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兒子去參加朋友婚禮,原本喜慶的場面卻被熊孩子一句話攪得尷尬無比。當新娘和新郎說結(jié)婚誓言時,兒子突然指著新郎大聲說:“這個叔叔好黑??!像挖煤的礦工”。周圍賓客瞬間安靜,我慌忙捂住他的嘴,但新人臉上的笑容已變得勉強。回家的路上,我反復思考,為什么孩子總是說話不過腦?這背后暴露的不僅是教養(yǎng)問題,更是情商的嚴重缺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低情商”的孩子,別人一眼就能被看穿,那他們有哪些顯著特征呢?

首先,低情商的孩子口無遮攔,說話不分場合,像我家兒子一樣,說話直白傷人,分不清童言無忌和沒禮貌的界限;其次,低情商的孩子總愛發(fā)脾氣,容易情緒失控,玩游戲輸了就摔東西、被批評立刻大哭大鬧,無法管理負面情緒;再次,低情商的孩子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理心,搶玩具、嘲笑他人缺點,甚至對父母的辛苦視而不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低情商的孩子若不及時引導,未來人際交往和事業(yè)發(fā)展都會受阻。那我們該如何拯救他們呢?

1. 教孩子換位思考,培養(yǎng)共情力。

孩子說話傷人時,別急著訓斥。我會蹲下來問他,如果別人說他胖得像小豬,他會開心嗎?平時陪他讀《青蛙弗洛格》等情商繪本,討論角色的感受。周末帶他去養(yǎng)老院做義工,讓他體會幫助他人的快樂。漸漸地,他開始懂得共情別人的感受,有天他幫同學撿文具,因為他同學手骨折了,他不希望同學生活不方便。

2. 用情緒瓶化解暴躁脾氣。

兒子以前一生氣就砸東西,我借鑒了心理學中的情緒管理三步法來幫他化解脾氣。首先,給情緒命名,準備各種表情的卡片,讓他指認他當時當刻的感受,是委屈還是生氣。其次,給孩子一個釋放的渠道,可以給孩子買個玻璃瓶,生氣時把寫滿壞情緒的紙條塞進去,再一起埋到土里。再次,幫助他解決問題。當孩子發(fā)脾氣時,我們不要講道理,等他平靜后,用角色扮演模擬沖突場景,協(xié)助他解決問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 創(chuàng)造社交機會,學會與他們和平共處。

低情商孩子往往被孤立。我主動邀請同學來家玩,觀察兒子如何互動。發(fā)現(xiàn)他總搶著當隊長,我便教他,輪流當隊長,別人發(fā)言時認真聽。還給他報名社區(qū)兒童劇社,讓他通過合作表演學會妥協(xié)。半年后,老師反饋他成了班級調(diào)解員,能主動安慰摔倒的同學。

4. 父母以身作則,戒掉刀子嘴。

我一度喜歡抱怨“累死了!你怎么這么不省心”。直到我發(fā)現(xiàn)兒子的口頭禪也變成“煩死了”?,F(xiàn)在,我會刻意展示高情商對話,把“別煩我”換成“媽媽需要10分鐘安靜時間,好嗎?”,和老公意見不合時,不當孩子面爭吵,而是說:“爸爸的想法也有道理,我們在商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兒子在幼兒園弄壞同學的畫冊,若在以前,他肯定推卸責任說不是他。但這次,他主動道歉并應承賠同學一本新的畫冊。那一刻,我眼眶濕潤,那個“低情商”的熊孩子,終于長出了柔軟的心, 當我們用耐心和智慧澆灌,即便是一株帶刺的小苗,也能開出溫暖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