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海廈講人體五臟六腑運行規(guī)律,精妙處讓人拍案叫絕!
五個臟,就是收藏,就是陰。
腑是消化系統(tǒng),就是所謂的陽,這里面陰木就是肝,陽木就是膽,陰火就是心,陽火就是小腸,火有兩個東西,心臟是一個,小腸是一個。
脾土就是陰,脾是內(nèi)臟,和陽土相對,就是胃。肺是陰臟,所以肺臟是陰,陽是大腸,水就有陽水跟陰水。
如果我們講臟的話,就是陰,腑的話就是陽,所以腎臟的話,就是陰,陽水就是膀胱。
代號有他的意義,我先用個例子你聽。
為什么我們中醫(yī)把心臟定義為火?
因為心一直跳產(chǎn)生熱,西方醫(yī)學(xué)不是這樣子。
一看,你瓣膜閉鎖不全,你有心律不整,你有心肌梗塞,動脈血管硬化,西醫(yī)都是看到結(jié)構(gòu)上的問題,也就是只看到外形。
所以西醫(yī)定的病名都是形,他沒有神。
好像講得很詳細,但只有形,沒有神。
就是因為心臟不斷的搏動,一天大概十萬次以上,你想想看心臟不斷跳,熱不熱?
既然熱的話,我們沒辦法講,只好用“火”來代替,對不對?
所以體溫的來源,來自心臟,因為心臟不斷的搏動,全身上下,就是心臟不斷地跳動,西醫(yī)只知道后面,不知到前面,體溫華氏98但體溫怎么來的不知道,它是由心臟來的。
小腸在這邊,小腸是陽火,因為是消化系統(tǒng),食物到胃里面,到小腸里面,小腸把食物消化掉。
為什么把小腸也定為火呢?
因心臟跟小腸是表里,像這種關(guān)系我們叫表里關(guān)系。
中醫(yī)講表,講的是腑,講里的時候,指的是臟。
心臟和小腸通通被定義成火,小腸是第二個心臟,心臟產(chǎn)生的熱,按照道理,熱應(yīng)該是往上走的,你沒有聽過冷氣球,只有聽過熱氣球上升吧!
所以,熱本生的性是往上升的,那光上升不行,每天都會過熱,一發(fā)高燒就走人啦。腦袋燒壞掉了!
所以,制造了肺,肺是金,在陰陽五行里面呢,火是克金的,而兩個相互制衡。
肺好像天空一樣,天上都是寒冷的嘛。
把心當(dāng)成引擎的話,肺就是水箱,肺如果只有呼吸,那就太簡單了!
你要有肺跟心臟有制衡的觀念,正常肺的功能,肺會讓熱往下走,練氣的人讓氣往下走,丹田是小腸的募穴,讓氣就往下走。
因此小腸的溫度,就變得非常的熱。
原來熱的來源是來自心臟。
什么叫正常人,我在臨床上常問病人,誰告訴你有肝病?
答,肝病專家。
外面的招牌都是??漆t(yī)生,而我是健康醫(yī)生。
中醫(yī)跟西醫(yī)正好是相反的,西醫(yī)是把病復(fù)雜化,中醫(yī)是要知道什么叫做常人。
如果你被訓(xùn)練出來,一開始就查病,查了半天還是看不好病。
如果你是被我訓(xùn)練出來,是不是不正常,你一看就知道了!
中醫(yī)不是要你看多少書,而是你要“悟”,悟最重要!
我是想辦法讓你知道什么是正常人。
心臟的火往小腸下導(dǎo),所以,正常人的心臟和小腸是一樣的速度、一樣的溫度、一樣的壓力。
所以中醫(yī)是物理醫(yī)學(xué)。愛因斯坦是一位物理學(xué)大師,他一輩子沒有上過太空。
登陸月球是阿姆斯特朗,對不對?
他的辦公室很小,光用黑板、粉筆,就可以算出黑洞,從NASA收到的數(shù)據(jù),就可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
中醫(yī)就是物理醫(yī)學(xué),物理學(xué)非常注重,時間、速度、溫度還有壓力。
他沒有去過黑洞,就可以算出來。
中醫(yī)就是按照時間、速度、溫度還有壓力,你的身體就是一個小宇宙。
這就是中醫(yī),就是站在外面可以看到里面。
小腸因為有這個熱,食物才會消化。
小腸那有那么聰明,竟然會消化食物。
你把小腸拿出來,看它會不會消化食物,一但失去溫度它就不會消化了。
正常人是這樣子。
所以小腸被定義為火,那食物消化以后,會進入到大腸,大腸會把食物的水拿走。
你吃豬大腸試試,大腸那么聰明會把食物的水拿走嗎?
大腸環(huán)繞著小腸,小腸是火,水在上面走,火在下面燒,大腸的水因為很熱而氣化。
所以這個蒸氣才能透過腸壁上升,大腸與肺相表里,水會再回到肺里面,變成正常的津液,殘渣才會排出來,這過程在二十四小時一定要完成,這是一個初淺的概念。
慢慢講到《黃帝內(nèi)經(jīng)》,我們會講得越來越深。
中醫(yī)為何可以治療癌癥,很簡單,你們聽過人死在乳癌、肺癌、淋巴癌、肝癌,卻有沒有人死在心臟癌?
只有死在心臟病,而不是心臟癌。
心臟不會得癌,因為心臟很熱,癌細跑經(jīng)過心臟,像飛蛾撲火一樣。
若把全身從頭到腳變成像心臟一樣,很熱,癌細胞就沒有了。
人身體很熱,怎么證明,冬天一吐氣,若吐出來不是白色的蒸氣,那個人是火星人,就不是地球人。
人都會有氣,所以氣是熱的,中醫(yī)的觀念是熱氣,就是蒸氣。
這是我簡單舉的例子。
比如說水生木,膀胱在小腸前面,膀胱在這,小腸在這,在腎臟這邊第一次氣化,在小腸里面是第二次氣化。
《黃帝內(nèi)經(jīng)》以后會講的更詳細。
小腸很熱是火,當(dāng)膀胱有400CC的尿時會把膀胱撐起來,膀胱變成熱氣球往上升,沒有到400CC容量的時候,我們不會有尿意,不會想小便。一到400CC滿啦,就急著要上廁所。
小便出來時,因膀胱的熱氣,才有辦法產(chǎn)生速度,力量、壓力,把小便排射出去,在膀胱氣化的過程中間是第一次蒸餾,在第二次氣化時,濁水會排出來。
而干凈的水會交給肝,肝得到干凈的水(水去生木),就可把毒排掉、再交給膽,化成膽汁。
人體很復(fù)雜,如果不用這個圖代表,還沒有別的圖可代表它,剛才講那么復(fù)雜,我們用一個圖就把他說完,把他再簡化到?jīng)]辦法再簡化。
實際上,已無法再取代,必須要用這個符號代表它。
提示:本文原創(chuàng)作者不詳,此處謹向原創(chuàng)作者表示謝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