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福州這片神奇的土地
不僅盛產(chǎn)魚丸、肉燕和佛跳墻
還貢獻了一批彪炳史冊的教育家
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
這些響當當?shù)拿?/p>
校長名單里翻一翻
嘿,居然有這么多福州老鄉(xiāng)!
要是中國名校圈有個“校長群”
那福州人絕對是“扛把子”!

林啟
1897年5月21日
也就是清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來自福州的林啟
站在杭州蒲場巷的一處新設校區(qū)
宣布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開學
這位58歲的杭州知府
當時的身份是求是書院的總辦
后來習慣稱之為校長

求是書院,是浙江大學的前身。圖源學習強國平臺、新華網(wǎng)
林啟,1839年出生于福州,1876年中進士,曾擔任編修、陜西學政,后又任浙江監(jiān)察御史。林啟上書“請罷頤和園之役,以疏民困”,得罪了慈禧太后,被外放到浙江任衢州知府。他發(fā)展農(nóng)業(yè),種桑養(yǎng)蠶,平反冤獄,懲辦劣紳,整頓書院,創(chuàng)立義塾,百姓受惠。接著調(diào)任杭州知府,任內(nèi)革除陋規(guī),移風易俗,“守杭三年,政平人和”,“治杭得其政,養(yǎng)士得其教,為匹夫匹婦存其利”。

林啟雕像。
張亨嘉
1898年7月3日,京師大學堂開辦
這所中國近代第一所
由清廷直接創(chuàng)辦的綜合性大學
直到1903年,才有了專職校長
那時稱為總監(jiān)督
首任總監(jiān)督名叫張亨嘉,是福州人

張亨嘉
張亨嘉,1847年出生于福州,1883年中進士,當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督湖南學政、浙江學政,任廣西鄉(xiāng)試正考官、翰林院侍講、大理寺少卿、玉牒館副總裁、經(jīng)筵講官。

▲圖源北京大學微信
嚴復
說起來神奇
京師大學堂最后一任總監(jiān)督
也是福州人,名叫嚴復
更神奇的是,1912年5月3日
京師大學堂浴火重生
成為北京大學首任校長的還是嚴復
而此前的1906年
嚴復就任
復旦公學(復旦大學)監(jiān)督(校長)

嚴復
北大“朋友圈”的核心人物嚴復,可以算是福州這個名?!?a class="keyword-search" >校長群”的群主了。他1854年出生于福州,14歲就以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被船政大臣沈葆楨錄取,先后畢業(yè)于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他在近代以來的中國教育界是了不起的存在,任過船政學堂、北洋水師學堂駕駛學堂教習,在中國最早的俄語學校俄文館、北洋水師學堂駕駛學堂、京師大學堂譯局任總辦。他還在天津《直報》發(fā)表《論世變之亟》《原強》《救亡決論》等文,翻譯了《天演論》等,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北京大學舊址。嚴復翰墨館供圖
風云際會,地靈人杰
福州人和我國名校的緣分
還遠不止于此
陳岱孫
1929年,清華大學法學院成立,首任院長是福州人陳岱孫。他1918年考入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校,1927年任清華學校大學部經(jīng)濟系教授、系主任。他說:“我這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教書?!?/p>
青年時代的陳岱孫(來源:北京大學)
郭化若
1945年,被譽為“人民炮兵的搖籃”的延安炮兵學校成立,福州人郭化若是首任校長。后來,他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郭化若(來源:福建紀檢監(jiān)察)
沈元
1951年,清華大學成立航空工程學院,福州人沈元被任命為院長;1952年院系調(diào)整后,他任北京航空學院副院長、院長、名譽院長;1980年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沈元(來源:航空工業(yè)檔案館)
鄧萃英
鄧萃英,1885年出生于福州,日本東京高等師范學校畢業(yè),后留學美國,入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研究院深造。他是同盟會會員,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參事、次長(代理部務),民國政府河南省教育廳廳長。當過北京高等師范學校(今北京師范大學)、河南省立中山大學(今河南大學)、廈門大學校長。

鄧萃英(來源:廈大檔案館)
嚴愷
1912年出生在福州的嚴愷,是嚴復的侄子,其父嚴文炳曾在京師大學堂任數(shù)學教授。嚴愷是河海大學創(chuàng)始人、校長、名譽校長,是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墨西哥科學院三院院士。1996年獲首屆中國工程科技獎,1997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1年獲中國水利功勛獎。

1988年,嚴愷在黃河壺口考察(來源:河南大學)
陳寶琛
跟林啟創(chuàng)辦求是書院的經(jīng)歷相類似
陳寶琛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全閩大學堂
也是一腔熱血,全力以赴
陳寶琛,1848年出生于福州,1868年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翰林侍讀、江西學政、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中法戰(zhàn)爭后,陳寶琛因“薦人失察”,被連降九級,閑居福州四分之一世紀之久。在此期間,他銳意興學育才,成為興辦福建新式學校的開拓者。

