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大自然不僅為我們鋪展出如詩如畫的綺麗景色,還給我們帶來豐厚的“福利”。在這諸多“福利”里,最令人心生向往、垂涎欲滴的,當屬那些隱匿于山野間的“野味”。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野草,實則是春天餐桌上令人贊不絕口的美味佳肴。它們隨處可得,烹飪方法簡單,卻能帶來令人驚艷的鮮美滋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蔡冬玉正在山里挖“鴨腳菜”。

25日清晨,記者來到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鎮(zhèn)城關村委白竹山屯。蔡冬玉正在山林間采摘野菜。她一邊挖掘,一邊向記者介紹這些野菜:“這是鴨腳菜,那是魚腥草,還有白花菜……”蔡冬玉說:“每年的三月到五月中旬是挖野菜的最佳時節(jié)。這時候的野菜最為鮮嫩,種類也格外豐富。除了鴨腳菜、魚腥草,還有春筍、椿芽、紫背菜等,山上的藤茶也正值采摘佳期?!?/p>

9時許,蔡冬玉準備下山回家收拾下野菜,然后去縣城售賣。她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去縣城賣菜回來都比較晚,她都會在家里吃個“早午飯”再出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蔡冬玉正在案板上切筍子,做早午飯。

回到家中,蔡冬玉走進廚房,準備為自己烹制一道簡單的早午飯。她從剛采摘回來的野菜中,精心挑選出新鮮的小筍,與自家腌制的臘肉搭配,做了一道筍子炒臘肉。不一會兒,廚房里便彌漫著誘人的香氣。蔡冬玉每年都會在這個季節(jié)采摘野菜,除了滿足自家的餐桌需求,還會帶到縣城售賣,讓更多人能品嘗到春天的獨特美味。她說:“這些野菜都是純天然的,味道鮮美,吃著讓人格外放心?!?/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蔡冬玉把野菜裝在摩托車上,準備去縣城賣。

飯后,她開始整理這幾天收集的野菜,她仔細地將野菜分類捆扎,又帶上電子秤等工具,準備前往縣城銷售。每隔兩三天,蔡冬玉就會去縣城賣一次野菜。每次去縣城,都有許多來自市區(qū)的顧客爭相購買這些野菜,尤其是椿芽最受歡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市民在蔡冬玉的攤位前咨詢。

這些野菜,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味蕾上的極致享受,更是一種對健康生活的執(zhí)著追求。這些來自大自然的慷慨饋贈,無疑已成為當下餐桌上的新寵。它們憑借獨特的口感與風味,讓人們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也能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與恩澤。

不過野菜雖鮮,卻也暗藏風險。桂林市婦幼保健院消化內科主任湯錦萍告訴記者,建議市民食用這些野菜前要進行焯水處理,這樣既可以去除其中的有害成分,還能保留野菜的營養(yǎng)成分,使其更加安全可口。此外,還應該注意野菜的食用量。雖然野菜營養(yǎng)豐富,但部分品種可能含天然毒素,過量食用也可能帶來健康風險。

來源|桂林晚報(記者滕嘉 通訊員韋吉陽)

桂林市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