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又是一年立夏時節(jié),草木葳蕤,蛙鳴漸起,梅子青黃,櫻桃紅透,天地間充盈著蓬勃的生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江蘇這片水網(wǎng)密布、物產(chǎn)豐饒的土地上,立夏不僅是農(nóng)事的節(jié)點,更是一場舌尖與文化的盛宴。

從“紅莧菜”到“青蠶豆”,從“嘗三鮮”到“五色飯”,每一道時令美食都承載著千年文脈中的民俗智慧與地域風情。

三鮮、三鮮,還有三鮮

所謂“三鮮”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

比如你在街邊叫了一份三鮮炒飯,那就是香腸、火腿腸還有雞蛋;比如你去家東北館子要了份地三鮮,那就是茄子、豆角還有青辣椒。

就算你事先言明要“素三鮮”,也極有可能端上完全不同的兩盤菜:若包餃子,就應是韭菜、雞蛋、蝦皮;若炒菜,不外乎青菜、草菇、鮮金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立夏,江蘇各地都有“嘗三鮮”的說法,這“三鮮”卻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如果說非要總結一個共性,那就是時令為媒,唯鮮不破。

放眼地上,紅莧菜、蠶豆、春筍都在瘋長,什么茄子土豆都閃一邊去,它們才是立夏時節(jié)三位大羅金“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沉入水中,鰣魚、刀魚、白蝦存在感最高,這時候地上三鮮再好,也壓不住水中三鮮的強勢崛起;

爬到樹頭,還有三鮮?是的,櫻桃、梅子、枇杷,此謂之樹上三鮮,都是時令的好東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飲食中深藏禮俗與人文關懷。這種對自然規(guī)律的尊重,折射出江蘇人骨子里的“天人合一”。

或者說,立夏“嘗三鮮”的習俗,深刻映射出江蘇人“順天應時、崇文尚禮、務實重養(yǎng)”的文化特質(zhì),“以食養(yǎng)人,以味載道”的生活哲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江蘇地方文化史·無錫卷》記載:開春吃春筍,立夏吃蠶豆,融合互補。

關于蛋的99種吃法

立夏要吃蛋。

民間流傳著大量關于吃立夏蛋的俏皮話,像什么“立夏吃蛋,石頭都踩爛”,還像什么“立夏吃一蛋,力氣長一萬”。

雖然全國各地都在立夏這天吃蛋,但江蘇人的吃法,好像格外地多。每一個地方,似乎都有著自己的秘傳吃法:

比如,很多人自然而然想起來高郵的咸鴨蛋,汪曾祺曾專門寫文章“帶鹽”,必須靠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如,很多人想起來南京一帶流行的旺雞蛋,可能外地人眼中有點“重口味”,但在本地人眼里卻是一等一的美食;

雞蛋、鴨蛋吃膩了怎么辦?翻開古代流傳于江蘇地區(qū)的菜譜,直接抄作業(yè)就行。

《隨園食單》里教學了鴿子蛋的做法:“煨鴿蛋法,與煨雞腎同?;蚣迨骋嗫?,加微醋亦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園食單》收錄在《江蘇文庫·史料編》中。

《調(diào)鼎集》還科普了鵝蛋“混搭”鴿子蛋的奇妙做法:鴿蛋對入鵝蛋,攤油鍋,加蔥花、鹽、酒,作蛋鱉。

當然,蛋不只可以吃,民間玩法很多。比如,立夏這一天,大人會把煮熟的雞蛋放在網(wǎng)兜里,然后系在小朋友身上,孩子之間會舉行“碰蛋比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江蘇地方文化史》中記載,《調(diào)鼎集》收錄了菜品1600多種,蔚為大觀。

硬核推薦,食補良方

立夏時節(jié),天地陽氣升騰,人體氣血外浮,濕熱交織的氣候易傷及心脾。

江蘇人深諳“春夏養(yǎng)陽”之道,飲食順應“增酸減苦、清補祛濕”的原則,以調(diào)和陰陽、養(yǎng)護心氣。

在這里,文脈君和大家推薦幾道食補的良方,很家常,大家在家里就可以嘗試起來。

第一道,紅莧菜豆腐羹。紅莧菜清熱涼血,豆腐滋陰潤燥,佐胡椒粉溫陽,紅白相映,暗合“紅入心,白入肺”的養(yǎng)生之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道,蠶豆蝦仁炒蛋。蠶豆健脾利濕,蝦仁補陽,雞蛋滋陰,三者平衡,適合脾虛濕困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接著來點喝的,酸梅湯與蓮子百合粥。酸梅斂汗生津,蓮子清心安神,可緩解“心火上炎”引發(fā)的煩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能有人會說:文脈君你說了這么多,怎么都這么素啊,這讓我們這些無肉不歡的“食肉動物”情何以堪?

這時候必須“祭出”一道赤小豆排骨湯。赤小豆、排骨、生姜,慢燉至豆爛湯濃,鹽調(diào)味,最是祛濕健脾,適合夏季水腫、食欲不振者。

最憶江蘇立夏味

從南京科巷菜場的莧菜攤到蘇州南環(huán)橋的蠶豆粒,從南通孩童胸前的彩蛋到無錫主婦灶上的青梅酒,江蘇的立夏是一場流動的民俗畫卷。

食物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文化的容器:蠶豆里藏著農(nóng)人對土地的眷戀,莧菜羹中凝結著對紅火日子的期盼,斗蛋游戲編織著代代相傳的童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p>

立夏的江蘇,是舌尖上的江蘇,亦是詩意棲居的江蘇。

當熏風拂過莧菜田的紫紅波浪,當蠶豆的清香彌漫街頭巷尾,人們以食為舟,在時令的長河中溯游,觸摸季節(jié)的心跳,將尋常日子過成一首清雅雋永的田園詩。

文 | 現(xiàn)代快報/現(xiàn)代+記者 王子揚

圖 | 江蘇文庫 現(xiàn)代快報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