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陽氣升發(fā),孩子的身體也順應(yīng)自然,肝氣開始旺盛。但孩子“肝常有余”,如果飲食不節(jié)、情緒不佳,容易導(dǎo)致肝氣過亢,引發(fā)一系列問題。
肝火旺的孩子常有這些表現(xiàn):眼屎多、口氣重、晨起喉嚨干;晚上入睡難、易驚醒或磨牙;脾氣急躁、稍不順心就哭鬧;舌尖偏紅、舌苔薄黃。
這類孩子往往還伴脾胃虛弱,因為肝火過盛會橫逆犯胃,導(dǎo)致消化功能減弱,形成“肝火脾虛”的惡性循環(huán)。
針對這種情況,今天,邀請到兒科專家陳治珍,來推薦4道“疏肝菜”,既能清肝火,又能護脾胃。

大家可以先點贊轉(zhuǎn)發(fā)關(guān)注,以免用時找不到了!
第一道:芹菜炒百合。
芹菜辛涼,能平肝清熱;百合甘潤,可寧心安神。兩者搭配,尤其適合睡前煩躁、多夢的孩子,有助于降肝火、助睡眠。
第二道:菠菜豬肝湯。
菠菜養(yǎng)肝血,豬肝補肝明目,加點生姜中和寒性。這道湯能緩解肝火引起的眼干、眼癢,對長期用眼過度的孩子尤為合適。
第三道:薺菜豆腐羹。
薺菜被譽為“春季疏肝第一菜”,能清肝涼血;豆腐生津潤燥。愛上火、大便干結(jié)的孩子常吃,可減輕肝火對腸道的灼傷。
第四道:佛手瓜燉排骨。
佛手瓜疏肝理氣不傷正,排骨滋陰健脾。肝火旺又脾胃差的孩子,喝這道湯能調(diào)和肝脾,減少腹脹、挑食的情況。

愛上火、睡不好、脾胃差的孩子更要多吃這些“疏肝菜”。
因為“疏肝菜”能調(diào)節(jié)孩子的肝氣,讓肝氣順暢,火氣自然就降下來了;
肝氣舒暢了,孩子的心情好了,睡眠也會改善;
而且這些菜大多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增強孩子的脾胃功能。
就像門診這個6歲的男孩,反復(fù)口腔潰瘍、夜間哭鬧,舌紅苔少。辨證屬肝火熾盛兼心火亢。
陳治珍主任用菊花、鉤藤等清肝瀉火,配合上述食療。
兩周后家長反饋,孩子睡眠踏實了,潰瘍未再復(fù)發(fā)。
春季養(yǎng)肝貴在“疏”而非“壓”,這些家常菜平和有效,正是孩子需要的“滅火劑”。當(dāng)然,如果孩子癥狀較重仍需及時就醫(yī)。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