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紫薇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本文約5200字,預計一盞茶時間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跳出“教輔編輯”的舒適區(qū),轉型為童書編輯,在知識讀物大熱的當下,黎紫薇卻選擇入局兒童文學賽道,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便是看似不符合讀者“功利性需求”的兒童詩集。面對競爭激烈的少兒市場,“新手”童書編輯該如何站穩(wěn)腳跟?策劃出版的第一本書在選題、內容和形式上做了哪些創(chuàng)新?
2024年7月,兒童詩集《放牧云朵》出版。這部作品收錄66首兒童詩,作者金朵兒用蘸滿詩情的筆,以孩子的視角表現(xiàn)童心,用孩子的語言書寫充滿奇跡和愛的世界,天然稚拙的孩子氣躍然紙上。作品語言清新靈動,想象奇特夢幻,兼具童話的純凈質地、詩歌的唯美意境,配上豐富的創(chuàng)意手繪插圖,以詩意開啟孩子的想象,開啟對世界萬物的探索之旅。

《放牧云朵》
作者:金朵兒/著,楊雨潼/繪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7月
上市6個月,《放牧云朵》先后入選2024年浙少作協(xié)8月童書榜、探照燈童書榜8月十大兒童文學&非虛構作品、百班千人2024暑期閱讀嘉年華推薦書單(小學一年級)、2024年9月文藝聯(lián)合書單(第89期)、2024年9月新晨百道童書榜、2024年9月百道好書榜(少兒原創(chuàng)類)、《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4年9月優(yōu)秀暢銷書排行榜、《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好書品讀月度童書榜(2024年9~10月)、遼寧文學館2024年度“冬天好書”暨小學生寒假書單、蒲公英童書榜2024年度好書、2024年度十佳華語兒童詩集……
從教輔轉型童書出版
2024年,也是我從事編輯工作的第10年。這一年,我從教輔編輯轉為童書編輯未滿周歲。我的一位作家朋友,雨果獎提名作家魯般曾對我說,對于孩子們來說,你以前做的教輔書相對枯燥乏味,以后你可以多做他們喜歡看的童書了。他的這句話精辟地總結了我為什么愿意在這個時間點勇敢放棄“教輔編輯”的舒適區(qū),在少兒圖書市場下滑的殘酷現(xiàn)實面前“入局”。
轉型為童書編輯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市場的殘酷和競爭的激烈。這是一個既充滿機遇又遍布荊棘的領域,每一步都考驗著我的判斷力和堅韌精神。
市場的殘酷首先體現(xiàn)在童書市場的快速變化和細分化趨勢上。在我轉型之初,就敏銳地察覺到兒童文學在童書市場中的地位正悄然發(fā)生變化。曾經,兒童文學是童書市場的第一大細分板塊,無數(shù)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普圖書和非虛構知識類書籍逐漸嶄露頭角,取代了兒童文學的“老大”地位。這一變化讓我深感市場的無情,也讓我意識到,要想在這個領域站穩(wěn)腳跟,就必須緊跟市場趨勢,不斷創(chuàng)新和突破。
競爭的激烈則體現(xiàn)在童書市場的同質化現(xiàn)象和推新難度上。隨著越來越多的出版機構涌入童書市場,競爭變得愈發(fā)激烈。為了爭奪市場份額,許多出版機構紛紛推出題材和風格類似的作品,導致童書市場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這不僅增加了推新的難度,也讓讀者在選擇時感到困惑和疲憊。面對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我深知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在選題、內容和形式上做出特色,打造獨一無二的童書品牌。
在轉型過程中,我還遇到了諸多困惑和挑戰(zhàn)。一方面,我需要適應從教輔編輯到童書編輯的角色轉變,這不僅僅是工作內容的變化,更是思維方式和審美觀念的轉變。我需要學會用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世界,用孩子的語言去表達情感,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我還需要面對來自作者、讀者和市場的多重壓力。作者希望我能夠理解他們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風格特點,讀者希望我能夠提供有趣、有料、有深度的童書作品,而市場則希望我能夠緊跟潮流、不斷創(chuàng)新。
然而,正是這些困難和挑戰(zhàn)激發(fā)了我的斗志和創(chuàng)造力。我開始更加深入地研究童書市場,了解讀者的需求和喜好,尋找具有獨特魅力和市場潛力的選題。同時,我也更加注重與作者的溝通和合作,努力挖掘他們的創(chuàng)作潛力和風格特點,共同打造優(yōu)秀的童書作品。
我始終認為兒童文學的“式微”是暫時性的,“功利性閱讀”成為主流不會長久,終有一天“非功利性”兒童閱讀會回歸。好的兒童文學能夠滲透到孩子的精神底層,進而潤物細無聲地滋養(yǎng)孩子。強壯孩子精神的根系,才能最終使其成長為參天大樹。我認為:“宇宙的盡頭是文學和哲學”。作為一名地方文藝出版社的編輯,我認為自己的文藝氣質與生俱來。發(fā)展兒童文學也是文藝出版社的一種文學堅守。
我編輯的第一部兒童文學作品
《放牧云朵》不僅是我編輯的第一部兒童文學作品,也是我轉型過程中的一次重要嘗試和突破。
作者金朵兒擅長寫童話,也喜歡將童話和童詩兩種屬性相結合,創(chuàng)作具有童話氣質的兒童詩。她曾兩次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作品《有個男孩叫松子》曾入圍第十一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雖未最終獲獎,但她的文字有其獨特之處。

