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小米汽車因為一次意外而被徹底推上風口浪尖。今天早上買菜的時候,還聽到旁邊大爺在聊這個事情,可見其熱度。當然,在最終結果沒有出來之前,我們還是不發(fā)表什么言論,畢竟誰也不想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我們今天主要說的還是此次事件對高階智駕的影響。要知道2025年可是被稱為高階智駕元年,那么,小米此次意外的發(fā)生,對整個行業(yè)的影響有多大,又有什么值得警醒的地方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高階智駕發(fā)展到什么階段?

提及高階智駕,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陌生,從2024年上半年開始,整個汽車行業(yè)實際上都在說汽車智能化,而所謂的汽車智能化,主要還是在高階智駕部分,畢竟智能座艙的表現(xiàn)哪有所謂的智駕有噱頭。這里要提醒大家一點,所謂的高階智駕,實際上只是輔助系統(tǒng),而不是所謂的自動駕駛,別搞錯了,不然后果很嚴重。

在前后一年多的時間里,各大品牌實際上都在深耕這一細分領域,比如很多大廠都輪番登場,各種推薦自家的高階智駕輔助系統(tǒng)。不過,車企的口徑還是比較一致的,那依舊是在強調這是輔助系統(tǒng),很少有品牌敢說你可以開我家車睡覺、看手機等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高階智駕目前有哪些問題?

在繁榮的背后,技術難題依舊讓高階智駕可能出現(xiàn)問題。具體來說,智能駕駛要突破的核心難題在于復雜環(huán)境下的可靠性。在暴雨、大霧等極端天氣中,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性能會降低,甚至出現(xiàn)誤判,如將靜止障礙物識別錯誤。

此外,當面對道路改道、異物闖入等復雜場景時,決策算法的反應速度理論上是比人類駕駛員要快。但現(xiàn)在的高階智駕在遇到意外時,往往會提示人來接手操作,而不是車輛自動躲避,這就意味著人在整個過程中不能不注意車輛的狀態(tài)。不然面對意外時,即便是老司機也反應不過來。

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算一下,2秒鐘時間,一輛速度100km/h的車輛,它能竄出去多少米,而激光雷達等掃描到前方障礙物的距離有多少米,這還不算人反應的時間。當然,如果說長時間保持緊繃狀態(tài),注意車輛和路況,那還要高階智駕 干嗎呢 ?所以,這算是一個矛盾點,至于什么時候能解決這個問題,大概到L4階段就可以了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高階智駕目前能不能用?

用是肯定能用的,但我個人覺得這僅僅是輔助。別看有的車企說自家用的端到端大模型,記得看下面的小字,也就是所謂的“免責條款”??催^之后,你就明白所謂的高階智駕到底能不能用了。個人建議大家用高階智駕的時候,一定不要走神,隨時做好接管,尤其是高速上。要知道在市區(qū)里面,因為速度的關系,哪怕真的發(fā)生意外,也往往是小剮蹭,可以參考一些車自動泊車時撞到旁邊車輛。但高速上不同,真的很容易出大事兒。

高階智駕值不值得信任?

我覺得信任是相互的,如果說車企敢承擔所有責任,而不是車輛在遇到緊急情況下就退出智駕,這樣的品牌還是可以給一點信任的。但目前來說,大多數(shù)品牌的智駕只能說讓我們在一些時候可以偷偷懶。至于一些敢在 駕駛時 睡覺的司機,我也是服氣。同時,我也比較好奇,智駕連駕駛員睡著了都檢測不出來嗎?從這一點大家覺得高階智駕是否值得信任?

值得單獨說的是,現(xiàn)在很多品牌宣傳高階智駕都是多少公里幾次接管之類的,大家記住一點,除非能達到0次接管,不然1公里時需要突然接管和行使50公里突然接管是一樣的,而且出問題的概率越小,一旦出事兒就不是小事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高階智駕路在何方?

小米SU7 參數(shù) 圖片 )事件發(fā)生后,相信不論是車企的宣傳,還是各位車主應該都會更謹慎吧。說實話,之前一段時間看到太多車主秀自己愛車的高階智駕了,我不僅替車主擔心,更替路上的其他車輛擔心。

此外,接下來高階智駕的方向應該圍繞兩方面了,一方面還是車企繼續(xù)開發(fā)、繼續(xù)努力,帶來更好用的產品;另一方面則是強調安全性,比如車輛碰撞后不起火、駕駛員注意力不集中可能退出智駕等等。

總之,高階智駕目前不是不能用,但它就是一個輔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