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并入東風這件事,鄂渝網(wǎng)友需要淡定從容!
最近只是隨手寫了一個既然作為二級企業(yè)的長安已經(jīng)并入東風,那么長安就不應該單獨發(fā)布汽車月銷量,而是由東風集團統(tǒng)一發(fā)布總銷量的動態(tài),引起了廣大網(wǎng)友,尤其是鄂渝網(wǎng)友的廣泛討論然后就這個事情本身來說,還是來深入討論一下吧。畢竟理越辯越明。
目前在整個國內(nèi)截至2024年底,我國正部級央企共有3家,分別是中投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和國鐵集團,行政級別與國務院部委平級。然后過來就是51家副部級央企了。汽車行業(yè)中的一汽集團和東風汽車就是屬于副部級央企。而長安汽車的母公司,總部地處北京的兵裝集團則也屬于副部級央企??偛康靥幹貞c的長安汽車則屬于正廳級單位。這次由國資委主導的央企合并和拆分,則牽涉到同屬于副部級央企的東風汽車集團、兵裝集團和兵器集團,由三家合并重組為兩家的行動。其拆分合并的核心就是,兵裝集團的武器業(yè)務和兵器集團合并重組為一家公司,然后東風集團的軍車業(yè)務也有可能并入新的中國兵器集團。然后前兵裝集團的民用汽車業(yè)務,當然主要是長安汽車就并入到東風集團了。本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事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有力挺長安汽車的網(wǎng)友就表示不服了。為何不服呢?主要就是剛剛過去的2024年,作為一級企業(yè)的東風集團的汽車銷量只有248萬輛,而作為二級企業(yè)的長安集團銷量卻達到了268萬輛。長安汽車比東風集團多出了整整20萬銷量。由此就感覺東風集團是以小吃大了。其實這樣理解是不對的。為何這么說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行政級別這塊,東風集團是副部級央企,而長安汽車屬于副部級兵裝集團下屬的正廳級央企,剛才已經(jīng)做了詳細解釋就不說了。然后就東風集團的總營收來說,2024年雖然東風集團遇到了極大的困難,銷量也只有248萬輛,但是東風集團營收也依然達到了3744億;而與此同時長安集團268萬輛車銷量,對應的總營收是多少呢?答案是1597億。東風汽車集團營收依然是長安汽車的2.34倍。東風汽車單車單價為每輛15.1萬元,而長安汽車單車單價只有區(qū)區(qū)6萬元不到。由此可見長安汽車的單車單價是有多么低了。長安汽車這種低價走量沖銷量的含金量,肯定是沒法和東風集團比的。而與東風集團3744億營收相比,長安集團的母公司副部級央企的兵裝集團,在2024年的營收也就只有3000億出頭,也依然不如東風集團。也還是在同一年,作為汽車工業(yè)的另外一家副部級央企一汽集團的營收為6360億,也是力壓東風集團3744億的存在,就更不用說兵裝集團旗下的二級企業(yè)長安集團的1597億的營收了。即便是長安并入東風汽車之后,新東風汽車銷量將達到516萬輛,算是國內(nèi)汽車銷量第一汽車集團了。但是就營收口徑來說,新東風集團只有5341億,依然不如比亞迪集團的7771億,一汽集團的6360億,上汽集團的6276億。在營收這塊新東風集團只能位列國內(nèi)第4。
所以從絕對體量上來說,長安汽車作為二級企業(yè),顯然是沒法和副部級央企的東風和一汽相比的。然后還有網(wǎng)友說,這次東風和長安的合并參照可以看曾經(jīng)的武漢武鋼和上海寶鋼的合并,這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為當年武鋼和寶鋼都是副部級央企之間的合并,是對等的合并關(guān)系,而不是寶鋼吞并武鋼。而這次長安并入東風事件,本質(zhì)上就是兵裝集團將其汽車業(yè)務,主要就是長安汽車劃歸東風汽車集團。長安汽車在兵裝集團是二級企業(yè),劃入東風集團之后,同樣也是二級企業(yè)。
曾經(jīng)東風汽車集團最為風光的一年是哪一年,答案是2016年,哪一年東風集團的銷量達到了428萬輛,營收有5718億。那時候東風汽車單車單價有13.4萬元,那時候的東風集團正值巔峰。而那時候長安汽車銷量只有306萬輛,營收只有785億,那個時候長安汽車單車單價只有2.6萬元。那個時候長安汽車就更沒法和東風集團比了。
所以綜合來說,這次長安汽車作為二級企業(yè)并入東風,也是國內(nèi)汽車工業(yè)大整個的具體案例。正廳級長安汽車總部在長安,副部級東風集團的總部在武漢,長安并入東風之后,也有利于副部級央企東風集團更進一步的整合內(nèi)部優(yōu)質(zhì)資源,將東風集團做大做強。對于湖北和重慶的汽車工業(yè),也是有著極大的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