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兒童讀的書太少
教育家陶行知說:“中國從前有一個很不好的觀念,就是看不起小孩子。把小孩子看成小大人,以為大人能做的事小孩也能做,所以五六歲的小孩,就要他讀《大學(xué)》《中庸》。換句話說,就是小孩子沒有地位。我們主張生活即教育,要是兒童的生活才是兒童的教育,要從成人的殘酷里把兒童解放出來。” 顧頡剛八歲時跟一位老先生讀《詩經(jīng)》,他讀得很吃力,老師又不斷逼迫,造成了他的口吃,留下終生遺憾。 也許,有人會說市面上童書不少呀。 很多童書,也是粗制濫造,不過是縮幼版的成人書,為了講大道理而胡亂編個故事而已。不是站在兒童的視角看世界,而是一味地灌輸成人社會的禮儀和人情世故以及規(guī)則道理。
教育家陶行知說:“中國從前有一個很不好的觀念,就是看不起小孩子。把小孩子看成小大人,以為大人能做的事小孩也能做,所以五六歲的小孩,就要他讀《大學(xué)》《中庸》。換句話說,就是小孩子沒有地位。我們主張生活即教育,要是兒童的生活才是兒童的教育,要從成人的殘酷里把兒童解放出來。” 顧頡剛八歲時跟一位老先生讀《詩經(jīng)》,他讀得很吃力,老師又不斷逼迫,造成了他的口吃,留下終生遺憾。 也許,有人會說市面上童書不少呀。 很多童書,也是粗制濫造,不過是縮幼版的成人書,為了講大道理而胡亂編個故事而已。不是站在兒童的視角看世界,而是一味地灌輸成人社會的禮儀和人情世故以及規(guī)則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