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開年最大的有關汽車行業(yè)的消息,就是來自長安汽車集團和東風汽車或將重組。

先來假設,如果他們真的重組成功,那即將誕生中國汽車歷史上第一家"合體車企",并且合體之后的總銷售量,有可能會成為全球第五的車企。

我在網(wǎng)端更是看到了這樣的說法,"長安汽車、

可想而知這條新聞是有多重磅了。

但其實我們會走上這樣的路,好像也是必然的。

首先是自主品牌們的各方壓力,大家都知道中國汽車市場有多卷,就看各車企們每年上新的新車,每月甚至每周都會更新的OTA,各大品牌的老板們紛紛在網(wǎng)端努力打造個人IP人設,在消費群體當中努力"分蛋糕"。

大家真的很努力了,但市場銷量總是有好有壞,有些時候光靠努力真的不夠。

另外一方面則是來自合資品牌的尷尬處境。

自主新能源汽車市場有多火爆,合資品牌們在中國市場的處境就有多尷尬。對于年輕市場來說,傳統(tǒng)合資企業(yè)也許只剩下品牌力了。

沒有年輕消費群體喜歡的外觀造型,也沒有為他們突出考慮座艙空間,更加不要說目前人人都想要的智駕技術;而在這些方面,

以前是來教育用戶,而現(xiàn)在是被用戶教育。

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合資品牌的外方不愿意,或者行動緩慢,那分分鐘就會被新一代的車型給淘汰掉;銷量不好,傳播度不夠活躍,無法達到用戶口碑,這一切的顯現(xiàn)也都隨著目前市場逐漸放大。

前兩天,蓮花品牌的車企都已經降價到50萬元,想必這也是為了迎合中國市場,可大幅度的降價也勢必會迎來品牌口碑的滑鐵盧,可怎么辦呢?

中國這個極其特殊的市場,真叫人又愛又恨。

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自主品牌們會選擇自救是難免的,對于長安和東風而言,他們所承擔的責任和市場地位永遠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在2024年全球汽車銷量榜單上,除了比亞迪挺進前五之外,吉利集團第一次上榜第10名,而一直盤踞在他們左右的則是長安汽車。

大家都知道他需要一個突破,如何突破,如何破局,2025年對于長安汽車是一門巨大的功課。

而在東風汽車,一直以來東風似乎都被合資品牌牽連著,好不容易出來的嵐圖品牌,還在緩慢上升期,大家對于陳舊的東風也許抱有更大的期待。

這樣一來,改革、改良甚至是"打碎重來",好像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接下來我們應該猜想,長安和東風如果重組成功,那他們的品牌名字該叫什么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XIXIHAHADDCC

同步平臺

雪球|今日頭條|懂車帝|抖音

新浪微博|搜狐|百家號|格隆匯

一點資訊|車家號|汽車頭條|bilibili

新知|車友頭條|愛咖汽車

網(wǎng)易|智云|知乎|水滴

大魚號|太平洋汽車|團車

喜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