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3084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本文章節(jié):

01、很多被診斷雙相的孩子,找了頂級醫(yī)院也治不好

02、孩子生病,是“優(yōu)秀”父母自我反省的契機!

03、父母學會營造家庭溫暖,孩子是最大獲益者

04、孩子真正康復之后,反而塑造出了高逆商!

人工智能(AI)打開了一扇新大門,迎來一片充滿無限可能的嶄新世界!

當然,時代巨變帶來的不只是驚喜,還有不少挑戰(zhàn)。

但挑戰(zhàn)背后藏著無數機遇,只要你敢擁抱變化,未來也能閃閃發(fā)光!

現在很多孩子被診斷為雙相障礙,這確實是個不幸的事實。

但在AI時代,這同樣也可以“壞事變好事”,甚至讓這段經歷變成孩子人生中的一大財富!

為啥這么說?

下面結合精準精神心理學的高效知識,分析分析這背后的“彩蛋”!

01、很多被診斷雙相的孩子,找了頂級醫(yī)院也治不好

孩子被診斷為雙相障礙,這對父母來說簡直像一道晴天霹靂!

尤其聽到這是“重性精神疾病”的時候,父母感覺天都塌了,心里拔涼拔涼的。

更扎心的是,有些大醫(yī)院會把雙相障礙患者上報管理系統,大數據一聯網,全國的政府機構都能查到。

在很多父母眼里,公務員、教師這些“鐵飯碗”是最理想的工作,結果孩子的信息一上報,這些崗位基本就和孩子“say goodbye”了。

雙相障礙簡直是“夢想粉碎機”!

還有,今年1月20日《婚姻登記條例》正式實施,里面明確規(guī)定:

如果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結婚前必須如實告知對方;

要是瞞著不說,對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甚至還能索賠。

而雙相障礙就屬于“重性精神疾病”!

患者將來談對象了,要是瞞著不說,婚姻就可能被撤銷。要是老實交代,好不容易處的對象可能就被嚇跑了,直接被拉黑。

這對孩子是個極大的心理打擊!雙相患者的壓力又多了一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圖為AI生成

所以,父母真的天天都盼著孩子能好起來,砸鍋賣鐵都要帶著孩子去北京、上海找大醫(yī)院、大專家。

可是,就算帶孩子去“北大六院”這種國內頂級的精神科醫(yī)院,治療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國內外主流精神科醫(yī)生根本找不到雙相障礙的真正病因,只能對癥治療,具體方法主要是“三板斧”:吃藥、物理治療、保護性約束。

雖然這些方法能快速控制癥狀,但“治標不治本”。孩子的癥狀總是反反復復,“循環(huán)播放”,久治不愈!

孩子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根本耗不起時間。只要拖個3、5年,孩子很有可能就回不去學校了。

要是脫離了正常成長軌道,人生進度條卡住了,孩子的一生都會受到影響!

父母們真是頭發(fā)都愁白了,孩子生病之后,父母操碎了心,整宿整宿地睡不著,也快成半個病人了。

02、孩子生病,是“優(yōu)秀”父母自我反省的契機!

我非常理解這些父母的心情,但父母要有意識地降低自己的焦慮,否則越焦慮、越恐懼,就越容易“病急亂投醫(yī)”,孩子的康復更遙遙無期。

其實,從積極的角度看,孩子被診斷為雙相障礙未必完全是壞事。這是促使父母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的“契機”。

很多父母以前拼命“雞娃”,張口閉口都是學習成績,結果孩子壓力過載了,直接沒法上學了。

父母真是做夢都沒想到,那么努力培養(yǎng)孩子,竟然把孩子整患病休學了!

這一記“回旋鏢”扎在父母身上,疼得他們直抽氣。

不過,吃一塹長一智,痛過之后,很多父母們就開始自我反省了。

他們會琢磨,孩子明明很聰明,家里也沒有人得過這個病,現在很多專家也說不能把孩子逼得太緊了;

難道,真的是我以前在家庭教育上做錯啦?

當然,有些父母“開竅”得慢一些。

尤其是那些事業(yè)有成的父母,他們的字典里就沒有“我錯了”這3個字,“我這么優(yōu)秀,怎么可能是我錯?”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有問題,簡直比登天還難!

所以,在孩子患病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些父母還是覺得,這不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是孩子倒霉,攤上了這個??;甚至覺得是孩子脆弱,一點點挫折就受不了。

他們想了很多辦法,用了很多資源,不停地給孩子找更好的醫(yī)院、更好的大夫,以為孩子沒治好,肯定是沒找到足夠頂尖的大夫。

說實在的,這些父母雖然自身很優(yōu)秀,但也因為這樣,他們走的彎路也多了很多。

他們能找的大夫都找了,孩子的病還是老樣子,甚至更嚴重了。不僅如此,很多大夫還反過來說這些父母的目標不切實際,說這個病就是要終生服藥的。

被現實狠狠打臉之后,這些父母才慌神了,意識到主流精神科這條“傳統老路”可能行不通了,得另辟蹊徑!

