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有為
來源 | 品牌觀察官(ID:pinpaigcguan)

引言:破產、清算、拍賣,成立3年燒光84億,曾經的造車“四小龍”之一,豪擲5000萬只為給員工買零食的這家車企,最近涼了。
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真的火爆,各方的造車新勢力也都閃亮登場,攢足了勁想要在市場大潮中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拜騰毫無疑問曾經也是其中的一員,出道不久后和蔚來、小鵬和威馬并稱為國內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立志要成為中國電動汽車No.1。
出道即巔峰,黃金圣斗士一般的高管團隊,汽車業(yè)內頂尖大佬云集,照理說,理應干出一番大事業(yè)才對。

成立不到十年,破產、清算、拍賣,慘淡黯然收場,留下一地雞毛,免不了讓人感慨,又一家頂著光環(huán)出道的車企倒下了。

電動汽車的寒冬,還有多久?

教父級大佬云集
拜騰汽車也算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主。創(chuàng)始人畢??凳菍汃Ri8的締造者,實打實的技術級大佬??偛么骼讋t是英菲尼迪和寶馬的高管,人稱營銷鬼才。

這兩位大佬聯手,在拜騰剛出道時給它加持,怎么看都有點像微軟早期“喬布斯”+“比爾蓋茨”的組合, 走的是“銷售天才”+“技術宅”的路線。

出道即是高光時刻,大佬云集的初創(chuàng)團隊放眼望去都是“王炸”,光是班底已經足夠震驚整個業(yè)界了。

之后,拜騰開始在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瘋狂狂奔。
2017年,與南京市經濟開發(fā)區(qū)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開始建設自己FMC制造基地,規(guī)劃面積1200畝,總投資110億,當時計劃的產能是30萬臺。

而2017年全年的中國電動車銷量為556393臺,拜騰的野心可真是不小。

或許是在賽道上的表現過于亮眼,2017年到2018年間,拜騰先后吸引了一汽集團、啟迪控股、寧德時代等背景深厚的投資人。
一時風光無二,熟練得像是駛入快車道的老手。

大手筆燒光84億
這幾年,對于互聯網企業(yè),對于大眾,燒錢不是新鮮玩意兒,“互企”的必選項,大眾的實惠+狂歡。
造車的成本花費決定了這注定是一個需要燒鈔票的行業(yè)。但,見過燒錢的,沒見過這么燒錢的。
按計劃,拜騰需要在2019年底前實現M-BYTE車型的正式量產。

然而新車量產卻一推再推,從2019年底,推到2020年,再延遲到2022年一季度。
車影都沒見一個,最后等來的不是量產,而是破產。
汽車行業(yè)拿一張PPT賣車的手段并不稀奇,盡管賈躍亭的曾經和現在都一直在遭到群嘲,大家還都是一樣越戰(zhàn)越勇。

短短幾年,84億清空底掉兒,“銷金”能力不容小看。不只這樣,還背上了幾十億元的債務,研發(fā)部門缺少資金幾乎處在“停滯”階段,生產部門也是干著急伸不上手。
5~6個月正常的造車生產周期被一拖再拖,2020年開始,拜騰C輪融資受挫,已經開始出現“頹廢”的跡象了。之后,拜騰北京、上海辦公室撤租、工廠停水停電、裁員、欠薪。

在南京生產基地還遭遇了“集體討薪”。

倒是沒有墻倒眾人推,但當時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拜騰,可能是快不行了。當然,問題確實出在資金鏈的斷裂,無法再去融新的資金進來這個惡性循環(huán)。
仔細想來,拜騰在燒光了84億元之后,兩手空空,一地雞毛,連個像樣的量產車都沒能拿出手,還一直在幻想著繼續(xù)賣概念向投資人伸手“拿”錢。
可惜,再炫再酷的PPT也救不了拜騰了。


沒有富貴命卻得了富貴病
拜騰倒了之后,理想汽車的李想,還轉發(fā)了遭全網群嘲的5000萬零食的文章,并感慨道,他們3200人的團隊只有2位VP,連總監(jiān)都寥寥無幾,出差經濟艙都買最便宜的倉位。

拜騰的名氣遠不如理想,最高峰時期曾經有29位VP,每年光是年薪加一起也真的讓人呵呵了,這筆賬不敢算。
事實遠比大眾所知的更加離譜。
靠著“洋人”高管,成了大家眼中精致的“混血兒”,優(yōu)越感自然不在話下,拜騰的所有一切從一開始就在走國際化“International”路線。

辦公室總部在北美,中國區(qū)在香港,妥妥地國際化+亞洲區(qū)的路線布局。連馬云當年后期都把北美和香港的辦公室撤了,不愿意繼續(xù)在這些地方“橫行”,拜騰可能是把自己當作汽車界的“馬化騰”了。