《放牧云朵》作者金朵兒
我和她是在一次書店活動中偶遇的。第一次交談我們大概聊了兩個多小時。在這兩個多小時里,她告訴我她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觀,我告訴她我的編輯追求。這次交談后,我就決定與她合作,因為她身上真實、執(zhí)著、單純的氣質打動了我。第一次交談后的次日下午,她通過微信把她近幾年創(chuàng)作的100余首兒童詩發(fā)給了我。那一天我工作很忙,直到晚上11點才開始看這個文檔。
當我看到她的兒童詩時,我很驚喜,她空靈細膩卻飽含力量和張力的文字深深地打動了我。當時沒有想太多市場方面的問題,甚至都沒有考慮稿酬、宣推費用這些編輯應該考慮的圖書成本,我只是覺得這樣純凈的文字應該被孩子們看見。

當然,我其實也對這部詩集的未來充滿信心,并不是盲目的“不惜成本”。這部兒童詩集在營銷上可以往朗誦、培養(yǎng)語感的大語文方向靠攏,很適合出現(xiàn)在幼兒園、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判斷它未來還會有很長的生命周期。更何況,好的兒童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它能讓當今網絡時代下的孩子葆有難能可貴的詩意和天真。我常常覺得現(xiàn)在的孩子總是表現(xiàn)出不符合他們年紀的“成熟”,而屬于孩子的詩意與天真卻不多見。孩子應該是天然喜歡詩的,正如毛姆所言“詩是文學的春花與冠冕”。


《放牧云朵》進入小學課堂和大學課堂
在金朵兒發(fā)來她的兒童詩的第二天,我就決定跟她簽訂出版合同,作為我童書編輯生涯的開篇之作來重點打造。
《放牧云朵》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一段深受生活與孩子啟發(fā)的藝術之旅。金朵兒擁有長達10年的小學教學經驗,覆蓋了從幼兒園至六年級的廣闊年齡段,這段歷程讓她得以深入孩子們的心理世界,準確把握他們的喜好與需求。作為一位母親,金朵兒更是將親子間的溫馨互動作為靈感的源泉,將對孩子的深切愛意融入每一行詩句之中。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靈感多源自她身邊的孩子們,無論是自己活潑可愛的兒子,還是弟弟的雙胞胎兒子,他們的天真無邪、奇思妙想常常激發(fā)她的創(chuàng)作靈感,比如《滅火》中媽媽生氣后,孩子說“媽媽,我們去買水吧/您把水喝下去/肚子里的火就滅了”。這一首首充滿童真與趣味的兒童詩,是金朵兒日積月累、細心雕琢的結晶,它們源自生活的點點滴滴,經過了時間的沉淀與情感的打磨。