他們不斷查資料、找人打聽,慢慢才接觸到高效、科學的精準精神心理學知識,并意識到自己要開始自我反省。

這部分父母的“反射弧”長是長了點,但總算開始走上正路了。

只要父母有意識地改變和孩子的相處方式,放下父母的架子,尊重孩子的感受,不再一意孤行,這就是“壞事變好事”的開端。

03、父母學會營造家庭溫暖,孩子是最大獲益者

前不久,我們非常深入地科普了雙相障礙的真正病因:

不是基因遺傳,不是神經遞質濃度異常,而是孩子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記憶!

父母要掌握精神心理領域的“第一性原理”

說得再接地氣一些,雙相障礙的真正病因,是孩子從小到大的不良經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圖為AI生成

比如孩子總是被學校老師辱罵、被不公平對待;被別的孩子欺凌、嘲笑……

但這些都是“外在因素”,父母最需要重視的是“內在因素”——在家里,父母無意中對孩子造成了很多疊加性心理創(chuàng)傷!

以前,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基本都是憑感覺、憑經驗,“我小時候不也是這么過來的嗎”,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科學家庭教育。

有的父母還自以為是、狂妄自大,偏執(zhí)、自戀,甚至都快達到NPD(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程度了。

說句難聽的,孩子攤上這樣的父母,簡直是倒了大霉了,動不動就被打擊、被傷害。

用腳趾頭想想都能明白,這樣的孩子能不生病嗎?

現在,父母終于懂得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了,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認知維度,提升到了“知道自己不知道”了。

父母按下了“停止傷害”按鈕,孩子能生活在更溫暖有愛的家庭里,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要是父母學習得再深入一點,甚至能火眼金睛地看破精神科大夫的“錯誤”:

孩子大發(fā)脾氣、打人毀物,這不是真正典型的躁狂/輕躁狂發(fā)作,而是大量的心理創(chuàng)傷被激活后,出現了“激越狀態(tài)”。孩子根本不是什么雙相障礙。

有的孩子患病前遭遇過中等程度的心理創(chuàng)傷,比如精神暴力、肢體暴力、甚至是性侵,且無法逃脫。

他們更準確的診斷是復合性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C-PTSD),而不是什么雙相障礙。

如果父母帶孩子找到一個與時俱進的精神科大夫,說明情況,甚至能把診斷改過來,孩子再也不是“重性精神疾病”了。

04、孩子真正康復之后,反而塑造出了高逆商!

很多父母覺醒之后,開始跟孩子一起面對疾病,共同尋找康復的路線圖。

不過,這里得提醒父母一句:

現在是AI時代,父母和專家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已經大打折扣了,你們不要不知不覺又回到老路上,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

現在的孩子特別有主見,他們會帶著“批判性思維”看待世界,不再是父母、專家說啥就是啥。

父母在尋找康復路線圖時,必須聽聽孩子的意見,別自以為找了個“超厲害”的精神科專家,就急吼吼地帶孩子去看病。

孩子一開始可能還挺期待的,結果看了1、2個所謂的“超厲害”專家,都沒什么用。

有些專家的作風還特別老派,特別傲慢,孩子和家長只不過多問幾句,他們立刻拿身份壓人,“你是醫(yī)生還是我醫(yī)生?”

孩子心里真的特反感!

很快,當父母又說“我找了個很好的醫(yī)生”的時候,孩子直接不干了,“不去!愛去你們自己去!”

所以,父母要多跟孩子溝通協商,盡可能找孩子信任、認可的大夫,他們才更愿意就醫(yī)。

如果孩子最終真正恢復了心身健康,成功撤藥、復學了,這段患病的經歷就能慢慢變成他們的人生財富。

雙相障礙、休學在家、生無可戀……這么難的人生至暗時刻都走出來了,生活里遇到困難和挫折還算個啥?

他們在這段患病的經歷中,塑造出了“越挫越勇”的高逆商。

這種“大無畏”的精神,能幫助他們坦然、積極地面對未來的人生,真正實現了“壞事變好事”。

這種高逆商,能讓他們遇事更加沉著冷靜,更成熟、睿智;遭遇挫折時,能快速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完善,實現“螺旋式上升”。

更重要的是,高逆商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這樣的孩子,你根本不需要擔心他們會在AI時代中被淘汰。

他們甚至會對人性、人的心理活動有更獨到的理解,然后跟自己的專業(yè)、行業(yè)揉在起來,走出一條創(chuàng)新道路,在AI時代脫穎而出,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