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浩志

跨區(qū)域提取,樓市復蘇的“雙刃劍”

跨區(qū)域提取,樓市復蘇的“雙刃劍”

剛開年,各地都宣布要實現(xiàn)房地產企穩(wěn)復蘇,于是新一輪樓市利好政策又開始推出。其中,以支持異地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為代表的一批相關政策,成為這輪新政的主要抓手。相對而言,公積金是各地方比較容易操作的政策類型,所以許多城市選擇優(yōu)先進行調整。無論是異地購房提取,還是家庭代際互助,都是希望公積金使用更加靈活,幫助樓市的整體復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各地繼續(xù)“卷”公積金政策,有些新變化也值得注意:

公積金跨區(qū)域提取政策,會進一步強化核心城市樓市的復蘇,同時分流中小城市的購買力。大城市限購取消后,分流周邊城市、三四線城市購買力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農歷新年期間,中小城市主打的“返鄉(xiāng)置業(yè)”牌效果也并不理想。如果進一步推進公積金跨區(qū)域提取,只會讓資金進一步向頭部城市聚焦,更加強化樓市“強者恒強”的板塊效應。

公積金政策再怎么寬松和調整,對樓市的影響依然有限。這和公積金的使用額度上限、市場接受程度有關。這個觀點我之前已經多次分析過。另外,我想補充一點:目前樓市的購買主力之一,是工作和收入較為穩(wěn)定的體制內員工。他們同時也是公積金繳納的主力。所以對于樓盤而言,抓住這類客戶依然是重中之重。而這批客戶的需求更偏保守,配套完善的主城區(qū)是他們選擇的重點。

廣州公租房9折優(yōu)惠,真的能吸引人才嗎?

廣州公租房9折優(yōu)惠,真的能吸引人才嗎?

近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辦法》。其中明確,房源以低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需低于市場價的9成。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可以申請租住1套政府性房源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市場價的9折,看似有優(yōu)惠,但并不算很優(yōu)惠。

首先,市場價的計算標準是什么?如果按租賃市場備案的均價計算,就會出現(xiàn)結構性租金上漲的情況。因為但凡有備案的房源,多半是價格偏高的、相對優(yōu)質的房源和業(yè)主。這類房源的租金水平一定是略高于市場整體均價的。同時,還存在部分低于市場均價水平的房源,很可能為了避稅,連手續(xù)都不辦。所以在備案價格中,并沒有這部分低價房源的價格。如果忽略了這批低價房源,那么官方的“市場價”本來就略高于市場均價。高于均價再打9折,會不會就剛好是均價?這樣就無法體現(xiàn)出公租房在租金上的優(yōu)勢。這對租戶來說,是否真的劃算?這還很難說。

其次,公租房總量并不大,房源選擇范圍較窄。通常在一個大的板塊內,只有若干樓盤屬于公租房。而市場散租的房源卻非常多,幾乎任何一個板塊、任何一個樓盤、任何一種房型都有業(yè)主在放租。在選擇面上,公租房和市場房源之間存在非常明顯的差距。

所以,公租房單純打個折,是否真的優(yōu)惠?是否真的能對年輕人或人才具有吸引力?未來還需要觀察。我說這些并不是純粹想懟公租房制度,而是希望大家全面反思廣州的人才政策。在人才競爭激烈的當下,廣州怎樣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降低人才在廣州的生活成本?只有這樣,廣州在未來才有可能孵化出更多中小微企業(yè),甚至誕生出類似“杭州六小龍”這種級別的優(yōu)秀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