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咖啡還是代表著中國的?!绷暯娇倳浽邴惤疾鞎r,用一句家常話,給予云南咖啡產業(yè)巨大的鼓舞和肯定。
在中國,98%的咖啡種植面積和99%的咖啡產量都在云南。今年開春以來,全球咖啡價格一路攀升,作為國內最大的咖啡產區(qū),也是唯一的小粒咖啡原產地,云南的咖啡價格迎來了有種植歷史以來的最高峰。從小小一粒豆到“代表中國”,云南咖啡產業(yè)的繁榮,正是新時代邊疆民族地區(qū)踐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鮮活樣本。

云咖何以在云南?
1904年,一名法國人游歷至云南大山深處的彝族村落朱苦拉,并在這里栽下了咖啡樹。幾乎是同一時期,從緬甸引進的咖啡種子,在瑞麗生根發(fā)芽。這里后來成為了中國咖啡產業(yè)崛起初期的種子來源地,也是我國有史可考的最早咖啡引種歷史。
優(yōu)質的地理氣候條件,使得云南成為咖啡生長的寶地。北回歸線橫穿中部,與世界著名的咖啡種植地哥倫比亞處于同一緯度區(qū)的云南,是世界上最適合咖啡生長的地方之一,被譽為“阿拉比卡的天堂”。
曾經,云南咖啡以生豆出口為主,種植水平、初加工都比較滯后,產業(yè)附加值低,在市場上沒有議價權,一度面臨“賣一斤咖啡豆的錢買不起一杯咖啡”的困境。
如何破局?2022年,云南省出臺“咖六條”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云南咖啡走精品化、精深加工之路。2024年,云南省咖啡種植面積126.7萬畝、產量14.6萬噸,均占全國的98%以上,穩(wěn)坐中國咖啡產地的“頭把交椅”。
劃定精品咖啡適宜種植區(qū)105萬畝,推廣瑰夏、鐵皮卡等優(yōu)良品種,打造云咖品牌建設精品莊園……經過3年努力,截至2024年,云南咖啡的精品率已由2021年的8%提升至31.6%,精深加工率已由2021年的20%提升至80%。
云咖何以花樣致富?
在保山小粒咖啡的原產地保山市隆陽區(qū)潞江壩,這里地處高黎貢山東麓、怒江兩岸,獨具特色的干熱河谷氣候,使這里一年四季瓜果飄香。
結合地理優(yōu)勢,隆陽區(qū)從發(fā)展現代農業(yè)入手,不斷提高產業(yè)效益,撐起了咖農的收入,實現了“中國咖啡看云南,精品咖啡看保山,保山咖啡看潞江壩”的壯舉。
“新寨村采取‘黨總支+聯合黨支部+企業(y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由村黨總支引進新寨、云黎、純征、十岸等10余家咖啡企業(yè),并牽頭成立了金鑫等7個專業(yè)合作社,企業(yè)和合作社通過肥料支持、種植培訓及市場化咖啡生豆標準制定以及訂單式向咖農收購咖啡豆鮮果等具體措施,實現統(tǒng)一品種、統(tǒng)一技術、統(tǒng)一收購、統(tǒng)一烘焙和加工?!北I绞新£枀^(qū)潞江鎮(zhèn)新寨村黨總支書記王加維說,“目前,新寨村95%的土地種咖啡,2023至2024年采收季咖啡種植面積1.36萬畝,產量4000余噸,實現農業(yè)產值1.2億元,人均咖啡收入達1.2萬元,村里開發(fā)的咖啡花茶、口紅等系列產品銷往國內外?!?/p>
如今,在咖啡加工領域,云南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了覆蓋生豆、烘焙豆、掛耳、速溶粉、冷萃凍干粉等全鏈條咖啡生產加工體系。在2024年至2025年咖啡采收季,云南咖啡豆采購價達每公斤60元,相比2024年同期每公斤33元的價格增長了近一倍,逐漸在國際市場上擁有了價格話語權。
今天的云南咖啡,已經形成了普洱、保山、臨滄、德宏、西雙版納、怒江6大產區(qū),據昆明海關統(tǒng)計,2024年云南出口咖啡3.25萬噸,同比增長358%,出口值全國第一,主要出口至荷蘭、德國、美國、越南等29個國家和地區(qū),云南咖啡的醇厚正飄向世界各個角落。
云咖何以成為交融的紐帶?
在云南,咖啡已不僅僅是提神的飲品,更成為一種旅游方式,一條文化交融的紐帶。
在全國小粒咖啡重點產業(yè)基地縣之一的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當地依托娜允古鎮(zhèn),以“孟連精品咖啡”為主題打造了集咖啡體驗、研學休閑、采購于一體的咖啡綜合展示消費體驗空間,還推出了以宣撫司禮儀樂舞、傣族白象馬鹿舞、傣族剪紙、金水漏印等為代表的非遺體驗項目。通過“主題街區(qū)+咖啡莊園”的產業(yè)發(fā)展模式,孟連精品咖啡主題街區(qū)已吸引16家本地咖企入駐,接待游學、觀光等游客150多萬人次。
近年來,云南積極推進“咖旅融合”,打造了一批精品咖啡莊園、咖啡市集、咖啡街區(qū)等特色消費場景。在普洱、保山等地,游客不僅可以參觀咖啡種植園,還可以親手采摘、加工、品鑒咖啡,全程沉浸式體驗咖啡文化。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云南的各個景區(qū),在大山密林的深處……近年來,無數以咖啡為主題的旅游新場域在云南落地生根??Х?,正在以其獨特的風味和文化魅力,悄然編織著跨越山川的情感紐帶,釀造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醇香佳品。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陳慧君 文/圖
轉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