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睡午覺,怕下午沒精神。睡午覺,就怕沒時間或睡過頭……到底有沒有方法讓人短時間就能休息得很好呢?
還真有!斯坦福大學神經(jīng)生物學教授安德魯·休伯曼教授團隊提出一種新方案:非睡眠深度休息(Non-Sleep Deep Rest,NSDR)。這種方法讓人不用進入深度睡眠狀態(tài),但卻可以用10分鐘讓你的大腦和身體獲得較好的休息和恢復!
NSDR是什么?
NSDR是一種通過引導注意力和身體放松,幫助大腦進入類似睡眠的休息狀態(tài),讓身體和大腦得到適當放松的辦法。
1. 準備階段: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可以躺下或坐在椅子上。

2. 放松身體:閉上眼睛,進行3~4次深呼吸,感受身體逐漸放松。
3. 引導注意力:播放NSDR引導音頻(這類音頻短視頻平臺很多,搜索NSDR關(guān)鍵詞可以檢索到),跟隨引導逐步感受身體各部位的放松,從腳底到頭部。
4. 想象練習:想象身體逐漸下沉,感受身體與椅子或床的接觸,進一步放松肌肉。
5. 結(jié)束練習:練習結(jié)束后,緩慢活動身體,逐漸恢復清醒狀態(tài)。
這一方法借鑒了瑜伽休息術(shù)和漸進式肌肉放松等技術(shù),而這些技術(shù)目前已被廣泛研究并應用于臨床護理、心理健康和認知功能提升等領(lǐng)域。
NSDR是如何讓人
10分鐘快速恢復精力的?
NSDR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影響身體,讓我們能在短暫的時間就得到充分的休息,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腦電波的定向誘導。
有研究表明,NSDR通過引導練習者專注于身體感覺和呼吸,能夠使大腦從β波過渡到α波和θ波,達到淺睡階段的放松效果。
與此同時,NSDR還可以抑制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幫助身體進入放松狀態(tài),并可以顯著降低壓力激素(如皮質(zhì)醇)的水平。而這種激素的減少不僅有助于減輕壓力和焦慮,還能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NSDR≠傳統(tǒng)午睡!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NSDR和傳統(tǒng)午睡差不多,只是時間短一點而已,其實不然。傳統(tǒng)午睡,想要休息得剛剛好,這個度真的很難控制。如果控制不好時間,在深睡期間醒來的話,會出現(xiàn)明顯沒睡夠的表現(xiàn)。比如,起來后腦子昏昏沉沉的,讓人覺得好像睡了,但又沒睡,而NSDR可控性就比傳統(tǒng)午睡好多了。

NSDR的核心在于不進入深度睡眠,而是通過引導大腦進入一種類似淺睡的狀態(tài),來實現(xiàn)快速地放松和恢復。也就是說,你并不需要真正入睡,但大腦卻會進入一種類似淺睡的狀態(tài),并讓全身心得以快速的休息和恢復。值得注意的是,NSDR的價值不在于取代睡眠,而是提供一種可控的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途徑。
編輯:路景斕
圖片:圖蟲創(chuàng)意
來源:科普中國(作者:丁宇 神經(jīng)生物學博士,有刪減)、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