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幾年睡覺不太踏實,呼嚕打得震天響,家人說我有次突然沒聲兒了,憋了快半分鐘才猛地倒上來一口氣,嚇得他們差點打120……”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節(jié)目“連麥問診!找回呼吸慢病奪走的安穩(wěn)睡眠”中,來自山西的李老師連麥講述了自己困擾。

在北京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副主任醫(yī)師譚政的細問之下,更多的問題開始浮現:李老師確診肺纖維化已兩年、凌晨兩三點準醒、白天疲勞困倦……
“睡不好”和呼吸慢病有關系嗎?哪種鼾聲是致命危險的信號?如何自評危險等級?來聽聽譚政主任怎么說!
呼吸慢病加重和“睡不好”互為因果?
“呼吸慢病患者長期存在的氣道炎癥(尤其以上呼吸道為主)會持續(xù)刺激黏膜組織,導致局部異常增厚。一些患者長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類的藥物,也可能引發(fā)類似的局部黏膜組織增厚的現象這些改變會共同導致上呼吸道狹窄。”

“如圖所示,正常呼吸時氣道處于通暢狀態(tài)(左圖),但當上呼吸道(尤其是口咽部)發(fā)生狹窄時,氣流就不能再順暢通過甚至完全中斷。這種因氣道阻塞引發(fā)的呼吸異?,F象,我們稱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也就是很多患者‘睡不好’的‘元兇’。如果長期存在低氧或二氧化碳異常,我們的身體產生耐受,呼吸中樞化學感受器的敏感性也會下降,那么即使在夜間出現呼吸暫停,身體也不能做出靈敏的反應、及時地調整呼吸了。”譚主任講道。
“另外一方面,‘睡不好’會加重呼吸慢病。很多患者本身就被低氧、高碳酸血癥困擾著,而‘睡不好’也會導致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異常,從而對患者造成‘雙重打擊’,炎癥因子也會被激活,導致全身炎癥反應,加速肺組織破壞和氣道重塑。并且,低氧使肺動脈平滑肌長期處在收縮的狀態(tài),肺動脈高壓、肺心病的發(fā)生率會隨之升高。”
10個異樣是身體發(fā)出的紅色警報
哪些癥狀提示我們要警惕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呢?譚主任告訴大家,“我曾接診過一位患者,他經常夢到在深不見底的胡同中前行,越往前走路越窄,走到最后甚至覺得兩側的磚墻直接朝自己擠壓逼近,最終在窒息感中驚醒,其實這正是因為他出現了呼吸暫停?!?/p>
“除了窒息夢境,還會有一些明顯的危險信號:雖然很多人都會打鼾,但健康人群的鼾聲像規(guī)律的波浪聲,均勻平緩且不會中斷呼吸。而睡眠呼吸暫?;颊叩镊曈袃蓚€明顯特征,一是聲音特別大,在關著門的房間里都能清楚聽見,像打雷一樣響亮;二是節(jié)奏雜亂無章,時而突然中斷,時而劇烈起伏,就像被掐住喉嚨時發(fā)出的斷斷續(xù)續(xù)聲響?!?/p>
“當患者在睡夢中停止呼吸或呼吸不暢時,身體會陷入缺氧狀態(tài),這時大腦會突然驚醒讓人恢復呼吸。有些患者驚醒后還會急著上廁所或者整夜翻來覆去、手腳不停抽動,這些都是大腦缺氧時觸發(fā)的應激反應,就相當于身體在發(fā)出‘快點恢復呼吸’的求生警報?!?/p>
“夜里睡不好、白天更是遭罪,比如出現有些人明明感覺睡了個整覺,第二天卻疲勞困倦、晨起頭痛,這很可能是因為夜間發(fā)生了睡眠呼吸暫停,身體根本沒有得到深度休息。長此以往會引發(fā)連鎖反應,大腦會像生銹的機器,出現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情緒控制的能力也會罷工,讓人莫名焦慮、易怒甚至抑郁?!?/p>
一分鐘自評危險等級
僅僅根據癥狀去判斷,有些朋友可能還是覺得拿不太準,有沒有一些方法幫大家更加客觀地自評呢?譚主任推薦了“STOP-Bang問卷”,一分鐘左右即可完成評價。這份問卷通過8個簡單問題快速篩查睡眠呼吸暫停的風險,回答“是”計1分、“否”計0分,最后把 8 個得分加起來算出總分。

“0-2分說明當前的風險比較低,偶爾打鼾不影響健康,保持觀察即可;3-4分是中風險警示,建議到醫(yī)院去做正規(guī)的檢測排查隱患;≥5分是高風險信號,需要高度警惕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最好盡快就醫(yī)。”
您的評分是多少?快到評論區(qū)曬出分數、交流困惑!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譚政
北京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副主任醫(yī)師。主要研究方向: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內科常見病及疑難病診治等。參與多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已發(fā)表10余篇中華系列及核心期刊論文。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y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y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