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幾年里,略顯固化的汽車高算力芯片領域正密布著戰(zhàn)云。
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井噴,與此同時發(fā)生的是,中國用戶對于智能化的要求日益提高,從早期的智能座艙再到后續(xù)的智能駕駛,用戶的關注點也開始從發(fā)動機變速箱,轉向了芯片和軟件。
在這場變革之中,高通和英偉達成為了勝利者。高通的座艙芯片和英偉達的智駕芯片已然成為“高級”和“智能”的代名詞,在當前英偉達的Orin-X智駕芯片和高通8295P座艙芯片已然是各大車企的旗艦級芯片配置。

蓋世汽車的數據顯示,2025年1~2月,英偉達Orin-X的裝機量超過31萬片,市場份額達到45.4%,遙遙領先于地平線、Mobileye等友商;智能座艙方面,高通的市占率超過77%。
不過,隨著車市價格戰(zhàn)以及全民智能駕駛輔助的普及,市場、技術變革下,高算力芯片迎來了格局重塑的契機。
近期的上海車展上,車聯(lián)天下聯(lián)合卓馭科技、高通和北汽集團,四方統(tǒng)統(tǒng)打造艙駕融合域控項目,并將于2025年第四季度量產。車聯(lián)天下稱,艙駕融合域控項目合作芯片采用高通QAM8775P,智駕伙伴為卓馭科技,符合跨域融合、中央計算等未來EE架構發(fā)展趨勢系統(tǒng)。

車聯(lián)天下創(chuàng)始人楊泓澤表示,車聯(lián)天下的艙駕一體項目,符合跨域融合/中央計算等未來EE架構發(fā)展趨勢,且系統(tǒng)方案極具性價比,可以滿足20萬元及以下車型性價要求,市場規(guī)模前景巨大。
高通對于智駕的染指并不僅限于車聯(lián)天下的合作,此前,元戎啟行與高通官宣技術合作,將基于高通驍龍8650芯片(SA8650平臺),該平臺將支持元戎啟行推出激光雷達與純視覺雙技術路線,覆蓋城區(qū)NOA、高速NOA及自動泊車等全場景功能,適配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型。此外,零跑近期推出的B10、B01車型也采用了高通的智駕算力解決方案。
除了高通外,地平線今年發(fā)布的征程6系列芯片也獲得了多家車企的定點。
而在今年1月,英偉達正式推出了新一代高算力芯片Thor,但蔚來、小鵬兩家大量使用英偉達Orin芯片的“老客戶”并未出現在英偉達最新的合作名單之中。盡管仍有不少車企在選擇英偉達,但其牢不可破的壟斷地位,正面臨著一波波后來者的沖擊。

成本和價格,被認為是車企和供應鏈企業(yè)變革的一大原因。此前單片英偉達Orin-X芯片的價格接近萬元,蔚來董事長、CEO李斌直言采購了不少英偉達芯片也花了不少錢,自研芯片能夠省不少錢。
而今年開始,價格戰(zhàn)延續(xù)以及全民智能駕駛輔助的風潮,使得車企對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成本更為敏感。售價相對更加低廉的地平線、高通解決方案成為車企應對成本變化的新選擇。
其次,在技術的進步之下,艙駕域控開始進一步融合。雖然艙駕融合很早就被提出,不少車企也宣稱實現了艙駕融合,但更多企業(yè)的做法是將兩顆或多顆芯片放在一個域控制器里,以此實現硬件的“融合”,抑或實現座艙與泊車等基礎的輔助駕駛功能的融合,并未完全打通智能駕駛域和座艙域之間的“壁壘”。

以車聯(lián)天下近期發(fā)布的艙駕融合域控項目為例,通過一顆高通SoC,可支持跨層記憶泊車、高速領航、城區(qū)領航等組合輔助駕駛功能,支持雙聯(lián)屏+HUD多屏顯示、7.1.4 音效、3D 可視化、語音控制、主流音視頻座艙應用的高階座艙功能。
“這一方案有助于下一代智能車的整體架構迭代,還能為創(chuàng)新的應用場景和智能功能提供全新可能,有望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汽車智能體驗?!弊狂S科技代表齊貴寶說道。
艙駕融合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能夠提升整車智能化的性能,同時相對分立的輔助駕駛和座艙方案,艙駕融合方案可以實現整車約30%降本。

而英偉達艙駕一體的計劃更多押注在了最新的Thor系列芯片之上,但滿血版、算力達到2000Tops的Thor卻頻頻被傳量產延期。小鵬汽車P系列和G系列產品的負責人就在社交平臺上吐槽過:“英偉達Thor還在延期呢,連個明確的SOP(標準作業(yè)時間表)都沒有,要是2026年能造出來就不錯了?!?/p>
另一方面,隨著高通、車企自研的新一代芯片接連落地,英偉達在智駕芯片領域的領先優(yōu)勢正在縮小。
曾經英偉達在華最大的客戶李斌說道:“去年蔚來創(chuàng)新科技日上我展示了1顆神璣芯片,今天我展示兩顆,因為每臺ET9上都有兩顆。1顆神璣芯片抵4顆Orin X芯片,兩顆抵8顆,單顆神璣NX9031和滿血版的Thor-X在同一算力水平,比Thor-U早上車數月。”

近一兩年來,國際局勢變化莫測,此前由于疫情缺芯導致的停產、減產仍舊歷歷在目,車企也越來越重視供應鏈安全,越來越多的車企和供應鏈企業(yè)開始注重其屬地化的供應鏈布局,在國內,這也給予了本土智駕芯片公司更多的可能性。而對于英偉達而言,技術、成本、乃至國際局勢,都可能成為撬動它鐵王座的影響要素。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