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漢蹲在田埂上,手指搓著半黃的麥穗直嘆氣。今兒個立夏碰上限甲日,村里的老輩人一早就在村口嘀咕。

“立夏逢換甲,有雨也別下”,這老話像塊石頭壓在大伙兒心里。
天剛蒙蒙亮,東邊云層就泛著青灰色,透著股雨意。
咱都知道,立夏是莊稼拔節(jié)的節(jié)骨眼,小麥正忙著揚花授粉呢??善s上甲戌日,按干支歷法說,這可是個“換甲”的關(guān)鍵日子。
老輩人常說“久雨久晴看換甲”,換甲日的天氣,能兆十天的光景。

要是今兒個下雨,怕不是要連著陰十來天,麥穗可經(jīng)不起這么泡。你瞅那麥田,穗頭剛泛黃,麥粒還沒灌飽漿,全靠這幾天曬太陽。
南邊地里的油菜也等著收呢,菜籽莢見不得雨水,一淋就炸莢掉粒。
“立夏十日三樣黃”,枇杷杏子剛掛色,麥田正盼著曬灌漿??蛇@老天爺?shù)哪樕f變就變,云層越壓越低,風(fēng)里帶著潮氣。張大爺吧嗒著旱煙袋,盯著天嘟囔:“早年頭換甲雨是盼著解旱,如今咋成了愁事?
”可不是嘛,現(xiàn)在正是搶收搶種的時候,連陰雨比旱魃還讓人慌。年輕點的莊稼把式不懂這些老講究,還笑老人迷信,可田里的活計不騙人。去年收麥時遇連陰,麥粒在穗上發(fā)了芽,晾了半個月才勉強入倉。

這會兒村頭的大喇叭響了,說氣象站預(yù)報午后有中雨,大伙心里一沉。
王老漢站起身,拍了拍褲腿上的土,朝著地頭的水泵走去。
他心里清楚,真要連陰雨來了,排水防澇比啥都緊要。
可老一輩傳下來的農(nóng)諺,說的是“有雨也別下”,圖的是個順當(dāng)。現(xiàn)在的天兒,跟過去不一樣了,可莊稼人的指望,沒變過。

你說這老祖宗的話,到底是經(jīng)驗還是巧合?
咋就掐得這么準(zhǔn)?
麥田里的麥花還在揚,細(xì)細(xì)的花粉落在葉面上,經(jīng)不起雨點打。
要是真落了雨,花粉被沖掉,麥穗結(jié)粒少,秋后的囤子可就癟了。

村里的氣象員小李蹲在觀測站,盯著濕度計直皺眉,數(shù)據(jù)跟老說法對上了。這事兒怪就怪在,節(jié)氣和干支的輪回,總在關(guān)鍵時候給人出難題。咱農(nóng)民靠天吃飯,不怕出力,就怕老天爺不按常理出牌。
“立夏遇甲雨,收成全看天”,這話雖糙,卻是實在話。
這會兒雨點開始砸下來了,王老漢望著自家麥田,輕輕嘆了口氣。
雨絲里混著泥土味,本該是好聞的,可這會兒卻讓人心里發(fā)緊。到底是老輩人的老話靈驗,還是今年的氣候格外反常?沒人說得清。
但有一點大伙都明白,莊稼的收成,從來都系在這陰晴雨雪上。這場立夏的甲日雨,下在了地里,也下在了每個莊稼人的心里。往后的十來天,是澇是晴,才是真正考驗收成的時候。
咱就盼著,老輩人的擔(dān)憂是多余的,盼著這場雨下得適可而止。畢竟,麥囤要滿,糧倉要實,才是咱農(nóng)民最大的念想。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