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玩“文字游戲”,是侮辱消費者智商。
作者 | 張語格
編輯 | 趣解商業(yè)消費組
“吃了這么多年,終究是錯付了?!弊罱?,一款“千禾0”醬油因為被檢測出金屬“鎘”而上了熱搜。
同時,還有網友表示,“千禾0”只是一個商標,并不意味著“零添加”。對此,千禾客服人員回應稱:“‘千禾0’確實是我們的注冊商標,是我們旗下中高端產品的品牌標識,主要是為了保護知識產權?!?/p>
不少網友評論表示:“我一直以為是零添加”“原來我被忽悠了兩年”,網友紛紛質疑千禾是在玩“文字游戲”。在輿論風波下,從3月17日至今,千禾味業(yè)(603027.SH)股價已下跌超10%,市值蒸發(fā)約13億元。
01.商家營銷套路多,“文字游戲”防不勝防
據媒體報道,千禾味業(yè)在2007年提出“零添加”概念,并于2008年推出首款零添加產品,此后便圍繞“零添加”概念注冊一系列商標,諸如“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千禾0+”等等,最為消費者熟悉的就是上方“千禾”小字、下方大大的“0”商標圖案。注冊這類商標的意圖不言自明。

另外,據媒體報道,湖北好律律師事務所主任陳亮認為,該公司注冊“千禾0”這個商標本身并不違法,但在實際使用時,因其同時宣傳“零添加”產品,易讓消費者產生概念混淆;如果“千禾0”并不意味著“零添加”,該公司主觀上存在故意誤導消費者的嫌疑,轄區(qū)市場監(jiān)管部門可介入調查,責令其改正。
除了“千禾0”醬油,還有網友發(fā)現(xiàn),自家買的“海天零金標蠔油”,配料表上含有并非食材的“酵母抽提物”,也懷疑其是否是一樣的“套路”。

也難怪消費者面對食品添加劑如驚弓之鳥,實在是有太多品牌打著“擦邊商標”在誤導消費者。早在幾年前,海天醬油就曾因為被質疑國內產品放添加劑、國外市場零添加而使得海天味業(yè)(603288.SH)陷入“雙標門”的輿論風波;雖然最后海天味業(yè)澄清稱其并非“雙標”,無論國內外都有含添加劑和不含添加劑的產品,但還是引發(fā)了很多消費者對調味品中添加成分的不安。

近兩年,健康化飲食的風潮席卷至各個領域,除了調味品,零食、飲料等,都開始流行純天然、零糖零脂的概念。
而為了強調配料表的健康和產品優(yōu)質屬性,品牌們可以說是“費盡心機”。
此前元氣森林就由于其乳茶飲料表示和宣傳中模糊了0蔗糖與0糖的區(qū)別,被消費者“打假”;之后元氣森林不得不將乳茶包裝“升級”,文案從“0蔗糖低脂肪”改為了“低糖低脂肪”。
樸誠乳業(yè)旗下的簡愛酸奶,憑借“生牛乳、糖、乳酸菌,其他沒了”的極簡配方贏得了不少消費者喜愛。不過,有網友發(fā)現(xiàn),其配料表上的“其他沒了”居然是公司申請注冊的商標。

然而,簡愛酸奶并不避諱對“其他沒了”商標的申請,還曾以“辟謠”的形式回應,從未隱藏“其他沒了”為商標的事實。此前有行業(yè)人士分析,因為“其他沒了”廣告語頗具吸引力,廠家為防止被模仿,已將其注冊為商標。
事實上,也確實有商家在模仿。比如,廣東糧農紀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調味料等商品上申請注冊“只有水鹽和面粉 其他沒了”,該商標目前正在等待實質審查。
此前山姆爆賣的金曄山楂滿滿,包裝上寫著“水、山楂、冰糖、其它沒有了?”。不過,?標是正在申請注冊中,還沒注冊下來,成功注冊下來了是R的字樣。

據“趣解商業(yè)”了解,“其他沒了”是樸誠乳業(yè)于2015年申請注冊的商標,國際分類為29類-食品;“天眼查”顯示,除了食品類,樸誠乳業(yè)還申請注冊了啤酒飲料、方便食品、醫(yī)藥等分類的“其他沒了”商標,不過當前大多處于商標無效狀態(tài)。
然而,簡愛酸奶真的如宣傳所說的干凈、高品質嗎?
去年8月,多地消費者稱簡愛“0蔗糖”酸奶有異味辣嗓子,“一股消毒水的味道”“喝完喉嚨燒的疼”“辣嗓子 辣胃”;還有網友稱,簡愛“1%椰漿”酸奶也有類似問題。8月21日,樸誠乳業(yè)發(fā)聲明稱在收到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反饋后,隨即與相關工廠和供應商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和排查,對召回產品進行分析后,公司初步確定產品出現(xiàn)的異味可能是由于產品在脫冷后過度發(fā)酵,導致口感出現(xiàn)尖酸。
不過,進入9月后,仍有網友表示,買到的簡愛酸奶喝起來“燒胃”“有灼燒感”;值得一提的是,圖片顯示該網易所購簡愛酸奶生產日期為8月23日。