陳寶?。▉碓矗焊=o檢監(jiān)察)
1896年,陳寶琛與陳璧、孫葆瑨、力鈞、林紓等人,將位于福州臺江蒼霞洲的林紓舊居“蒼霞精舍”改造成學校。之后,“蒼霞精舍”改名為“蒼霞中學堂”,還專門開設日文班。1897年,增設了福州東文學堂,陳寶琛親任監(jiān)督。1903年,福州東文學堂擴充為官立全閩師范學堂,是全國最早創(chuàng)辦的師范學校之一。1906年,全閩師范學堂更名為福建師范學堂,陳寶琛任監(jiān)督。1907年福建師范學堂更名為福建優(yōu)級師范學堂,陳寶琛成為首任監(jiān)督,創(chuàng)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與行政管理制度。后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福建協(xié)和大學、福建省立師范??茖W校等幾經(jīng)調(diào)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師范學院,1972年易名為福建師范大學,并沿用至今。

在教育領域,陳寶琛首倡福建女子教育,幫助其妻王眉壽創(chuàng)辦福建女子職業(yè)學堂,招收女生學習。這所學校后改稱福建女子師范學校,作家冰心曾就讀于此。
王眉壽弟弟王仁堪的孫女王世靜,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擔任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的第一任華人院長,這所學院也是福建師范大學的前身校之一。

私立華南女子學院師生合影(來源:福建檔案)
林長民
在福建師范大學前身的眾多學校中,福建大學的校長是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福建大學前身是1911年3月在烏山北麓創(chuàng)辦的福建私立法政學堂,創(chuàng)辦者林長民親任監(jiān)督,這是全國最早成立的私立法政專門學校之一。1925年8月,私立福建法專改組為福建大學,林長民也任過校長。

劉崇杰
1907年,福建官立法政學堂在鰲峰書院舊址創(chuàng)辦,監(jiān)督(校長)是來自福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即“電光劉”家族的劉崇杰。劉崇杰1906年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jīng)濟科,曾任教育部福建學務視察員。福建官立法政學堂后并入福建私立法政學堂。
“吁嗟乎!南方之強!吁嗟乎!
南方之強!自強!自強!……”
這是廈門大學的校歌
詞作者是福州人鄭貞文
廈門大學由私立改為國立的
首任校長是薩本棟
那是1937年7月的事
鄭貞文的廈大校長只是代理
而福州老鄉(xiāng)薩本棟則是被正式任命的
薩本棟
薩本棟是物理學家、電機工程專家、教育家,1921年畢業(yè)于清華學校,1937年3月從美國講學歸來,回清華大學任教。同年7月1日,廈門大學由私立改為國立;29日,薩本棟被任命執(zhí)掌廈門大學。薩本棟在抗戰(zhàn)艱難時期,憑借堅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智慧,帶領廈門大學克服重重困難,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顯著成就,使廈門大學在艱難環(huán)境中依然保持著高水平的教學質(zhì)量,獲得“南方之強”的美譽。1946年,廈門大學專門設立了“本棟獎學金”。

田昭武
廈門大學還有一位來自福州的校長是田昭武。他1927年出生,物理化學家,中國電化學學科帶頭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廈門大學校長。田昭武1949年從廈門大學化學系畢業(yè),1978年擔任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至1989年擔任廈門大學校長,1984年獲得英國威爾士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90年擔任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后為名譽主任,1996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田昭武在電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斐然,推動了廈門大學在科研創(chuàng)新方面的發(fā)展,為學校贏得了廣泛的學術聲譽。

陳傳鴻
陳傳鴻也擔任過廈門大學校長。他1939年出生于福州,1958年考入廈門大學物理系。陳傳鴻1962年8月畢業(yè)后留校任教,歷任助教、物理學系主任、校務委員會委員等職,1995年5月任校黨委副書記,1997年7月任校黨委書記,1999年4月任廈門大學校長,兼任研究生院院長。

陳傳鴻(來源:廈大物理)
北大的“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
浙大的“求是”
廈大的“自強不息,止于至善”……
凝聚著名校上下的精神
也離不開福州校長們的心血
所以下次看到
北大、廈大、浙大的學子們“互懟”
福州人可以淡定地說句:
“莫吵莫吵,你們老校長
都是咱們厝里人(自己人)!”
點擊下圖,了解更多
文字 林山
新媒體編輯 鄭錦鑾
監(jiān)制 管慧 王臻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fā)分享更多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