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AML是成人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病情進展迅速,如果不及時治療,患者的生存期往往只有幾個月。90%的AML患者攜帶與癌癥進展和預后密切相關(guān)的基因突變,對這些突變的研究催生了眾多精準療法的開發(fā)。其中,Agios Pharmaceutcials公司開發(fā)的Idhifa(enasidenib)是歷史上首款靶向癌癥代謝通路的抗癌藥物,代表著AML治療領(lǐng)域的重要里程碑。2018年,enasidenib還榮獲了素有“醫(yī)藥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蓋倫獎,以表彰其對改善人類健康的杰出貢獻。藥明康德也非常高興能夠協(xié)助加速enasidenib的上市,讓它造福更多患者。本文將分享這款斬獲多項“第一”的獨特療法如何為AML患者的生活帶來變革。
數(shù)十年來治療選擇有限的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種起源于骨髓的侵襲性血液腫瘤。在正常骨髓中,髓系的造血干細胞分化出不同類型的血液成分,比如白細胞、血紅細胞和血小板。而在AML患者體內(nèi),基因突變導致大量未成熟的白細胞像野草般瘋長,不但無法發(fā)揮正常功能,還嚴重擠占了健康血細胞的生存空間。對于60歲以上的老年AML患者而言,若未及時治療,中位生存期甚至只有短短兩個月。

圖片來源:123RF
上世紀70年代,現(xiàn)代化療的出現(xiàn)為AML患者帶來了首個標準治療——“7+3”療法。這種療法由兩類化療藥物組成,一類是阿糖胞苷(連續(xù)使用7天),另一類常為柔紅霉素(連續(xù)使用3天),因此得名“7+3”。隨后,骨髓移植成為化療后完全緩解患者防止疾病復發(fā)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標準療法確立后的數(shù)十年間,AML的治療手段卻陷入了停滯。標準療法副作用嚴重、復發(fā)率居高不下。綜合來看,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27%,而60歲以上的患者5年生存率更是不足10%。治療AML的道路似乎進入了瓶頸。
幸運的是,近年來基礎(chǔ)科學的快速進步改變了這一局面。科學家們對AML患者進行基因測序,發(fā)現(xiàn)了大量與疾病進展以及預后相關(guān)的基因突變。這些發(fā)現(xiàn)讓AML治療迎來了精準療法時代,也為enasidenib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
斬獲多項“第一”的獨特療法
約12%的AML患者攜帶
IDH2基因突變。這種基因突變導致異檸檬酸脫氫酶2(IDH2)失去正常功能,進而產(chǎn)生致癌代謝物2-羥基戊二酸(2-HG)。2-HG水平升高會阻礙細胞正常分化,導致未成熟白細胞不斷堆積,引發(fā)白血病。
如果能阻斷突變IDH2蛋白的作用,是否可以降低2-HG的水平,恢復細胞正常分化的能力呢?這正是Agios公司科學家們的研究思路。經(jīng)過不懈努力,他們成功開發(fā)出一種與突變IDH2蛋白特異性結(jié)合的小分子藥物enasidenib。

▲Enasidenib的作用機制(圖片來源:參考資料[6])
在2013至2016年進行的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招募了239名攜帶
IDH2突變的AML患者,其中176名患者為復發(fā)/難治性疾病,且多數(shù)已經(jīng)接受過兩種以上的前期治療。試驗結(jié)果顯示,40%的患者獲得緩解,中位總生存期延長至9.3個月;其中19.3%的患者更獲得了完全緩解,這些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進一步提高到19.7個月。相比歷史上復發(fā)/難治性AML患者僅約3個月的中位總生存期,這一成果堪稱突破。
憑借卓越的臨床療效,enasidenib獲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并于2017年8月成功獲批上市。這一創(chuàng)新療法的誕生離不開多方合作。賓夕法尼亞大學Craig Thompson教授的團隊揭示了
IDH2基因突變在阻礙白細胞成熟中的作用,Thompson教授也是Agios公司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之一。此外,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在enasidenib的臨床安全性和療效評估中發(fā)揮了關(guān)鍵作用。 作為Agios的長期合作伙伴,藥明康德也非常高興能夠協(xié)助加速enasidenib的上市,讓它造福更多患者。