我剛接觸初稿時,詩作多達120首,詩作雖多,但我始終追求精益求精,從最開始的120首詩歌中,我精心篩選,初步選定了70多首。然而,這并不是我滿意的終點。在聽取并吸收了兒童文學專家的寶貴意見后,我再次進行精心篩選與調整,最終確定收錄66首兒童詩。
打磨書稿,四字雖簡,實則艱辛倍至。對于編輯而言,作為作品的初探者,需提出具有建設性的修改建議,撰寫出富有指導意義的審稿意見,這無疑是對其眼力、腦力及筆力的全面考驗。而對于作者而言,仔細甄別編輯的反饋,尋求共識,并將修改意見巧妙融入作品之中,則是一項既耗費心力又需深思熟慮的任務。然而,在這諸多不易之中,金朵兒始終秉持著“好稿子是改出來的”這一信念。她對創(chuàng)作懷揣著純真的熱愛,不厭其煩地雕琢著每一個字句,而我則樂此不疲地反復閱讀,最終共同孕育出了現(xiàn)在的《放牧云朵》。

我和金朵兒經常凌晨兩三點還在發(fā)微信、打電話,討論兒童詩的文字應該怎么再“精益求精”,篇章的順序應該怎么調整才能完美呈現(xiàn)。文字稿我們互相商榷、前后調整了近20次,推翻了很多一開始的想法。之前我設置的章節(jié)名是主題性的,后來反復推敲發(fā)現(xiàn)會破壞詩集的節(jié)奏和美感,于是果斷放棄這樣的章節(jié)名。
一開始,我從120余首詩作中初步選定了70余首兒童詩收錄這部詩集時,我還特意找來一些七八歲(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做試讀。孩子們的喜好竟然和我還有金朵兒的看法幾乎一致。我們覺得寫得好的詩篇,孩子們也愛讀。我們覺得不夠有感染力的詩篇,孩子們也不喜歡?!斗拍猎贫洹肥且院⒆訛閷虻模⒆酉矚g是最高標準。
針對詩作本身,我們也征求了很多專家的意見,專家范圍包括頂尖高校里的兒童文學教授、兒童文學權威雜志的資深編輯、兒童文學領域的頭部作家、一線小學語文教師、質檢審讀專家……就這樣,在編輯試讀、孩子試讀、專家試讀的反復打磨中,這部兒童詩集的文字部分敲定了。

圖文合奏效果的打造
圖書插畫呈現(xiàn)方面,同樣耗費了大量精力。
“兒童文學作品是文字和插畫的合奏”這一觀點,我很贊同。所以在選擇插畫師的階段,我很慎重,我請金朵兒來辦公室看我們備選插畫師以往的作品,由她來挑選覺得和自己適配的插畫師,最終我們在看過眾多插畫師的繪本作品后,一致決定選擇楊雨潼老師。

插畫師 楊雨潼
楊雨潼老師是一位在Hiii Illustration國際插畫大賽中得過獎的新銳藝術家。她的插畫富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跟金朵兒的文字契合度很高。她擅長彩鉛,筆力看似輕巧卻功力深厚。在內文插畫初稿發(fā)過來時,我和金朵兒都比較滿意。金朵兒親近曉暢的兒童詩語言,給了圖畫很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收到插畫初稿的那一天,我倆不約而同地反復欣賞楊雨潼的插畫,每看一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解讀,我們越看越滿意,越看越驚喜。我甚至覺得這些插圖可以算是插畫師本人在自己以往作品中發(fā)揮較高水平的插畫作品了,肯定是金朵兒純凈曉暢的文字激發(fā)了她的想象力。