拜騰豪奢的做派也遠不止于此。
尤其在北美,據說高管們的排場是一個比一個大。拜騰高管“五星級”待遇業(yè)內都知道,有小道消息坊間傳言說,除了喜歡住五星級,高管們每次出去吃飯還必點最貴的紅酒。

這派頭,讓人難免想起《大腕》那部電影里的臺詞,做企業(yè)的宗旨就是:“只買貴的,不買對的”。
拜騰品牌店的制服要量身定制的,最好的。

員工名片動輒上千元一盒,名片材料也要純進口,什么都要用最好的。

北美研發(fā)部門只有300人,零食一年5000萬人民幣,平均每人每天得吃400元的零食,那當然也必須是最好的。
如此豪橫的大手筆令人瞠目結舌,同時期,拜騰投入到研發(fā)的費用支出卻不足15%。
拜騰作為一個初創(chuàng)明星,選擇了一條風頭正勁的賽道,照理說不缺錢,不缺曝光度,這本來就是一個投資人排隊找地方花錢的行業(yè)。
拜騰居然沒有成事,讓人不免感到唏噓,還是得把錢花到刀刃上啊。
“血統(tǒng)”的優(yōu)良也讓優(yōu)越感爆棚的拜騰產生了錯覺,錢,是花不完的!所以,企業(yè)的重心就變成了怎么花錢,怎么高興怎么花,怎么舒服怎么花。
是不是也想起了那部《西虹市首富》,有點王多魚的感覺了,只要三個月花光10個億元,可以再得100億。可惜,這只是電影里的橋段,現實還是現實的。

錢燒光了,做夢也不會再有了。投資人排隊的盛況突然消失了,不知道從出生起就感覺天生富貴命的拜騰有沒有清醒點,不過,就算已經清醒,想改掉一身的富貴病,也來不及了。
拜騰早就被金主“爸爸們”無情地拋棄了。

六度流拍無人問津
4月15日,京東拍賣平臺顯示,六度流拍后,拜騰汽車母公司相關資產終于以8.18億元底價被成功拍賣。
拍賣的就是拜騰汽車位于南京市占地超1000畝的生產基地,看來拜騰,這下真的是“拜”折騰了。

也有業(yè)內的不甘人士在炒作,拜騰還能不能復活,懸。
拜騰的困境在5年前就已經顯現,2020年中,拜騰方面公開表示C輪融資進展并不順利,結果沒多久后的6月29日,拜騰對外宣布,暫停中國內地業(yè)務運營,僅保留少量員工留崗值守。

隨后又相繼爆出董事長、高管離職,畢??缔D投法拉第未來,而戴雷加盟恒大汽車,兩人都做了“甩手掌柜”。高級管理層遭遇重創(chuàng),拜騰汽車陷入實質性的停擺。
拜騰的架子散了。
2021年11月,拜騰汽車關聯公司南京知行破產清算案開庭。
拜騰,看來是真的撐不住了。
除了沒有節(jié)制和計劃的花銷,拜騰究竟輸在了哪兒?是不是成功續(xù)血就可以為拜騰續(xù)命,顯然答案是不。
核心管理層的架構和管理方式本來就問題重重,全球CEO在北美,主管中國區(qū)的老大在香港,兩人聚少離多,溝通也是問題多多。更有人說這兩人幾乎都沒怎么去過自家的南京生產基地。
中國區(qū)研發(fā)中心也沒什么話語權,工作進度完全靠北美研發(fā)中心掌控,導致了中國區(qū)在業(yè)務上的被動,不知道這么努力拼命地花錢,究竟是不是出于跟北美區(qū)攀比Battle?還是因為實在是沒事可干。


造車界從來不都缺神話,但拜騰的這個神話,沒能持續(xù)下去。

出道即光環(huán)加身,信心滿滿,“加上混血兒”的洋血統(tǒng),本來的路應該走得風光無限才對,就算做不到行業(yè)頂尖,這么多大佬還打造不出來一個行業(yè)基本款嘛?
可是結果,并沒如大家所愿所料。黯然收場的背后,令人感慨。
有句老話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就算不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拜騰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的種種做法也難免讓人感到“夸張”。
花錢不要緊,怕的是不會花錢和亂花錢。如果說5000萬元買員工零食是為了攀比和向標桿們“致敬”,不甘于人后,這可以原諒。但,大手筆燒錢,卻不花在最要緊的研發(fā)上,這屆高管的“所作作為”簡直不能“讓人原諒”。
畢竟,路都沒走對,怎么生存下去。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發(fā)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