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是一種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是最常見的癡呆類型。

伴隨老齡化不斷深化,我國已成為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現有患者近1000萬人,預計到2030年將達3000萬人。

目前已經明確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改變出現在認知功能下降的10~20年前,也就是說,當一個人30~40歲的時候,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改變可能在腦內就已經開始了。這一階段稱之為阿爾茨海默病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是無癥狀的,往往難以察覺。因此,從20多歲開始,大家就要開始有意識地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并時刻關注自己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

可怕的是,科學研究發(fā)現,一些所謂的好習慣,其實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元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過度清淡飲食

醫(yī)生常說這句話,但是清淡到底是指什么?很多人走向極端,將清淡飲食等同于長期吃素,甚至油和鹽都不敢吃。然而,長期純素食可能導致營養(yǎng)不良,特別是維生素B12的缺乏。維生素B12對維持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缺乏它會導致紅細胞變得脆弱,進而損害神經細胞,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因此,生活中應保持飲食多樣性,葷素搭配,確保攝入足夠的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和Omega-3脂肪酸等營養(yǎng)素。

02 太愛干凈

衛(wèi)生條件的改善無疑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但研究表明,長期生活在過于潔凈的環(huán)境中,可能導致免疫系統(tǒng)退化,進而誘發(fā)認知能力障礙。

英國劍橋大學的莫莉-福克斯博士及其同事對192個國家的相關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fā)現,衛(wèi)生條件和設施更好、城市化更高的國家,認知障礙癥發(fā)病率也更高。其中,衛(wèi)生設施好的國家,認知障礙癥發(fā)病率高出33%??赡芤驗槿梭w需要適當接觸微生物來刺激免疫系統(tǒng),保持其活性。

因此,不必過分追求無菌環(huán)境,適度的微生物接觸有助于維持免疫系統(tǒng)的健康

03 睡得太足

充足的睡眠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但過度睡眠卻可能適得其反。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藥學院和美國癌癥學會花了六年時間調查了100萬人,結果發(fā)現,成年人睡眠時間在6.5~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睡眠超過8小時的長睡眠者,中風的可能性增加到了146%。

美國弗雷明漢心臟研究人員發(fā)現,每天睡眠超過9個小時的老年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兩倍于平均水平。

不過假如你一直都必須每天睡9小時以上才舒服,那沒必要故意更改作息,若是為了賴床,或是突然莫名每天昏睡9小時以上,前者就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后者就得去醫(yī)院了,因為昏睡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癥狀。

出現這些信號要警惕

① 經常容易忘事,事后再也想不起來,或者反復問同一個問題,忘記別人已給的回答。

② 顧前忘后,忘記自己剛做的事情,做飯忘記放鹽,甚至忘掉已做好的飯菜。

③ 學習和記憶新知識的能力下降,連一些簡單的詞也會忘記,或者不會使用適當的語句表達。

④ 沒有時間概念和方向感,在住所附近的街道、門棟迷路。

⑤ 判斷力降低,或是輕易受騙上當。

⑥ 抽象思維能力喪失,忘掉自己設置的存折密碼、存款數額等。

⑦ 隨手亂放物品,或將廢品當作寶貝珍藏。

⑧ 脾氣和行為變化無常,短時間內,行為、情緒從平靜狀態(tài)變?yōu)闇I流滿面或者大發(fā)脾氣。

⑨ 性格發(fā)生劇烈的不合情理的變化,如疑神疑鬼、猜忌別人等。

⑩ 執(zhí)行能力降低,失去主動性,變得比原來懶惰,不愿參與任何活動,甚至是原來喜歡的活動,對人也不熱情。

收下這份健腦攻略

健康飲食

目前國外有3種膳食模式可以有效地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包括地中海飲食(MeDi)、得舒飲食(DASH)和健腦飲食(MIND飲食)。盡管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不能完全依從上述膳食模式,但我們可以借鑒這些模式多吃有益食物,少吃不利于健康的食物。例如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綠葉蔬菜和漿果;多吃豆類、全谷物和堅果;肉類的話建議優(yōu)先選擇禽肉和水產品;同時,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如動物內臟、肥肉、糕點、糖果、油炸食品、快餐等。

當然,我們也有在中國人群中的研究。總體來說,以較多的蔬菜、水果、大豆、堅果、水產品為特征的膳食模式能降低我國中老年人的認知障礙風險。研究顯示,以豐富的蔬菜、水果、大豆及制品為特征的“蔬菜-水果”膳食模式與65歲以上女性認知障礙風險降低有關。還有學者發(fā)現,以較多的蔬菜、水果、堅果、豆類等為特征的膳食模式能降低中國60~88歲老年人群輕度認知障礙的患病風險。一項基于“中國健康與營養(yǎng)調查”1997-2018調查數據的隊列研究發(fā)現,一種以較多的豆制品、蔬菜、水果、堅果、豬肉、水產類和植物油攝入為特征的膳食模式可能降低我國55歲及以上老年人認知障礙的風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定期運動

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大腦供氧量,從而降低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或騎自行車,已被證明對大腦健康有益。也有研究表明,每周進行3~6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顯著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堅持用腦

經常進行思考、學習、讀書、下棋等活動,可以有效刺激大腦神經細胞,預防神經退化。保持大腦的活躍度,是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良好作息

保證適度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良好的作息習慣有助于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和免疫功能,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病至關重要。

保持社交活動

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系,積極參加社區(qū)活動,有助于保持大腦的活躍度。社交活動不僅能豐富生活,還能提供情感支持,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健康

學會應對壓力,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心理健康與大腦健康密切相關,不良情緒可能加速大腦老化。通過冥想、瑜伽等方式緩解壓力,保持心情愉悅。

積極治療慢性病

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風險因素。因此,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遵循醫(yī)生的建議進行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這些疾病,進而降低癡呆風險。

管理聽力與視力健康

聽力和視力受損可能增加社會隔離和認知負擔,進而增加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定期檢查聽力和視力,并采取適當措施進行干預,如佩戴助聽器或眼鏡,對于維護大腦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資料來源:首都醫(y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yī)院、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4》、科普中國、貓大夫醫(yī)學科普、新浪新聞、中國醫(yī)學論壇報

(大眾新聞記者 周欣怡 實習生 高雪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