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總是認為,使用核動力的艦艇更強大、更先進,更高大上,這其實是一個誤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核動力只不過是一個燒水的爐子,只適合一些特定要求的艦艇。從使用性來說,正常的海軍都不會喜歡核動力。

核動力技術已經面世了六十多年,迄今為止,只有巨大排水量的超級航母和大型的潛艇,才采用核動力。其他水面戰(zhàn)斗艦更多的是采用燃氣輪機和柴油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超級航母比較適合采用核動力。由于不需要攜帶動力燃料油,因此減輕了超級航母的燃料油補給的壓力。核動力超級出海時,只有需要攜帶一些航空燃油就可以了,這對于綜合補給需求極大的超級航母來說很有意義。

潛艇更是適合采用核動力。只有采用了核動力的潛艇,才能長時間地進行高速水下航行。而且常規(guī)動力潛艇需要消耗大量氧氣,使用通氣管航行會降低隱蔽性。如果不使用通氣管,那就只能用電機驅動,幾個小時就沒電了。潛艇不得不經常浮上來啟動柴油機,或給電池充電。即使?jié)撏Р捎昧薃IP動力,也是輔助性的動力,其水下航速極慢,跟一個成年人散步的速度差不多。因此,只有核動力的潛艇才是真正的潛艇,而常規(guī)動力潛艇只是一艘會潛水的船。

而其他的水面艦艇,例如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和導彈護衛(wèi)艦等水面戰(zhàn)斗艦。如果綜合考慮,那么采用常規(guī)動力更加理想,因為常規(guī)動力的造價相比于核動力要低很多很多,而且常規(guī)動力的效率更高,設計和架構更簡單,維護也方便,很適合大批量建造。

尤其是當今最現(xiàn)代化的艦用燃氣輪機,以及燃-燃動力系統(tǒng),其熱效率極高,勤務性能友好,如果再具備綜合電推的動力系統(tǒng),就更美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近六十年來美國和蘇聯(lián)海軍的經驗看,幾千噸的逐護艦或上萬噸的巡洋艦如果使用核動力裝置,已經被海軍實踐證明是一種錢多人傻的很笨很笨的低效率選擇。

因為,核動力系統(tǒng)的設計、制造、運行、保養(yǎng)、拆解、回收等全壽命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非常的麻煩,需要天文數字的資金投入,以及極大量的人員和技術安排。

美國在1970年代初建造的“加利福尼亞”級核動力巡洋艦,排水量10500噸,其核反應堆的造價高達5億美元,這差不多相當于后來建造的阿里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的燃氣輪機動力系統(tǒng)造價的25倍。于是美國海軍造了2艘就拋棄了。

如果,使用核動力系統(tǒng)的水面戰(zhàn)斗艦真的想很多朋友想象的那么香,那么現(xiàn)在美國海軍一定是一支全核動力的水面艦隊。然而事實是,美國海軍在80年代就將核動力踢出了水面戰(zhàn)斗艦領域,只保留超級航母的核動力。

俄羅斯則是另外一條道路。俄羅斯最新設計的排水量超過15000噸的23560“領袖”級大型導彈驅逐艦,采用了一套核動力系統(tǒng),直接使用了俄羅斯22220型核動力破冰船的核反應堆,型號為RITM-200型的核動力裝置。

因此,23560“領袖”級大型導彈驅逐艦被很多中國網友驚為天人,羨慕不已。

但實際上,俄羅斯的新一代大型驅逐艦使用核動力,并不代表俄羅斯的艦用核反應堆有多么強大先進,也不說明俄羅斯的核動力系統(tǒng)有多少優(yōu)越性,更不是說明這款新型驅逐艦有多么的高大上。真實的原因其實是俄羅斯自己搞不定大型艦用燃氣輪機的緣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于核動力需要不停的小修和保養(yǎng),而且換料大修的時間很漫長,因此核動力艦艇的總體在航率并不高。即使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那種海上霸王龍,也是因為核動力的緣故,造成該艦的在航率極低,質量極差。

從蘇聯(lián)解體以來,俄羅斯自己一直沒有特別合適和運行可靠的大功率艦用燃氣輪機。俄國人是無奈之下才為大型驅逐艦選擇了核動力。

而且,使用核動力的新一代23560“領袖”級大型導彈驅逐艦也一直停留在紙面上。俄羅斯海軍至今沒有正式訂購,一是太窮,沒有錢。二是實在是不滿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綜上,除了超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其余的驅逐艦或護衛(wèi)艦等水面戰(zhàn)斗艦,還是老老實實地發(fā)展常規(guī)動力系統(tǒng)吧。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幾十年,高效燃氣輪機和綜合電推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