插畫基本經過小范圍的細節(jié)修改就基本敲定了最終版本,內文插畫的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相當順利。另外,在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上,也花了大量精力,有不少“小巧思”:內文的兩幅拉頁畫進行了壓虛線打孔處理,孩子們可以直接沿著虛線撕下來,張貼在自己的房間或書桌上;圖書外封拆下來是一幅完整的畫作,正反面是“放牧云朵”這首組詩的兩幅插圖;內封采用背透紙,附加燙銀處理,外封書名由書法家張聲林題寫……
書名及封面的再三推敲
書名和封面如何呈現(xiàn),在現(xiàn)在這樣一個“注意力經濟”時代,顯得尤為關鍵,甚至決定了一本書的“生死”。
《放牧云朵》這一書名是經過調整后的版本。這部兒童詩集最初叫“身體里的小百靈”。因為我和金朵兒都很喜歡《身體里的小百靈》這首詩,詩歌寫道:“身體里有一只小百靈/一到春天/它就會把體內的花朵唱醒……我分不清/它來自童話王國/還是夢的秘境?!边@是一首具有豐富想象力和文字張力的詩作,里面蘊含辯證法:到底是小女孩的身體中住著小百靈,還是小百靈的身體里住著小女孩,已經分不清了。小百靈到底是來自童話王國,還是來自夢的秘境,也已經分不清了。我們覺得這首詩很妙,而《放牧云朵》中像這樣清新靈動又辯證立體的詩作有很多很多……

之所以改名,不是因為“身體里的小百靈”不夠好,而是在向著名出版人、國際兒童讀物聯(lián)盟中國分會原主席海飛、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蕭袤等專家老師們請教、征詢意見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以書中《放牧云朵》這首詩作的名字作為書名,會更簡短,更具想象空間,更能讓讀者產生眼前一亮的效果。
封面作為讀者對圖書的第一印象,也顯得尤為關鍵。在確定封面的過程中,我們反復推敲,幾易其稿。
一開始插畫師楊雨潼將大鵬鳥設計成現(xiàn)實生活中能看到的大鳥,我和金朵兒提醒她,大鵬鳥不是現(xiàn)實中能見到的鳥,它是《莊子·逍遙游》里的神獸鳥,由鯤幻化而來。它的翅膀或身體的羽毛建議設計成魚鱗,也要考慮它可能從“魚”到“鳥”幻化過程中的其他形態(tài)。
在天空中放牧“云朵”的小女孩手中拿著的“牧羊鞭”被楊雨潼老師設計成了彩虹。這個創(chuàng)意讓我們想到毛主席詞作《菩薩蠻·大柏地》中的那句“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我們對楊雨潼老師關于“彩虹鞭子”的創(chuàng)意表示了贊賞,并最終采納這個idea。


我讀中學時,社交網絡不像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當時青春文學和嚴肅文學作品在學生群體中流行。我正是在這個文學仍有廣泛影響的時代長大的孩子。讀小學時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作家,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印在報紙上時,非常興奮又有成就感。
當然,最終我成了一名編輯,和作家一樣都是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選擇出版什么樣的作品,又何嘗不是對自己文字觀的一種表達?作為出版方,我們有責任去為我們出版的每一部作品尋找更多的可能性。我始終堅信,編輯、出版社和作家是相互成就的。其實,編輯《放牧云朵》的我何嘗不是通過這個作品在云端放飛我的理想呢?
希望作為童書編輯的我的第一個孩子——《放牧云朵》能被讀者、業(yè)界同仁們喜歡。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2024年全國出版從業(yè)人員收入調查開啟!
去年你掙了多少錢?
歡迎掃碼參與不記名問卷調查!
分享、在看與點贊,商務君至少要擁有一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