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根是臨床常用的一味中藥,可以用于各類疾病。于天星先生于本文為我們總結了葛根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等的中醫(yī)應用和藥理機制,特此推送,以饗讀者。

北京地區(qū)防治冠心病協(xié)作組,觀察試治170例心絞痛

行更合理的配伍,尤其是怎樣與中醫(yī)辨證施治原則結合起來以提高療效,這些都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
本文根據(jù)古代醫(yī)籍及近代報道,初步提出若干探討線索,以供參考。

或中風等病的包括葛根在內(nèi)的方劑,但都分別配用各種不同藥味,以適應病情。
《千金要方》葛根湯、四石湯,以及其后的葛根續(xù)命湯(葛根、

本虛,或因心腎陽虛,或因心腎陰虛;標實,或為氣滯血瘀,或為痰濁內(nèi)蘊。
因之,對于較頻發(fā)之心絞痛,伴見唇舌偏暗,或舌有瘀點,脈弦澀,痛而固定不移者,一般都認為有心脈阻滯,氣滯血瘀,把活血化瘀法作為治療的重要一環(huán)。

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延胡索15克,失笑散18克。
治療結果:服后不僅有緩解心絞痛的效果,其它癥狀也都有所改善??梢姡「鸶L,配伍相應藥味,對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有著廣闊的前景。
由于葛根活血作用并不很強,配用較強活血藥亦屬自然。
但是,一般認為本病標實本虛,在配用較強活血藥時,宜注意補氣固本。
臨床上常常遇見一些病人,采用較大量破血藥后,身倦乏力,或月經(jīng)量過多,而用補氣、滋陰藥后可以糾正。因之,標實顯著者,宜化瘀;本虛顯著者,宜補氣益陽。
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本藥可致口干,便干,提示宜配用滋陰降火之品,如石斛、麥冬等。

就闡明了上竅病證和清陽不升、中氣不足的關系,并推薦含有葛根的益氣聰明湯來治療耳聾。
這個方子中,既有補益胃氣的人參、黃芪,又有調治肝腎的芍

歷代有關用葛根復方,治療類似糖尿病的方劑甚多,如豬腎薺苨湯(豬腎、薺苨、黑大豆、石膏、人參、茯苓、知母、葛根、黃芩、磁石、天花粉、甘草),
豬肚丸(黃連、粟米、花粉、茯神、知母、麥冬、地黃、葛根),

5、關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及喘息性支氣管炎的問題
葛根有清熱解表作用,可治療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病證,這在古代醫(yī)籍中有大量的記載。
例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指出葛根可以治療“身大熱”;《名醫(yī)別錄》謂能“解肌發(fā)表”;《本草備要》謂能“治陽明頭痛”。
張仲景所介紹的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都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其中無汗,身熱,畏風寒者,屬表實證,宜用葛根湯;外感病伴

報告葛根有解熱作用相符。
葛根用于喘癥者,古代醫(yī)籍中亦屢有記載。

6、關于治療感染性疾病的問題
葛根具有“解諸毒”作用,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宋《日華本

根據(jù)文獻資料,結合《大明本草》所介紹葛根治療胸膈煩熱。
有用葛根治療傳染性肝炎,也獲得一定效果;也有人根據(jù)其具有“排膿破血”功用,用于治療若干外科感染性疾??;兒科在治療風疹、麻疹等病癥時,也常加用本藥。
《本草綱目》還認為本藥有解酒毒的功效,其葛花解醒湯(葛花、砂仁、豆蔻、木香、茯苓、人參、白術、青皮、陳皮、神

提示:文中處方,請在專業(yè)中醫(yī)指導下使用。
方中藥味具體分析
丹皮
【性味】苦、辛,微寒。
【歸經(jīng)】歸心、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用于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jīng)閉痛經(jīng),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郁金
【性味】辛、苦,寒。
【歸經(jīng)】歸肝、心、肺經(jīng)。
【功能主治】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黃疸尿赤。
山楂
【性味】酸甘,微溫。
【歸經(jīng)】入脾、胃、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消食積,散瘀血,驅絳蟲。治肉積,癥瘕,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腰痛,疝氣產(chǎn)后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于肉食積滯、胃烷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血脂癥。
紅花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歸心、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
川芎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入肝、膽經(jīng)。
【功能主治】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痹筋攣,經(jīng)閉,難產(chǎn),產(chǎn)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于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閉痛經(jīng),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