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門診上,不少患者都問:“田醫(yī)生,我這手啊,老是抖個不停,吃飯拿筷子都費勁,也不知道是啥毛病,有沒有啥好辦法能治?”
別著急,手抖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一種常見的情況——特發(fā)性震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發(fā)性震顫,顧名思義,就是原因不明的震顫,主要表現(xiàn)為手抖,也可能影響頭部、聲音等。它不是帕金森,但同樣影響生活質量。中醫(yī)認為,特發(fā)性震顫多與肝腎陰虛、氣血不足、風痰阻絡等因素有關。簡單來說,就是身體的陰陽平衡被打破了,氣血運行不暢了,導致筋脈失養(yǎng),從而出現(xiàn)震顫。

那應該怎么調理呢?這就要根據(jù)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辨證施治了。
給大家分享一個門診案例
王先生(化名),50多歲,一進門就伸出雙手,大夫一看,抖得厲害,連拿病歷本都有些困難。他說這手抖已經持續(xù)好幾年了,越來越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和生活。雖然嘗試過西藥,但效果不明顯,而且副作用讓他很不舒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刻診:
雙手顫抖,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容易疲勞,眠差,多夢易醒。見舌紅少津,脈象細弦。大夫通過辨證,診為肝腎陰虛,虛風內動。腎主骨生髓,肝主筋。肝腎陰虛,則筋脈失養(yǎng),虛風內動,故出現(xiàn)震顫。
于是,在滋補肝腎、熄風止顫的基礎上,給他開了中藥方劑:生地、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子、龜板、鱉甲、鉤藤、天麻、全蝎、僵蠶等。
方中:
生地、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子來滋補肝腎之陰,填精益髓,濡養(yǎng)筋脈。龜板、鱉甲滋陰潛陽,平息虛風。鉤藤、天麻、全蝎、僵蠶熄風止痙,緩解震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效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中藥1療程后,手抖的頻率和幅度都有減輕,睡眠改善。繼續(xù)服用2個療程后,手抖的情況明顯好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癥狀也減輕了不少。根據(jù)復診情況,調整了方子,堅持服用一段時間后,手抖基本得到了控制,生活質量也大大提高。
所以說,特發(fā)性震顫雖然是一種慢性疾病,但通過中醫(yī)的辨證論治,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恢復的。
——>>更多震顫問題,關注微信公眾號《手抖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