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數據均收集于網絡公布的數據,S2數據比較少,部分數據為計算所得。如計算方式有誤,敬請指出。
根據最近溫州鐵投公布的數據,溫州軌道交通S2線自去年8月26日開通以來,一年時間的客流量為1417萬人次,日均客流量約3.87萬人次。
這個數據,比我想象中要好。因為去年一整年,溫州S1線的客流量為1587.8萬人次,兩者相較差距不大。S2也比2023年之前任一年的S1線客流要好很多。得益于軌道交通的成網,S2客流的起步更高。
那S1線的客流有怎樣的變化呢?S2接入之后,S1的客流腹地也有了大擴張,客流提升明顯。2023年S1線1587.8萬人次的客運量,比2022年的803.4萬人次(2022年由于防控因素客流有所回落),幾乎翻了一倍。
根據浙江軌道協會公布的數據,2023年,溫州軌道交通線網總客運量為2197萬人次。
再看日均客運量的表現。以每年7月份的日均客運量來看,S1線穩(wěn)步提升,2024年的日均客運量已經超過2022年的2倍。而S2今年以來的日均客運量接近去年7月S1的水平。如果按這個日均客運量來估算,S1今年全年的客運量約為1991萬人次,再努努力或許能突破2000萬人次。S2今年的客運量約為1240萬人次,兩線合計約3232萬人次,比去年增長約47%。
在客流強度方面,S1線從S2開通前的0.066,上升到現在的0.097,進步較大。不過由于S2客流相對少的緣故,整體線網的客流強度只從0.066提升到0.073。
跟兄弟城市的比較
跟自身相比,溫州軌道交通客流量有了顯著提升。不過跟兄弟地市比起來,溫州的客流量還是不太盡如人意。我們就不跟杭甬比,和浙江其他5個通了軌道交通的城市相比,溫州的軌道交通長度第一(紹興不包含城際線),但客流量只位居第三位。
紹興由于是城區(qū)地鐵,客流量比溫州大情有可原。但客流比不上同樣是市域鐵路的金華,就有些說不過去。畢竟溫州的人口和經濟總量都要比金華大不少。落后的主要原因,還是溫州的軌道交通線位過于偏僻,而金義東線則穿越了金華市區(qū)義烏東陽三地的市中心,串聯起商圈、火車站、橫店影視城等高流量場所。
浙江這5市的軌道交通客運量在全國都不算高。跟國內其他同等級城市比起來,溫州的客運量顯得更低,客流強度基本是全國墊底的存在(除去有軌電車)。
軌道交通花了那么多錢來建設,建好后就不能躺平擺爛,而應該想方設法努力提升客流,給廣大群眾帶來便利。
溫州軌道交通客流量的薄弱點在哪里呢?我經常乘坐S1S2往返溫瑞兩地,樂清也偶爾會去。從客流數據及現場體驗可以感受到,S1線的多數區(qū)間客流較好,S2線則有較大提升空間。而在S2當中,客流又多數集中在龍灣段,瑞安樂清段的旅客均較少。比如往瑞安方向的列車,一過海城站,旅客就會大量減少,車廂明顯空曠了不少。除了瑞安段線位較偏的原因外,或許也說明了市區(qū)和縣市的交流還不夠多。海城站之后的行程(往瑞安方向),幾乎沒什么新旅客上車,說明S2對瑞安內部的交流,發(fā)揮不出什么作用。樂清瑞安都是人口經濟大市,怎樣提升兩市軌道交通的運輸量,我想是要重點挖掘的。
線路偏僻是溫州軌道客流不佳的主要原因,但再去追究線路問題已然沒什么意義,難再更改。不過溫州還是可以有其他辦法來提升客流量。
1、多推出票價優(yōu)惠。溫州軌道交通票價之高,為全國各城市之最。從自己周邊以及眾多網友的溝通中可以得知,確實有不少人會因為票價高而少坐或者不坐軌道交通。各媒體平臺上也常常會刷到外地朋友被溫州軌道票價“驚嚇”到的內容。這不該是面向普通大眾的公共交通該有的現象。一個四口之家出行,來回動輒就要上百元的軌道交通費用,而且大多還要換乘其他交通工具,費錢又費力,完全不如自己開車劃算。對于非必需出行(比如閑逛游玩),軌道交通實在缺乏吸引力。這段時間甌海某銀行推出的“一分錢坐軌道交通” 的活動挺好,只是受眾面不夠廣。如果其他地區(qū),特別是客流較少的樂清瑞安兩地,也能推出一系列的優(yōu)惠活動,就更好。
2、延長運行時間。在大城市,工作日下班后坐地鐵去各大商圈逛街消費是司空見慣的事。但在溫州,軌道交通在夜間消費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大。最早9點鐘的末班車,讓只能公共交通出行的人夜間不敢出門。比如住龍灣濱海,下班后想去梧田老街逛逛,過去之后很可能晚餐還來不及吃完就得往回趕了,更不要說繼續(xù)其他活動?,F在各地都在大力打造夜間經濟,軌道交通應該助溫州一臂之力。溫州軌道的末班車,至少應該延遲到晚上10點之后,發(fā)車間隔可以適當延長。
可能有人會說,為什么都要為了閑逛游玩,閑逛能帶來多少客流?我想去年S2剛開通免費時的盛景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S2再偏遠,十天也吸引了189萬客流。兩線十天近300萬,每天30萬的客流,其中絕大部分人都是出來閑逛的,從而掀起了沿線的消費熱潮。所以,不要小看閑逛的力量,大多數吃喝玩樂等消費就是在閑逛中產生的。而消費早已是中國經濟的第一拉動力,去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83.2%。因此,溫州要更好地利用軌道交通,打造閑逛經濟。
以上是短期內可以做的。從長遠來看,最根本的措施是要加大軌道交通沿線的建設力度,站點附近多建設人流量大的公共設施,讓軌道交通沿線發(fā)展成區(qū)域中心之一。這對提升軌道交通客流、方便民眾出行、促進整座城市的經濟都會帶來大的益處。
注:文中源數據主要來自于溫州鐵投、浙江省軌道交通建設與管理協會、交通部等。
歡迎關注原創(chuàng)微信公眾號“溫州向上UP”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