Enasidenib的批準創(chuàng)造了多個歷史第一:它是全球首個靶向腫瘤代謝通路的抗癌療法,也是首個不依賴于殺傷癌細胞,而是通過“馴化”癌細胞使其恢復正常功能的療法。這種獨特作用機制不僅顯著降低了毒副作用,更能快速改善患者癥狀,使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正常白細胞水平幾乎立即迅速回升。在2018年,enasidenib還獲得了有“醫(yī)藥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蓋倫獎,以表彰它為改善人類健康做出的杰出貢獻。
改變AML患者的生命軌跡
對于治療選擇有限的復發(fā)/難治性AML患者而言,enasidenib無疑是他們生命中的曙光。2015年,75歲的Dan Hussar先生在接受化療獲得緩解后不過7個月,就發(fā)現(xiàn)他的AML卷土重來。他面臨的選擇是住院接受強力化療,但是他的醫(yī)生擔心這也可能無濟于事。萬幸的是,基因檢測顯示他攜帶
IDH2突變,醫(yī)生隨即推薦他參與enasidenib的臨床試驗。
2016年1月,Hussar先生開始在紐約MSK接受enasidenib的治療。起初,他和妻子每周都要從費城驅(qū)車前往紐約接受檢測,監(jiān)控病情的發(fā)展。不過隨著病情迅速好轉(zhuǎn),一個月后檢測的頻率就降為每兩周一次。2017年9月,Hussar先生和他的妻子前往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慶祝他們50周年結(jié)婚紀念日,還第一次見到了4歲大的孫女。他表示,enasidenib給予他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Enasidenib獲批之后,主持臨床試驗的醫(yī)生邀請Hussar先生繼續(xù)留在臨床試驗中,讓研究人員有機會追蹤他對藥物的長期反應(yīng)。Hussar先生同意了?!拔曳浅8兄x臨床試驗給我?guī)淼牧己皿w驗,”他說,“我也明白繼續(xù)參與試驗不僅對我有益,對他人也具有價值。”

圖片來源:123RF
MSK的白血病和早期藥物開發(fā)專家,主持enasidenib臨床試驗的Eytan M. Stein博士也深感欣慰:“患者從感染纏身恢復到擁有健康、正常的身體,這種轉(zhuǎn)變令人震撼。”
Enasidenib只是精準療法治療AML的典范之一。自2017年以來,F(xiàn)DA已經(jīng)批準多款靶向FLT3、IDH1、Bcl-2等通路的精準療法,為患者提供了更多個體化的治療選擇。讓我們共同致敬每一位為抗擊AML而努力的科研人員和患者。期待未來更多突破性療法的涌現(xiàn),繼續(xù)改善患者生命質(zhì)量。
另外,你可能還想看:
患癌后,哪些方法可以延長生存?
想要腫瘤不復發(fā),這件事很重要
這3類乳腺癌即使前10年沒事,
10年后復發(fā)率也可能超24%
在消息對話框回復: 抗 癌
獲取更多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參考資料:
[1] FDA Approves Enasidenib (Idhifa), a First-of-Its-Kind Drug, for Advanced Blood Cancer. Retrieved April 10, 2025, from https://www.mskcc.org/news/fda-approves-enasidenib-idhifa-first-its-kind-drug-advanced-blood
[2] FDA approves new targeted treatment for relapsed or refracto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 Retrieved April 10, 2025, from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approves-new-targeted-treatment-relapsed-or-refractory-acute-myeloid-leukemia
[3] After AML Relapse, a Clinical Trial Gives Dan a New Option. Retrieved April 9, 2025, from https://www.mskcc.org/experience/hear-from-patients/dan-experience-clinical-trial-relapsed-acute-myeloid-leukemia
[4] Living Life Again. Retrieved April 9, 2025, from https://online-annual-report-2019.bms.com/patient-stories/stan-stanek/default.aspx
[5] Kantarjian et al., (2024). Current statu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Blood Cancer Journal, https://doi.org/10.1038/s41408-024-01143-2
[6] Idhifa MOA. Retrieved April 11, 2025, from https://www.idhifapro.com/moa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版權(quán)說明:歡迎個人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gòu)未經(jīng)授權(quán)以任何形式轉(zhuǎn)載至其他平臺。轉(zhuǎn)載授權(quán)請在「藥明康德」微信公眾號回復“轉(zhuǎn)載”,獲取轉(zhuǎn)載須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