“趣解商業(yè)”發(fā)現(xiàn),用誘導性文案申請商標,在消費企業(yè)中并不罕見。
“壹號土豬肉”背后的“壹號食品”公司,最近被發(fā)現(xiàn)“壹號土”是其注冊商標。有一級商標代理人對“極目新聞”表示,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最早在07年就申請了“壹號土”商標,其指定保護的商品包含有“肉、肉罐頭、蛋”等。
“天眼查”顯示,今年1月,壹號食品還申請了“壹號土豬”的商標,目前正在等待審查。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發(fā)現(xiàn),“山里來的土雞蛋”中“山里來的土”居然也是注冊商標?!疤煅鄄椤毙畔@示,“山里來的土”由宜昌源智農牧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提交注冊申請,目前這一申請已經被駁回。
還有消費者發(fā)現(xiàn),海天牌0金標生抽醬油包裝上,原包裝產品賣點描述“只有6種原料 其他沒了”,在升級的新包裝上改成“只有? 6種原? 其他沒了”。通過查詢發(fā)現(xiàn),海天確實把“只有”和“6種原”都注冊成了商標,且都顯示商標是注冊成功狀態(tài);而且,海天不僅僅注冊了“6種原”,還注冊了從“1種原”到“10種原”所有30類商標。

不僅是食品領域,其他生活消費領域,也不乏“擦邊式商標營銷”。有網友反映,其購買的120W充電器,充電器并非有120W功率 ,只是叫“120W”這個名字?!芭炫刃侣劇辈榭刺詫毱脚_店鋪標注“120W超級快充頭”的多家店鋪發(fā)現(xiàn),有不少用戶驚呼上當。此前還有消費者表示,曾見過名為“361斷碼”的商品,其跟“361”品牌無任何關系,而是注冊了“361斷碼”的商標。

對于諸多商家的“商標套路”,不少網友紛紛吐槽“商家心眼子都用在了偷雞摸狗上”“擱這玩文字游戲呢?”
北京周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姜永松律師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若產品商標通過文字游戲誤導消費者對產品本質的認知,就可能構成虛假宣傳。《商標法》第十條規(guī)定,禁止“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質量等特點產生誤認”的標志。在商標審查實踐中,通常因描述性詞匯的,例如直接描述產品成分、功能的詞匯(如“零添加”、“土豬”、“土雞”)通常難以注冊。
除此之外,姜永松律師表示,擦邊商標也嚴格禁止,例如將“0”、“土”系列等詞匯作為商標的一部分,可能因暗示產品特性和誤導性而被宣告無效。
02.“新國標”落地,“零添加”套路何時休?
3月27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新修訂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25)(以下簡稱“新標準”),明確規(guī)定預包裝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當某配料或成分在終產品中的含量為“0”時,才可以使用“無”“不含”等聲稱。
這一新標準發(fā)布的當天,千禾味業(yè)便表示,公司十分支持新規(guī)落地,新規(guī)過渡期兩年,但會盡快按新規(guī)要求執(zhí)行。由此看來,未來“千禾0”系列很有可能會改名。

此外,海天味業(yè)方面也對媒體表示,“對于相關修改內容,我們非常支持。我們會積極按照新的國標政策要求推進后續(xù)工作?!?/p>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chuàng)始人詹軍豪認為:千禾味業(yè)面對輿論選擇了“守法避責”的公關應對方案,在3月20日的聲明中,刻意淡化核心矛盾,將責任一股腦地歸咎于公眾的“誤解”,甚至企圖以“商標合法”為盾牌,回避符號承諾與產品實質之間的明顯割裂。在新政策的強制要求下,千禾0不得不選擇改名。
同時,詹軍豪還表示:這一改名行為會被公眾解讀為“被政策逼迫的無奈之舉”,而非“主動升級的積極行動”;其被迫改名的被動姿態(tài),不僅沒有挽回局面,反而進一步強化了公眾對其“投機營銷”的負面認知;這直接導致千禾失去了“零添加”賽道的差異化優(yōu)勢,曾經憑借符號營銷積累起來的消費者心智認知,如“0=純凈”也瞬間瓦解。
“趣解商業(yè)”發(fā)現(xiàn),走進超市,食品柜里處處飄“0”。為了強調產品的健康屬性,零添加、無添加已經是高頻的包裝文案。新標準一出,意味著這些產品包裝都可能要“回爐重造”。

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國家出臺的新標準匹配了凈化行業(yè)亂象的剛需。他表示,食品行業(yè)已經步入一個同質化嚴重、內卷嚴重的階段;“零添加”是企業(yè)在營銷中創(chuàng)造的偽概念,一是可以打造差異化,二是讓產品的附加值更高、議價能力更強,本質是利用消費者對化學添加劑的恐懼收割溢價。

朱丹蓬還提到,市面上“零添加”的醬油,價格普遍就要比比普通產品高30%-50%。在社交平臺上,還經常有網友拿著不同品牌的酸奶、零食質疑,“它為什么這么貴?就因為零乳糖、零添加嗎?”
很多消費者不只是擔心價貴,更是擔心這筆錢花得不值。姜永松律師認為,雖然新標準趨嚴,但企業(yè)可能通過商標設計弱化誤導性,設計“0”圖形化而非文字化,或選擇近義詞替代(如“純然”“本真”等),繼續(xù)打擦邊球。

“新國標”的實施是我國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重要一步,它不僅規(guī)范了食品標簽的標注,還強化了對食品添加劑、致敏物質等的標示要求。
姜永松律師表示,想要真正幫助消費者不上當受騙,除了加大處罰和監(jiān)管,還可以通過公益廣告、包裝警示語等方式明確“食品添加劑合規(guī)使用無害”,降低大眾對“零添加”的盲目追捧。
事實上,絕對純凈的食品本就不存在,被符號堆起來的“純天然”,或許只是利用了大眾對“完美食品”的想象和追求。當“符號迷信”被打破,回歸對品質與工藝的比拼,品牌憑借真實品質和信息透明,才能筑牢消費信任的基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