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是中美巴拿馬運河博弈的最后一天。這一天,也是長江和記實業(yè)原計劃與貝萊德簽約的日子。因遭到民眾強烈反對,隨后其宣布“暫緩簽署”。距離簽約還剩下最后24小時,美國突然表態(tài)支持李嘉誠出售港口。李澤楷撇清關系,稱旗下的盈科拓展與長江和記“無任何股權關系”。

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表示,將審查此次交易。然而,李嘉誠并未懸崖勒馬,而是試圖用“暫緩簽署”的幌子來掩蓋其與美國方面私相授受的行徑。3月初,長江和記宣布與黑石集團達成交易。
面對官方五次嚴厲喊話,李嘉誠卻不以為然,反而拿出一組財報數據回應,試圖證明這次交易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然而,這種自欺欺人的手段并沒能瞞天過海,反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不滿?!洞蠊珗蟆愤B續(xù)發(fā)問,外交部點名批評,反壟斷審查啟動,這一連串行動徹底粉碎了李嘉誠的僥幸心理。
隨后,李嘉誠放出“暫緩簽署”的煙霧彈。實際上,這不過是其慣用的“緩兵之計”。一方面,他試圖通過拖延時間來淡化輿論壓力;另一方面,他可能在暗中與美國財團重新協商交易細節(jié),甚至尋找其他買家。
這種“暗渡陳倉”的操作,不僅暴露了資本對國家利益的漠視,更印證了其邏輯的虛偽本質。但國家和民眾不會因為“暫緩”而遺忘,李氏家族企圖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將不會得到寬恕。

當然,李嘉誠的背后,少不了美國的慫恿和支持。3月29日,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布魯斯公開表示: “美國很樂意看到本土企業(yè)取得巴拿馬港口的控制權?!边@種赤裸裸的政治表態(tài),徹底撕碎了“商業(yè)交易”的遮羞布。
收購方貝萊德財團作為全球最大資管巨頭,與特朗普政府關系密切,其董事會成員半數以上是五角大樓前高官。如果完成了這次收購,貝萊德將掌握全球10.4%的集裝箱吞吐量,相當于在中國海上運輸的咽喉處架上了美軍的瞄準鏡。

然而,美國的戰(zhàn)略圖謀還遠不止于此??刂瓢湍民R運河,意味著美國可以隨時對中國商船加征高額費用,甚至切斷中國的海上運輸通道。
特朗普政府曾叫囂: 每艘中國商船需繳納150萬美元過路費。一旦港口交易完成,這種威脅將成為無可避免的現實。更為深遠的是,這場交易是美國“重返巴拿馬運河”戰(zhàn)略的關鍵一步。
巴拿馬運河作為全球貿易的核心通道,其控制權直接關系到全球霸權。美國通過資本手段重新掌控運河,不僅是為了遏制中國,更是為了鞏固其全球霸權地位。

李嘉誠深知,此次交易可能存在的風險,老謀深算的他自然少不了未雨綢繆。在其宣布“暫緩簽署”后,其幼子李澤楷迅速發(fā)表聲明,宣布盈科拓展與長江和記“無任何股權關系”。這種急于撇清關系的做法,說明李嘉誠已經啟動了避險模式。
李澤楷的“切割自?!?,當然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慮。一方面,他試圖通過切割來保護自己的財富和商業(yè)帝國,避免交易的負面影響波及到自身;另一方面,他或許也是在為李嘉誠可能實施的“暗箱操作”行為尋找替罪羊。

目前,中企已經停止和長江和記的所有合作。而且監(jiān)管部門也對港口交易啟動了交易審查。李澤楷將盈科拓展和長江和記撇清關系,從法律表面上可以起到一定阻斷作用。但是相關部門一旦認真查起來,恐怕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時日不多了,李嘉誠或許早已拿定了主意。李澤楷的“切割自?!?,不過是家族利益的最后掙扎。在這場關乎國家利益的博弈中,如果李嘉誠家族仍然一意孤行,自然逃不過歷史的審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