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我寫過此類的話題,有一位70歲的老人留言說,我沒你說的那些準(zhǔn)備,我就準(zhǔn)備了一堆干柴火,把我逗樂了。
其實,我知道這是氣話,75歲的老人,就算能活到90歲,也就10幾年的時間,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做一些準(zhǔn)備還是必要的,我們不打無準(zhǔn)備之戰(zhàn)。
75歲以上的老人,需要提前做好以下9個準(zhǔn)備,有備無患總比臨時抱佛腳好:
1、做好活到90歲的準(zhǔn)備,保養(yǎng)好自己。75歲以上的老人,只要能動彈就要活動活動,讓身體健康,為活到90歲做準(zhǔn)備。不要摔倒,老人一旦摔倒,就等于丟了一半的命。

老人只要生活能夠自己,能走動,活得就有質(zhì)量,就不需要請保姆和麻煩子女,活得有底氣。
如果70多歲就不能動了,那么余生就會痛苦不堪,活得沒有質(zhì)量,自己也遭罪。如果你75歲以上,能走能動,能吃能喝你就厲害了,活得有質(zhì)量,有尊嚴(yán)。
2、趁自己清醒,沒糊涂,要把自己名下的銀行卡全部注銷了,只留一張社??òl(fā)退休金的即可。銀行卡一大堆,沒什么大用,該注銷就注銷。

3、把手里的紀(jì)念幣、郵票、古玩字畫等,能出售的出售,能送人的送人,留著也沒什么大用了,后人不一定喜歡。
4、把名下的多余住房賣掉,留一套自己住的,但是把房票改成子女的名字,記得保留居住權(quán),這樣子女想賣掉也賣不掉了,可以安心居住。

5、沒必要一年一體檢了,75歲以上,誰的身體會有毛病,越是體檢查出的毛病越多,越焦慮,擔(dān)憂,給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不如放棄體檢,只要自己能吃能喝睡眠還不錯,不便秘,身體就沒有大礙,做一個沒心沒肺的老人,活得輕松自在沒煩惱。

要知道,很多老人就是頻繁體檢查出一身病,因為整天害怕,吃不好,睡不好,容易出問題。
6、必須斷舍離。老年人都過過苦日子,什么東西都舍不得扔,75歲以上,必須斷舍離,把家里不用的東西都全部清理干凈,該扔的扔,該賣的賣,該送人的送人,留幾套自己特別喜歡的行頭就可以了。

別等你走了,讓子女來清理,給子女造成麻煩和負擔(dān)。據(jù)說,有的老人去世后,子女從房間里理出的東西拉了好幾大車,真是不清理不知道,一清理嚇一跳??!
7、別舍不得吃喝了,想吃馬上就買,再不享受就來不及了。75歲以上的老人,都是50后,40后,年輕的時候窮,現(xiàn)在有條件了,該吃就吃,不要委屈了自己。
遇到喜歡吃的排骨、鮑魚趕緊買,別嫌貴,因為老人的明天不是更美好,而是更糟糕,一天不如一天,今天能啃排骨,說不定明天牙就不好了,啃不了了。

8、對子女慷慨一點,逢年過節(jié)給他們發(fā)紅包,讓他們高興一下,畢竟存款花不了,現(xiàn)在給,比將來給好,也能增添感情,讓家庭更和睦溫馨。
9、向子女交代一些事情也是很有必要的,譬如,自己的身后事,不要忌諱死亡,畢竟70多歲了,提前交代讓子女心里有數(shù)。如果你不說,一旦暈倒需要搶救,或者開顱,子女肯定會不惜代價地救你,沒質(zhì)量地活著,不如早點解脫。

我大舅70歲以后身體不好,就跟兒子交代后事,我如果得癌不治療。我死后,不買墓地,不買骨灰盒,直接把骨灰撒大地里,和泥土融為一體,不留一絲痕跡,就像我沒來過這個世界一樣。
大舅79歲的時候突然暈倒了,醫(yī)生說需要手術(shù),大表哥經(jīng)過再三考慮還是放棄了。大舅走得很安詳,大表哥把他火化之后,用紙盒箱裝骨灰,撒在大地上。
我大舅媽去世后,也沒買墓地,骨灰也撒大地了。其實,這也不錯,不給后人增加負擔(dān)。
總之,75歲以上的老人,需要提前做好以上9個準(zhǔn)備,早看到早受益,早做打算,未雨綢繆總比臨時抱佛腳好。
你覺得75歲做這些準(zhǔn)備早不早?歡迎評論交流,謝謝你!
舉報
評論7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