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Jasper

這個月,對于中國的智能駕駛行業(yè)來說,絕對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正式實施,L3級別自動駕駛私家車首次被允許合法上路。這意味著在北京的高速路和城市快速路上,駕駛員在隨時準備接管的情況下,可以短暫松開方向盤,車輛自己就可以完成跟車、變道、甚至是超車等操作。

與此同時,工信部、公安部接連發(fā)文約束智駕宣傳,對惡意宣傳的車企領導猛踩剎車,車企老板再肆意妄為的宣傳,將會判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很奇怪的是,在這所有的支持L3級別自動駕駛車輛中,唯獨少了“遙遙領先”的影子。明明是我們中國新能源產業(yè)和自動駕駛的“科技先鋒”,為什么偏偏在首批L3自動駕駛上掉了隊?

而這一切還要回到2023年開始說起。

2023年的冬天,一場關于自動駕駛的會議上吵得正熱火朝天,工信部的一句“可追責”成為了懸在所有L3級別自動駕駛申請企業(yè)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根據《智能網聯(lián)汽車準入試點通知》,任何一家車企想要拿到L3級別自動駕駛的門票,需要通過三個必不可少的“鐵門檻”。

系統(tǒng)冗余:轉向、制動、電源必須雙備份,即便是某個系統(tǒng)突發(fā)癱瘓,也必須保證10秒內不翻車。

數據透明:所有駕駛行為實時上傳國家監(jiān)管平臺,這相當于把行車的“黑匣子”給了國家。

天價保險:每輛車需投保不低于500萬元的自動駕駛責任險,相當于給每臺車配足了“數據保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4年6月,全國首批開展L3級別自動駕駛上路通行試點企業(yè)正式公布,9家車企上榜,華為、小鵬、特斯拉等自動駕駛第一梯隊的車企卻都未能上榜。

對于華為來說,在當時的落選卻是意料之中。

當年的華為智能駕駛系統(tǒng)還是ADS 2.0,在國家要求的規(guī)則前暴露破綻。集中式電子架構、制動系統(tǒng)都要依賴博世集團的iBooster,這相當于把自動駕駛一部分的大腦和手腳交給了博世,一旦系統(tǒng)之間相互起矛盾,那系統(tǒng)當然會面臨癱瘓。

而更重要的是,華為要求全權掌握問界車輛的行駛數據,而國家卻要求“車企負主責”,這一點也有所沖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更矛盾和頭疼的是,華為的技術實力。

在北京亦莊的測試場上,華為的測試車完成了暴雨下連續(xù)3000公里零接管的記錄,這本該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但翻開技術檔案,卻讓無數的監(jiān)管部門眉頭緊鎖。

華為目前采用的激光雷達+視覺融合方案,在隧道場景下的誤判率僅有0.5%,遠遠低于純視覺方案的2%,但這卻違反了《自動駕駛系統(tǒng)透明度指南》。整個端到端的神經網絡系統(tǒng)像一個不交作業(yè)的學霸,決策過程黑箱操作,監(jiān)管部門無從問責。

這像極了英語課上每次考滿分的學生,問起學習秘訣他只告訴你“這是語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更令監(jiān)管部門頭疼的是,華為的OTA升級太過頻繁,可能這一次升級前還是個老老實實學生,但下一次升級完指不定就變成橫沖直撞的野馬。

反觀同期入選的 智己L6 參數 圖片 ),純視覺+高精地圖的方案雖然在有些場景下會犯迷糊,但每一個指令卻能在規(guī)則手冊中找到相應條款。就像智己的工程師所說過的一句:“L3級別自動駕駛不需要天才一樣的少年,只需要每門功課都及格的老實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這些并不代表著華為就將徹底錯過L3級別的自動駕駛,對于華為來說,在落選首批名單后,華為的自動駕駛正在多條線上緊密布局。

如果有細心的網友可能會發(fā)現,在蘇州的金雞湖畔,上百輛改裝后的 問界M5 正在以L3體驗車的名義悄悄采集著最新毫米波雷達行車數據,并加密傳送回超算中心。

而更狠的是,華為聯(lián)合中科院提出了《基于達模型的自動駕駛安全評估體系》,試圖用AI倫理對抗曾經的傳統(tǒng)準則。草案里赫然出現的“應當允許具備自我進化能力的系統(tǒng)突破預設規(guī)則”,這哪是對標準提出的修改建議,這簡直是掀桌重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華為余承東表示,要在尊界S800上首發(fā)的A DS 4 .0系統(tǒng)中實現高速道路的L3級別自動駕駛系統(tǒng),而同樣落選了首批L3名單的小鵬也表示要在2025年內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

但對于華為來說,更應該思考的是,在這條科技發(fā)展的路上,究竟是要繼續(xù)做顛覆規(guī)則的造車者,還是先成為懂得尊重規(guī)則的乘車人?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