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者,建始也;夏者,大也;萬物至此而長大,即是立夏。其是春日蓬勃生長的延續(xù),到了夏季,植物們也將繼續(xù)迅猛而生,綻放出繁榮之景。
立夏,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先被確立下來的節(jié)氣之一,其屬于“四立八節(jié)”,所以在民間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其不僅反映了氣候的變化,也體現(xiàn)了農耕意義以及人文等傳統(tǒng)內涵。在過去,每逢此日到來,民間都要舉行隆重的迎夏儀式,來歡迎夏季的開啟,也祈禱作物們在夏季中順利生長,獲得豐收,同時也盼望家人能夠健康平安度夏。

今年立夏不一般,60年一遇。在我國民間,不僅實行著公歷,農歷,還常用干支歷來體現(xiàn)年序,其是以10天干和12地支,依照固定的順序進行排列,總共有60個組合。2025年為乙巳蛇年,下一次則要等60年,所以說今年立夏為60年一遇,這是毫不夸張的。
今年的立夏是在5月5號,其是春季與夏季相交的時刻,屆時民間流行著諸多的習俗講究,這些都是人們在適應自然的過程中所總結出的經驗智慧,值得我們去了解。下面就來看看詳細內容吧,牢記:吃3樣,做2事,忌1事,幫助我們更好地度夏。

吃3樣
雞蛋
無論南北,我國各地區(qū)都流行著吃立夏蛋的習俗,老人們說“立夏吃了蛋,天熱不疰夏”。雞蛋是古老的食物,一直以來都以營養(yǎng)滋補著稱。人們在立夏當日吃蛋,希望可以補足營養(yǎng),為夏日的消耗做準備。
【蒸蛋羹】

1、兩顆雞蛋磕到碗里,其中加入70克白開水,用筷子充分打散,接著通過濾篩將其中的泡沫濾出。

2、碗口用保鮮膜包住,也可以用一塊盤子蓋住,端入蒸屜,大火加熱十二分鐘就熟了。

3、另外備些肉沫,其中加醬油,鹽,黑胡椒,攪拌勻后再加點油。

4、鍋里倒油燒熱,將其倒在里邊,加熱幾秒鐘,晃動鍋底,將其炒散,繼續(xù)炒到斷生后,將其倒入蛋羹中即可。

吃面
夏季天氣炎熱,人們的食欲會比較差,屆時吃點面顯得非常清爽開胃。所以立夏當日也流行著吃面的習俗。此外小麥作物在不久也將迎來收獲,此時吃面也有著祈禱豐收之意。
【涼拌面】

1、先來準備幾樣配菜,一些四季豆摘洗好煮熟,接著切成小丁。此外再備些熟花生米,胡蘿卜絲,西紅柿等,都切好。

2、調一個料汁,蒜蓉,蔥花,白芝麻,吃辣的可以加辣椒粉,接著燒點熱油淋進去,香味被激發(fā)出,繼續(xù)加生抽,醋,白糖以及鹽,調好即可。

3、鍋里倒水,煮開后加面進去煮,待斷生后撈出來,過一遍涼水。

4、接著把面撈到碗里,淋入料汁,加各種配菜,拌勻后,就可以吃了。

立夏粥
立夏粥也是立夏當日的一種傳統(tǒng)食物,其在南北各地都有流行,一般是以谷物豆類混合煮成。天熱了,喝上一些谷物粥,滋養(yǎng)脾胃,也祛暑生津,符合應季而食的道理。
【谷物粥】

1、準備紅豆,薏米,蓮子,大米以及黑米各少量,混合到一起清洗,將雜質去掉。

2、倒入鍋中,加飲用水,先泡泡,煮出來更加香濃好喝。

3、接著通過雜糧粥的程序將其充分煮熟,待各種蔬菜都軟爛開花后為止,可以加點冰糖來增加甜味兒。

做2事
稱體重
依照習俗,每逢立夏當日,人們吃了午飯,都要稱一稱體重。在過去,村口會懸掛一桿大秤,屆時會有專門司秤的人,其會根據(jù)稱出來的體重,報出一個吉祥的數(shù)字,人們也希望能夠獲得好運。立夏稱體重,意在提醒人們重視身體健康。

調整心態(tài)
立夏以后,天氣逐漸變得炎熱起來,人們的心情容易受到影響,往往心煩意躁,休息不好,損傷心力也影響身體的免疫力。所以屆時要注意調整心態(tài),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舒暢的心情,更有利于平安舒適度夏。

忌1事
忌口渴時才喝水
天氣越來越熱了,人們經常出汗,體內水分流失的速度也更快,所以要注意多補充水分。每隔半個小時左右就喝一點,讓自己保持水潤清爽的狀態(tài)。而不能口渴時才喝水,因為這樣的時候往往已經明顯缺水了,時間久了容易上火,中暑等。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chuàng),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fā)!感謝您的支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