),就有不走平臺的。就是一分錢一分貨,還有試吃。如果價格貴了點,那如果是用在食材上,大家也能接受。

之前刷到過一篇文章,里面講的是上線到外賣平臺的部分商家,還不及沒走平臺的健康度高。

舉的炒飯的例子。

很多炒飯店的名字,有種很抽象的感覺:重生之我這一世賣炒飯、吃了就停不下來炒飯、一咬全是肉炒飯……不少名字就類似于這樣,我是打個比方。

好像就是,誰會炒飯,就能開這么個店上線外賣平臺,然后刷高分刷好評,讓自家點的排名靠前一點。

實際上,有時候買回來吃,其實并沒有那么好吃。

所以,走不走平臺交易,還是看情況。只要產(chǎn)品或服務(wù)本身沒問題,價格合理,其實哪種情況都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