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以來,受一系列樓市調整優(yōu)化政策的影響,樓市回暖態(tài)勢明顯。特別是3、4月份以來,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金三銀四”的傳統(tǒng)銷售旺季,各地區(qū)各部門因城施策、精準施策,一線城市成交量同比激增,二線城市改善型需求爆發(fā),市場的“活躍度”不斷提升。
02:39
3月份,一線城市樓市集體“迎春”:
北京新房網簽環(huán)比漲111%、同比漲36%,二手房網簽環(huán)比漲62%、同比漲35%;深圳新房網簽環(huán)比增長67.5%、同比增長47.2%,二手房網簽環(huán)比增長65.3%、同比增長58.3%。

北京某房地產中介簽約服務中心簽約經理 侯姣姣:簽約室就一直都有人在用,基本上是沒有空著的時候,工作日的話簽單量是在25單左右,周末的話可能會更多一些。
同樣,在上海,一季度的二手住宅成交套數同比增長了45%,廣州的二手住宅交易登記面積同比增長了26.2%,各地都出現了“小陽春”行情。

上海某房地產中介門店負責人 宋靖:一季度店里的二手房成交的套數,我們這塊區(qū)域在200多套,整個帶看量由去年第四季度的周人均2組帶看,提升到如今的周人均3組帶看。

一線城市領跑復蘇的同時,其他城市受到利好政策的影響,新房和二手房的交易量也在明顯增加。杭州二手房成交套數創(chuàng)8年新高,成都二手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32.9%,寧波、合肥、蘇州的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均超過了50%。業(yè)內人士表示,這得益于一系列政策如首付比例下調、房貸利率下降及“以舊換新”優(yōu)惠等,降低了購房門檻和成本,促進了市場的止跌回穩(wěn)。
武漢市洪山區(qū)某樓盤銷售總監(jiān) 朱勇吉:每天來訪客戶超30組,環(huán)比3月周末來訪量提升了40%。

南京市江寧區(qū)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市場監(jiān)管科科長 周曉東:我們庫存的去化非常明顯,從近半年來的最高峰的19.2個月,下降到3月底的13.56個月,整體壓縮了近6個月,也是體現了供需市場的一個良性改善。
對于下一步的房地產市場走勢,專家表示,短期來看,“銀四”重點城市新房及二手房銷售預計將延續(xù)修復態(tài)勢。某地產研究機構預計,4月份仍為“銀四”成交旺季,核心一、二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或將延續(xù)高位震蕩行情。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今年第一季度,樓市出現了非常積極的變化,重點城市新房二手房交易量連續(xù)兩個季度出現同比增長,這種止跌回穩(wěn)的趨勢還是很明顯的。也可以講,熱點城市率先實現了止跌回穩(wěn),二手房表現要比新房更好一點,這個也為我們后續(xù)“賣舊買新”“賣一買一”的房地產的良性循環(huán),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一季度土地市場升溫
房企拿地信心增強
除了重點城市新房二手房市場回暖跡象明顯,今年,土地交易市場的熱度也在不斷回升。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場在維持較高熱度的同時,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均價和土地出讓金,均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
01:56
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300個城市住宅用地出讓金達0.4萬億元,同比增長26.5%;平均溢價率達13.6%,較去年同期提升8.1個百分點。分城市來看,一季度土地出讓金規(guī)模最大的三座城市依次為杭州、北京、上海。

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黃瑜:今年以來,300個城市的土地市場的成交土地出讓金,同比是增長的,這些城市的土地市場應該是率先回暖了。

專家表示,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場升溫,是政策扶持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增長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一方面,各地陸續(xù)取消土地拍賣限價等政策限制,優(yōu)化了地塊規(guī)劃設計條件,放寬了計容規(guī)則,積極支持房企建設“好房子”,從而提升了房企拿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改善性住房需求充分釋放,好地段的改善型項目更容易受到市場的追捧,這也反過來推動房企更聚焦于拿下熱點城市核心區(qū)域地塊。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 嚴躍進:一季度上海出讓了幾塊土地,以上海的內環(huán)內出讓的一些地塊來講,應該說在一些規(guī)劃設計條件方面,政府給予了一些更好的支持,更加有利于一些房企在上海打造一些高品質的住宅項目。
武漢市自然資源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土地利用處處長 徐哲:我們一季度的土地市場成交的土地面積、成交金額均較去年有較大幅度增長。這個充分體現了我們土地市場熱度在持續(xù)回暖升溫,也體現了我們整個土地市場持續(xù)健康向好的一個態(tài)勢。

記者注意到,4月份,北京、杭州、南京等熱點一線、二線城市均有多場土地拍賣活動,鄭州、沈陽等二線城市也在4月份有土地掛牌出讓計劃。多地優(yōu)質地塊的供應增加,有望帶動核心城市樓市成交量繼續(xù)修復。
一季度各地出臺樓市
相關政策超170條
此外,記者在梳理了今年各地樓市調整優(yōu)化政策后發(fā)現,目前全國已有110多個省區(qū)市縣出臺政策超過170條。各地政策發(fā)力點集中在調整公積金貸款、加大購房補貼力度等方面。
02:08
政策調整優(yōu)化第一類:住房公積金。今年以來,多地優(yōu)化公積金貸款政策,優(yōu)化方向主要包括降低首套、二套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優(yōu)化公積金貸款住房套數認定標準,延長還款期限,支持提取公積金用于首付等。
政策調整優(yōu)化第二類:加大購房補貼力度。這也成為各地降低居民購房成本的新著力點,例如,義烏實施“住有所居”首次置業(yè)購房補貼和多孩家庭購房補貼。自3月1日起,在呼和浩特市四區(qū)購買新建商品住宅為首套住房的購房人,可享受購房合同總價款2%的補貼,單套最高不超過5萬元。今年一季度,各地發(fā)布的關于發(fā)放購房補貼的政策約40條。

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黃瑜:各個城市在因城施策方面,還是有不少的舉措。應該是說讓普通的購房者,在這個階段里面能提升他的購房能力,降低他的購房成本。
而在南京,3月31日出臺七條政策,在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轉讓限制的同時,也加大了青年人剛性購房政策支持。
政策調整優(yōu)化第三類:探索多種創(chuàng)新購房模式,包括通過金融工具減輕購房者還款壓力等。比如深圳建立房票制度,探索城市更新項目補償安置多元化路徑。蘇州日前就推出了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寬期限“三低一寬”特色化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設置了低月供方案,緩解購房者初期資金壓力。

業(yè)內人士表示,目前整體房地產市場處于存量政策應出盡出、增量政策還在不斷落地的過程中,因此未來各地的政策重點,還將圍繞加快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各地要進行既有的政策落地的大巡查,要盡快疏通堵點和痛點,讓這些政策在降低購房的成本、降低購房的門檻、提升市場預期方面發(fā)揮更大的效率。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 楊瀟 徐靜 譚振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