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本該是一場分數(shù)與錄取之間的博弈,而近兩年985大學研究生考試和錄取的情況卻打破了這種局面,原以為只要足夠努力就能考上985研究生的同學們徹底坐不住了,這種情況在今年迎來了熱議的高潮。
當大家捉摸不透學校錄取的規(guī)律時,就會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985大學不要考研初試高分的學生,是因為歧視第一學歷是雙非?還是對本??忌谋Wo機制呢?事實證明同學們的胡思亂想都是錯的。
以中山大學為例,這所985連續(xù)多年刷掉筆試高分的考生,這里面有本科是武大的,也有本科是本校的,總之不管你是哪來的,筆試高分都不會成為你上岸的護身符,本以為這種“復試絞肉機”一般的淘汰方式已經(jīng)足夠殘酷了,可沒想到還有更狠的!一名陜西的考生在參加完復試之后,徹底破防了:985大學憑什么侮辱人?

“正常人能考40分?”考生要985給個說法:不錄取又何必侮辱!
原本以為是女同學表現(xiàn)不佳,可看了她的描述后才知道情況并非如此,女同學的筆試成績很不錯,398分的成績對于農(nóng)業(yè)大學來說足夠了,筆試分數(shù)比自己高的只有2人,按理說只要復試正常發(fā)揮上岸不在話下。
可令女同學怎么也沒想到的是,自己初試成績出色,復試表現(xiàn)的也很好,專業(yè)性的問題都回答上來了,結果錄取結果公布的時候傻眼了——自己不僅沒有被錄取,而且復試的成績只有不到40分,這樣的結果讓女同學無法接受,認為985大學在侮辱自己。

她忍不住發(fā)帖質問,要求學校給自己一個說法:不錄取又何必侮辱?正常人能考40分嗎?自己準備充分表現(xiàn)并不差,又沒有在復試現(xiàn)場辱罵老師,憑什么只給自己40分?
女同學認為,導師給分數(shù)并非看考生在復試中的具體表現(xiàn),而是看自己想不想要這個學生,如果不想要,復試就直接給不及格的分數(shù),而根據(jù)公布的名單不難看出,被淘汰的三個考生都是復試不及格的人。

復試不及格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不僅這次上岸失敗了,連本校調劑的機會也沒有了,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你,不想要你,你筆試分數(shù)再高也沒用,畢竟學校老師作為復試的主考官,有充分的打分自主權,可這樣做真的公平嗎?僅憑個人的喜好就否定了一個女孩的全部表現(xiàn)和一年多備考的努力,這不僅是影響了學生的命運,更是在砸學??诒恼信瓢?!

復試的公平若得不到保證,人才選拔的公平性只會更難維系
復試的打分制度體現(xiàn)著高校教師的教育理念,而這種在復試中給出極低分數(shù)的做法,顯然已經(jīng)超出了正常的評價范疇,這不僅傷害了考生的尊嚴,也挑戰(zhàn)了教育評價的基本準則。
作為考研生,不是不能接受自己考研失敗,但絕對無法接受自己的努力和表現(xiàn)沒有得到公正的評價,完全因為老師的個人偏見被抹殺,復試滿分通常為100分,即便考生表現(xiàn)欠佳,也很少出現(xiàn)極低分數(shù),60分不僅是及格分,更是復試最后的底線和公平。

部分高校教授憑借著手中的自主權,否認了考生的努力也剝奪了考生繼續(xù)深造的機會,這種缺乏明確標準、只因個人喜惡去評分的方式不僅影響考核結果,也是在擾亂考研復試的大環(huán)境。
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高校復試的監(jiān)督,重視學生的反饋和申訴,研究生考試的選拔標準即便擺脫不了人性化的標簽,也不該失去對考生的尊重,這是維護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