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5月5日就是立夏了!這可是夏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老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可不能忘。今天咱們就聊聊立夏那些事兒,尤其是“吃4樣,忌4樣”的講究,保準讓你過個健康又有儀式感的夏天。

立夏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有了,那時候人們靠天吃飯,特別重視季節(jié)變化?!稓v書》里說“斗指東南,維為立夏”,意思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夏天就來了。古人還把立夏分成三候:一候螻蟈叫,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F(xiàn)在想想,這些自然現(xiàn)象可不就是夏天的信號嘛!

到了周朝,皇帝會帶著大臣們?nèi)ツ辖加酉奶欤┲t色的衣服,祭祀火神祝融。這儀式感,放到現(xiàn)在絕對是熱搜頭條。漢朝的時候,老百姓開始流行“嘗新”,也就是吃當季的新鮮食物,這習俗一直傳到今天。

立夏這一天,全國各地的玩法可多了。江浙一帶的孩子們會用彩線編蛋套,把煮好的雞蛋掛在脖子上,然后玩“斗蛋”游戲,誰的蛋殼不破誰就贏。湖南長沙的立夏羹,用糯米粉和鼠曲草做的,吃起來QQ彈彈,老一輩說吃了能“踩坑過河”,力氣大得很!

還有個特別有意思的習俗叫“稱人”。傳說三國時期,諸葛亮把阿斗托付給吳國的孫夫人,孫夫人怕阿斗被虧待,每年立夏都給他稱體重,還寫信向諸葛亮匯報。后來這個習俗就傳開了,老百姓用大秤稱體重,圖個健康吉利。

吃4樣
1. 立夏蛋:“立夏吃個蛋,石頭踩得爛”,雞蛋營養(yǎng)豐富,能補充夏天消耗的體力。茶葉蛋、鹽水蛋都行,記得趁熱吃,再撒點細鹽,香得很!
2. 立夏面:北方人愛吃面,立夏正是小麥成熟的時候,吃碗手搟面,寓意“長壽安康”。炸醬面、打鹵面,配上黃瓜絲、豆芽菜,清爽又開胃。

3. 烏米飯:南方人用烏飯樹葉煮糯米,煮出來的飯黑乎乎的,卻帶著一股清香。傳說吃了烏米飯,蚊蟲不叮咬,還能祛風敗毒。
4. 立夏茶:“不飲立夏茶,一夏苦難熬”,江西一帶的婦女會收集七家的茶葉,一起煮茶喝。綠茶、菊花茶都可以,清熱解暑,還能提神醒腦。

忌4樣
1. 忌貪涼:夏天熱,但別猛灌冰水、吃冰棍。脾胃最怕寒,吃太多涼的容易拉肚子。想解暑,喝碗綠豆湯、酸梅湯,比冷飲健康多了。
2. 忌油膩:夏天消化功能弱,紅燒肉、炸雞這些油膩的東西少吃點。多吃點涼拌黃瓜、清蒸魚,清淡又營養(yǎng)。
3. 忌久坐木頭:“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木頭容易受潮,坐在上面濕氣會進入身體,導致關節(jié)疼痛。想休息,找個干燥的地方坐。
4. 忌熬夜:夏天晝長夜短,但也別熬夜追劇、玩游戲。晚上11點前睡覺,中午再瞇個20分鐘,下午干活更有勁兒。

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立夏的習俗也在悄悄變化。年輕人用手機記錄體重,代替了傳統(tǒng)的大秤;用網(wǎng)紅奶茶代替了立夏茶。但不變的是對健康的追求和對生活的儀式感。
科學家也證實了老祖宗的智慧。比如立夏吃蛋,雞蛋里的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確實能增強免疫力;忌貪涼,是因為冷飲會刺激腸胃,引發(fā)消化不良。這些習俗,其實都是古人的生活經(jīng)驗總結(jié)。

立夏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氣,更是我們和祖先的對話。吃立夏蛋、稱體重,這些看似簡單的儀式,背后是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不管時代怎么變,這些老傳統(tǒng)都值得我們傳承下去。
今年立夏,不妨和家人一起煮碗立夏面,稱稱體重,聊聊老祖宗的故事。讓我們在傳統(tǒng)中感受夏天的氣息,過一個健康又有溫度的立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