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車市帶給我們太多驚喜和驚嚇!
1.雷軍完全沒造車經驗,硬生生用三年時間搞出了小米su7,現(xiàn)在連小米mx11都要上市。
2.高合專門做高端,可沒想到現(xiàn)在快要破產倒閉。
3.有些特別強調智駕的車企銷量卻持續(xù)下滑,留給用戶的就只是一大堆PPT。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若是選擇了高合或者那些只強調智駕的車企,最終帶給自己的只能是無盡的悔恨和淚水。
在此背景下有專家預估,在2025年,車市必然會出現(xiàn)三種必然發(fā)生的狀況,希望3億車主做好準備。
第一種是德系車或將率先出局。

三大一線豪車現(xiàn)在的日子很不好過,來來回回退出價格戰(zhàn),進入價格戰(zhàn),完全是一副舉足失措的樣子。
大眾汽車已經爆出要裁員降薪,搞得諸多汽車工人正在鬧事,希望保住他們已經到手的權益。大眾高管無奈表示:我們很難再收到來自中國的支票了。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明,德系汽車的狀況正在急轉直下,且這種轉變是沒辦法逆轉的。可放膽預言,未來10年內,所有德系車在國內的銷量占比加起來不會超過10%。
這時候去買德系車,10年之后不知道還有沒有配件可供維修,所以各位一定要注意。
第二是一些只會畫大餅,只會宣稱智能化駕駛系統(tǒng)的企業(yè),他們本質上沒有造車能力。

汽車不是手機,它不光有電機,還會有大量機械設備的存在。一家企業(yè)之所以會宣傳自動駕駛系統(tǒng),只是為了規(guī)避其機械素質上的不足。
這樣的不足會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比如說底盤設計,外觀設計,內飾設計,線路鋪設,空間改造,降噪減震等諸多方面。任何一個方面不過關,都不能說是一款優(yōu)秀的汽車。
最要命的是,這些宣傳智駕的車企往往都是這些年新興的造車新勢力,之前就沒有什么太強底蘊。但凡有什么風吹草動,他們出現(xiàn)問題的概率實在太大。

第三是增程式汽車將越發(fā)受到人們喜愛。
尤其是當增程式汽車轉換為大電池小油箱的模式后,一方面可讓人們在市區(qū)代步時不必頻繁充電。另一方面,有小油箱的增程式汽車也讓車輛多了一個保障,不必趴窩在高速公路上。
我可這樣預言,等2025年下半年,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會轉入到增程式汽車的懷抱。這種車型沒啥技術含量,成本就極低,車企可將剩余成本都用于堆疊配置,搞得更加眼花繚亂,自然會更吸引人們的注意。

增程式汽車也沒什么太大門檻,就是電動車加上一個充電寶而已??善帜軡M足消費者的要求,這樣的車型又有誰會不愛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