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燕梳師院

作為一家中外合資壽險公司,瑞泰人壽歷經二十余載沉浮,經營情況日漸低迷。隨著“一二把手”的變動,總經理之位曾由中方股東暫代,加之具有中資背景的董事長,瑞泰人壽中資話語權或將進一步增強。

經營低迷

2024年度,瑞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泰人壽”)實現保險業(yè)務收入16.03億元,同比增長0.38%;凈虧損1.8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32.39%。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近年來,保費收入呈顯著增長態(tài)勢。2018-2023年,瑞泰人壽的保險業(yè)務收入分別為5.57億元、6.65億元、8.11億元、12.26億元、18億元、15.97億元。

進一步剖析,以2024年為例,公司保費規(guī)模20.23億元,同比微增0.8%。其中,新單保費3.58億元,同比微增35.67%;續(xù)期保費實現12.45億元,同比下降6.61%。可見,保費方面顯示客戶留存能力薄弱,而這種“新單沖量”策略可能通過短期銷售激勵虛增收入,掩蓋業(yè)務質量惡化。

從凈利潤來看,2024年虧損創(chuàng)近年新高。過去15年里,僅5年實現微利,虧損總額遠超盈利,尚未進入穩(wěn)定的盈利周期。具體而言,直至2015年,公司才實現首次盈利。從2018年—2023年,公司分別實現保險業(yè)務收入0.02億元、0.06億元、-1.21億元、0.04億元、0.05億元以及-1.4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由于海航債券違約的影響,瑞泰人壽遭受了重大的財務損失,凈利潤出現了逾億元的赤字。2023年再次面臨超億虧損且由盈轉虧的局面。

投資端表現難言輕松。一方面,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4年投資收益率為4.85%,綜合收益率11.52%。但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收益率均為負值,顯示投資回報無法覆蓋運營成本。

另一方面,高風險非標資產配置與減值準備不足。截至2024年,相關高風險非標資產僅計提減值準備938萬元,壞賬準備覆蓋率不足15%,遠低于行業(yè)審慎水平。例如,華鑫信托·鑫投2號應收賬款逾期兩年未收回,但僅計提60%壞賬準備,風險敞口顯著。

償付能力表現可圈可點。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96.08%、253.04%。

董事長更迭

去年,公司“一二把手”均進行了變動。2024年8月,瑞泰人壽在官網上披露,經北京監(jiān)管局批準(京金復〔2024〕497號),自2024年8月28日起由吳德生先生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陳景東不再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公司官網

從公開資料來看,最近五年,吳德生歷任長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之后,進入國家能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擔任職員(副主任級,副廳局級)、二級業(yè)務總監(jiān)(副主任級,副廳局級)。與此同時,兼任國能保險經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

可見,2024年是吳德生出任董事長的開端,但公司的業(yè)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對于新任董事長而言,面臨的挑戰(zhàn)顯然不小。

近年來,董事長一職頻繁更迭。2020年12月,陳景東在55歲這一年,成為了瑞泰人壽的新掌舵人。追溯至2010年,邵國勇從國電資本控股轉戰(zhàn)瑞泰人壽擔任董事長,不過他的任期在2013年就畫上了句號。隨后,楊建瑩于2014年2月接過重擔,但僅僅一年半后,即2015年6月,他又將接力棒傳給了下一位。緊接著,張敏在2015年10月成為了瑞泰人壽的新一任董事長,并一直任職到2020年4月。簡言之,十年來,公司董事長已更換四次,凸顯了管理層穩(wěn)定性不足,戰(zhàn)略連貫性受質疑。

除了董事長易主,總經理一職亦發(fā)生變動。據悉,去年1月,瑞泰人壽任職六年之久的總經理ABDULLAH?OMER(馬富貴)突然宣布離職,由中方股東陶耀輝“接棒”公司臨時負責人。不過根據官網最新披露,他不再擔任臨時負責人,現任公司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因此,公司總經理之位仍處于空缺狀態(tài)。若由中方股東委派,意味著瑞泰人壽中資話語權或將進一步增強。

轉型效果受限

成立以來,瑞泰人壽的產品結構持續(xù)調整。起初,依托外方股東的專業(yè)背景,公司深耕投連險領域,成為了該領域的佼佼者。2009年底,通過充分利用股東資源,大力拓展傳統(tǒng)保險業(yè)務,其間萬能險更是成為保費收入增長的引擎。

然而,在監(jiān)管部門的嚴格管控下,萬能險的風光不再。2015年下半年,瑞泰人壽果斷轉型,調整產品線,由投資型產品轉向保障型產品,并加速構建多元化的銷售渠道,積極推廣高價值和保障類產品。

實際上,公司仍以終身壽險產品為主導。2022年—2023年,瑞泰瑞享福盈終身壽險占前五大產品保費收入的70%以上,業(yè)務高度集中。此類產品費用率高、利差空間低,透支未來利潤,且易受監(jiān)管政策調整影響。

此外,瑞泰人壽還存在對關聯交易的依賴。2024年1月,公司官網上發(fā)布了一則公告,宣布將繼續(xù)與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簽署統(tǒng)一交易協(xié)議。公告中表示,為了提升國家能源集團及其下屬單位員工的保險保障水平,雙方就集團內的企業(yè)與瑞泰人壽合作采購保險保障方案事宜簽署了《統(tǒng)一交易協(xié)議》。

該協(xié)議涵蓋了《瑞泰團體重大疾病保險(C款)《瑞泰團體意外傷害保險(B款)》以及其他在售的團體保險產品。預計在未來三年內,該協(xié)議涉及的交易金額約為21.15億元,其中包括約0.15億元的服務費用和約21億元的保險業(yè)務費用。過度依賴關聯方不僅會削弱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還可能對其長遠發(fā)展造成嚴重阻礙。

因此,公司直面的挑戰(zhàn)頗多。對于新任董事長吳德生而言,如何平衡股東利益與經營策略,將成為關鍵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