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書話文脈》,徐興無著,鳳凰出版社2025年1月版。

內容簡介

該書是南京大學徐興無教授最新力作,是一部以“書”為筆,勾勒“中國文脈”的文化地圖。徐教授以淵博的學識和靈動的筆觸,帶你穿梭于歷史與現實之間。

從《江山與江湖》的壯闊畫卷,到《諸子百家和國際政治》的思想交鋒;從《阮元與鎮(zhèn)江人的書》中的人文雅集,到《歷史記憶中的牡丹詩會》的墨香風流,書中既有文人雅士的詩酒風流,又有歷史文物的歲月滄桑。

這不僅是一本關于文化的書,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它讓“文脈”從抽象的概念,化作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段段生動的歷史,成為中華文化傳統(tǒng)或精神傳統(tǒng)的重要代名詞。

翻開《書話文脈》,仿佛推開了一扇通往千年文脈的大門,讓你在字里行間,感受文化的溫度與力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書話文脈》書簽

目 錄

江山遼落

江山與江湖

遮蔽江淮,全半天下

魂兮歸來哀江南

帝陵迷蹤

帝陵石麒麟

文脈與國運

何謂文脈

諸子百家和國際政治

秦火之后的齊魯學者

董仲舒與漢武帝

墨拓中的漢朝

野史未嘗無作者

阮元與鎮(zhèn)江人的書

《全唐詩》的隱秘

浴火重生的傳世之作

感物聯類

屏風上的女人們

歷史記憶中的牡丹詩會

貓與儒釋道

封神與財神

充實之謂美

顏筋柳骨,貞石千秋

佛像和我們

園林中的“長物”

書畫可以論世

上座欲點哪個心

甲辰畫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早期經典的形成與文化自覺》

這本小書是我寫的所謂“書話”,內容都是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所以叫“書話文脈”,寫作的時間是2023年元月至2024年5月。

之所以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寫了這些“書話”,是因為我參加了“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的工作,于是便和《現代快報》約定,以書話的名義開設一個漫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專欄,每篇先以該報的“江蘇文脈”微信公眾號推出,再見諸該報的“江蘇文脈”專欄,連載了二十四篇,湊足一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討個吉利而已,現在匯編出版,算是零售加批發(fā)吧。

什么是“書話”,人工智能可以告訴我們一大堆信息。但我還想說一些它不能告訴我們的東西,也讓它學習學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龍鳳呈祥:中國文化的特征結構與精神》

在我看來,“書話”并不是一種文體,而是一種寫作行為??梢越钑f話,也可以借話說書;可以說與書無關的話,也可以說與話無關的書,總之是書里書外找話說,就如同一只用書張網的蜘蛛,逮住什么就說什么,都是由文化現象和文化活動引發(fā)的詹詹小言或老生常談,只是盡量將大道理淺著講而已。

既然擔了“書話”的名義,所以不管說什么都要面目可憎地掉掉書袋,于是我在每一篇的書袋里刻意放幾本江蘇人寫的書,給江蘇文化帶帶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劉向評傳》

這次匯編,各篇的文字與插圖都作了修訂,并將原先專欄連載的次序作了調整。全書按照內容歸類,分為四個主題:江山遼落、文脈與國運、感物聯類、充實之謂美,大致上指向文化的空間、歷史、意義和審美。

篇名下的導語,也是連載時按照專欄的要求撰寫的。文中涉及的江蘇人物,盡管都是名人,但皆加以注釋,以便讀者有一整體印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經緯成文:漢代經學的思想與制度》

感謝《現代快報》給我的機會,特別是負責專欄的白雁女士,她像一只啄木鳥,在我這些急就章里找出一個又一個的錯字病句和不妥的表達;感謝廣大讀者朋友們的關愛,每期微信公眾號推出后,他們或點贊或批評,還有些朋友給我提供了圖片,惠我有加;感謝鳳凰傳媒總編輯徐海先生的推薦,感謝鳳凰出版社吳葆勤社長和林日波總編的垂愛、孟清編輯的關照,讓我這本不足十萬字的小書占用了一個寶貴的書號。

這一切都是因為寫作帶來的福報,我也只能將這些福報作為人生的鞭策了。

甲辰大暑于翠屏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黨錮敗局:大漢帝國的衰亡》

作者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近照

徐興無,文學博士,《江蘇文庫·精華編》主編、南京大學教授,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河北大學燕趙文化高等研究院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中國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