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四吃碗面,一年順利好運添?!崩霞依先顺煸谧爝叺脑?,每到春深時分,總在耳邊響起。雖說四月初四不如清明、端午那么熱鬧,但懂行的人都知道,這一天分量可重著呢。不止是普通的日子,更被賦予了家國故事、家風家訓(xùn)和老百姓對吉祥的許多期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殊菩薩智慧日

在佛家,“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薩誕辰”這一說法深得人心。文殊代表大智慧,許多家長這天帶孩子焚香祈愿,在心底祝愿“聰明伶俐,學(xué)業(yè)進步”。有些地方,寺廟還會舉辦誦經(jīng)、轉(zhuǎn)經(jīng)筒、放生等儀式,卻不求熱鬧,只盼內(nèi)心安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曲星抬頭,學(xué)子祈夢

你可知,民間把四月初四看作“文曲星現(xiàn)象日”?在古人的星象學(xué)里,這天被認為“貴人星高照”,聰明才智分外靈光。許多家長讓孩子早點休息,盼文曲星托夢,賜福孩子課業(yè)。那些舊時書香門第,會為孩童點一盞燈,寓意“點亮心燈,聰明伶俐”,氣氛靜謐溫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忠臣比干誕日,林氏尋根節(jié)

在河南、福建等地,這天還是忠臣比干的紀念日。比干是商紂王時代的大臣,因直諫被害,百姓愛其忠勇,建廟祭祀,久而久之,演化為文財神、仁義之神。福建許多林姓人家,傳“比干無心葬林”,自此每逢四月初四祭祖,大型林氏根親文化節(jié)也定在這幾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財神祈福,財運臨門

比干被奉為“文財神”,做生意的人家會在四月初四敬香祭拜。大家期盼新的一年“頭腦靈光,生意順心,進財添福”,桌上一盤“元寶糕”,一屋子香氣,就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質(zhì)樸愿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詩詞流轉(zhuǎn),字里行間皆有人情

宋人筆記里記載:“四月四日,文曲臨世,宜學(xué)子焚香靜坐?!泵髑逯H,進士、學(xué)童寫下許多應(yīng)景詩句。試問,你可曾在家中見過老人點上一支檀香,默念“聰明添慧”?

3樣傳統(tǒng)美食——儀式在舌尖 吃一碗素面:順氣順心

“人生要順利,先吃一碗素面。”四月初四,家家戶戶多以素面為主。素面條意蘊豐富,寓意學(xué)業(yè)順達、日子順當,讓家人清清爽爽度過春夏之交。

  • 寓意

    :素凈長久、學(xué)業(yè)順達

  • 營養(yǎng)

    :低脂肪,高碳水,搭配應(yīng)季蔬菜,營養(yǎng)清淡

  • 做法一:春蔥素面
    • 用料:面條、小青菜、春蔥、生抽、香油。

    • 步驟:面條煮透,盛碗,加青菜梗葉,撒蔥花,點生抽、香油,素雅清香。吃進嘴里,暖進心底。

  • 做法二:胡蘿卜絲拌面
    • 用料:面條、胡蘿卜絲、芝麻醬。

    • 步驟:面條煮好過冷水,拌入胡蘿卜絲、芝麻醬,清爽脆口又開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元寶糕:財源滾滾來

元寶糕外形討喜,是祈求財運和好運的象征。元寶造型,寓意“招財進寶、步步高升”。南方人做綠豆糕,北方做棗糕,都圖圓滿吉利。

  • 寓意

    :平安富貴、家運興旺

  • 營養(yǎng)

    :豆類、雜糧,補充蛋白和能量

  • 做法一:綠豆元寶糕
    • 用料:綠豆、白糖、面粉。

    • 步驟:綠豆煮爛搗碎,加面粉、白糖揉勻,捏成元寶狀,模具壓實,上鍋蒸熟即可。

  • 做法二:棗泥元寶糕
    • 用料:糯米粉、紅棗泥。

    • 步驟:糯米粉兌水揉團,包入棗泥,捏元寶形,蒸二十分鐘,香糯軟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紅棗花生粥:早得貴人

“花生寓生,紅棗助運?!彼脑鲁跛募壹野局啵欣先苏f,吃花生棗粥能生貴子、添福壽,寓意全家團圓和睦。

  • 寓意

    :家人和順,子孫滿堂

  • 營養(yǎng)

    :花生富含脂肪和蛋白,紅棗補血養(yǎng)身

  • 做法一:家常紅棗花生粥
    • 用料:大米、花生、紅棗。

    • 步驟:米、花生、紅棗清水泡發(fā),一同入鍋,煮至濃稠??杉颖钦{(diào)味。

  • 做法二:山藥枸杞紅棗粥
    • 用料:山藥、紅棗、枸杞、大米。

    • 步驟:山藥切丁與紅棗、枸杞和米同煮,粥香微甜,口感細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青團:踏青思親

南方一帶,四月初四還流行做青團。把艾葉、青汁和糯米粉混攪,包豆沙,青翠軟彈,一口咬下,就是春天的味道。

  • 寓意

    :清明潔凈,長壽安康

  • 營養(yǎng)

    :糯米補脾胃,艾葉助驅(qū)寒

  • 做法一:艾葉青團
    • 用料:艾葉、糯米粉、豆沙。

    • 步驟:艾葉煮爛取汁,糯米粉攪成團,包豆沙,搓圓,蒸熟即成。

  • 做法二:椰蓉青團
    • 用料:糯米粉、椰蓉、糖。

    • 步驟:椰蓉與糖混合后為餡,糯米皮包裹搓圓,蒸熟香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紅糖發(fā)糕:步步高升

發(fā)糕的“發(fā)”,是民間對好運、出人頭地的寄望。老人盼兒女吃點發(fā)糕,“步步高、運道發(fā)”。

  • 寓意

    :升學(xué)有望,事業(yè)有成

  • 營養(yǎng)

    :低脂肪,富含膳食纖維

  • 做法:家常紅糖發(fā)糕
    • 用料:面粉、紅糖、酵母、水。

    • 步驟:紅糖化水,加入面粉、酵母,發(fā)酵至兩倍大,上蒸鍋蒸熟,松軟香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忌:謹守老規(guī)矩

  1. 忌葷腥酒肉——節(jié)日主“清靜”,素桌既養(yǎng)心也養(yǎng)胃。偶爾換換口味,輕松迎新氣象。

  2. 忌大聲爭吵——和氣是節(jié)日首要,遇事多寬容。和家人坐而論道,不與人爭高低,日子才舒坦。

有的地區(qū)還講究不搬家、不動土。其實順應(yīng)自然、順其心意,不過求一份太平、一家人的團圓溫暖。

細水長流的日子,四月初四不過分張揚,卻在無聲處見驚喜。起個早,煮鍋粥,蒸個糕,端上一碗清香素面,把老傳統(tǒng)放進柴米油鹽的日常。你會發(fā)現(xiàn),節(jié)日并非只屬于廟會熱鬧,它更藏在一蔬一飯、一盞燈火、一聲問候之間。

也許你家不信祭祀,也無須所有講究,卻不妨給家人準備一桌簡單主食,讓孩子念叨一句,“咦,今天的飯桌和往常不一樣!”節(jié)氣雖短,情義很長——煙火人間,柔情滿屋。把這些老傳統(tǒng)講給家里小輩聽,也許哪一天,他們會在異鄉(xiāng)長夜,也自己煮一碗素面,想著家門的味道。

“老傳統(tǒng)從不遠離,是心頭的煙火香,也是記憶里的光?!?br/>“人間一味清歡,藏在日常的細節(jié),歲歲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