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限購只會讓房價跌得更快。聽起來有些反常識,但若從人性「買漲不買跌」的角度分析,又很容易理解。

一線城市的房子動輒三五百萬往上,即便對高收入的金領階層,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并且這幫人都是人精,買房子當然不光為了住,甚至可以說主要是為了投機,最起碼也要能保值增值。

因此,決定購買行為的只有一個因素,那就是未來房子會不會繼續(xù)漲價,即便出于自住或孩子上學的目的,至少也要不跌,否則完全對不住自己的精英身份,跟目光短淺的打工人又有什么區(qū)別。

于是,我們就站在房價下跌的背景下,具體分析一波,放開限購后,買賣雙方的心理活動。

一線城市業(yè)主:終于有更多接盤俠了,趕緊把二套、三套房掛上去,本來要降價50萬的,先等等看吧,說不定真有頭鐵抄底的。更激進點,中國經濟每況愈下,房子換成美元,跑路吧。

潛在購房者:再等等看,房價肯定還要下跌更多,此時貿然出手,就真成了接盤俠了。

況且,有能力有野心定居在一線城市、或者炒作陸家嘴和南山區(qū)房產的人,也不會被什么限購攔住腳步,早在15年之后就沖進去了,換言之,潛在的購房者遠沒有想象的那么多。

就好像有能力的農民,早就進城買房了(雖然戶口可能還在鄉(xiāng)下),縣城和三線城市的房子庫存,根本不能指望進一步城市化來解決,中國人足夠聰明、也足夠狡猾,根本用不著任何人指揮。

綜上,一線城市放開限購,只會增加房屋供給,并不能吸引多少需求,但我們也知道,不管何時,世界總有一幫「俠之大者」,因此最可能的情形是,成交量先放大,把這幫人埋進去,然后房價繼續(xù)下跌。

即便如此,也比之前有價無市的狀態(tài)好得多,暴露問題遠比掩蓋問題更積極,也更容易找出解決辦法。

再往深延展一些。不光是限購,所有試圖管制房價的措施,都是一把雙刃劍,即在上行周期,讓房價漲得更猛、時間更長,在下行周期,讓房價跌得更快、破壞力更強,道理還是人性中的買漲不買跌。

有些類似于用筑壩防治洪水。堵不如疏,道理沒人不懂,可要是真發(fā)大水了,絕大部分人還是選擇堵,原因無它,工作量小成本還低,直到堵不住。

想來也諷刺,之前拼命限購,到最后為了得到買房資格甚至要假離婚,結果房價嗖嗖往上漲;現(xiàn)在取消了限購,恨不得零首付、零利率,結果房價卻一路下降,完全看不到止跌的跡象。

這就是人性。

所有大眾參與的事務,都有強烈的不可預知性,你不知道人類會將泡沫吹到多大,也不知道他們會悲觀到何種程度,那將會是你耗盡了所有想象力之后,仍然無法理解的程度,永遠不要揣測人性。

稍稍扯遠了。歐美樓市通常20年一個周期,比如美國房地產在06年陷入衰退,現(xiàn)在又在衰退的邊緣,但這完全是市場主導的結果,如果其中夾雜了過多的行政因素,時間就要長得多。

例如,同樣是大政府的日本,樓市在1989年見頂,最近又再次見頂,一個周期花了35年,到2013年僅完成房價下跌就花了24年,因此我的結論是,中國也需要一代人的時間。

最后,我的建議也很簡單:不要抄底、不要抄底、不要抄底,有多套的想辦法折價賣出去,最近正是好時機,甚至剛需和自住也沒必要買,租房真的挺劃算的,女生就當我沒說。

房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這應該是常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