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18條: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成無己《注解傷寒論》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太陽病,為諸陽主氣,風(fēng)甚氣擁,則生喘也,與桂枝湯以散風(fēng),加厚樸、杏仁,以降氣。

方有執(zhí)《傷寒論條辨》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佳,一本作仁。)

此揭言陽邪作喘治法之大要。

喻嘉言《尚論篇》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仁湯主之。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凡下后利不止,而加上氣喘急者,乃是上爭下奪之象,危候也。但驟病之人,中氣足供上下之用,邪盡而喘與利自止。若中氣素餒,加以上下交征,立盡之數(shù)矣。此證不云下利,但云微喘、表未解,則是表邪因誤下上逆,與虛證不同,故仍用桂枝以解表,加厚樸、杏仁以利下其氣,亦微里之意也。

此訣風(fēng)邪誤下作喘治法之大要。其寒邪誤下作喘,當用麻黃、石膏,即此可推,故中篇不復(fù)贅也。

張志聰《傷寒論集注》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此承上文言皮毛之邪不從肌腠而入于中胃,則閉拒皮毛而為喘。夫喘家肺氣之不利,由于脾氣之不輸,故作桂枝湯,必加厚樸以舒脾氣,杏子以利肺氣乃佳,不宜但用桂枝以解肌也。

張錫駒《傷寒論直解》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注】此言邪在皮毛,又不可專用桂枝湯也。太陽與肺共主皮毛,邪客于皮毛之間,既不能外出,又不能內(nèi)入,兩相閉拒,故作喘。夫喘雖屬肺氣之不利,而實由脾氣之不輸,故作桂枝湯,加厚樸以運脾,杏子以利肺為佳。杏為心之果,故其核在肺。

尤在涇《傷寒貫珠集》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仁湯主之。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仁佳。

太陽誤下,無結(jié)胸下利諸變,而但微喘,知其里未受病。而其表猶未解,胸中之氣,為之不利也。故與桂枝湯,解表散邪,加厚樸、杏仁,下氣定喘。然喘之為病,所關(guān)非細,而誤下之后,其變實多。仲景此條,蓋可以互證,而難以獨引。亦如太陽病,脈浮者,可發(fā)汗,宜麻黃湯之文也。學(xué)者辨諸。

柯琴《傷寒來蘇集》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仁湯主之。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仁佳①。

喘為麻黃癥,治喘者功在杏仁。此妄下后,表雖不解,腠理已疏,故不宜麻黃而宜桂枝。桂枝湯中有芍藥,若但加杏仁,喘雖微,恐不勝任,復(fù)加厚樸以佐之,喘隨汗解矣。

①喘家作桂枝湯……杏仁佳:此句宋本另作一條。

吳謙《醫(yī)宗金鑒》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主之。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注〕太陽病,當汗而反下之,下利脈促,喘而汗出不惡寒者,乃邪陷于里,熱在陽明,葛根黃芩黃連湯證也。今太陽病當汗而反下之,不下利而微喘,是邪陷于胸,未入于胃,表仍未解也。故仍用桂枝湯以解肌表,加厚樸、杏子以降逆定喘也。喘家,謂素有喘病之人。遇中風(fēng)而喘者,桂枝湯皆宜用之,加厚樸、杏子為佳也。

〔集注〕方有執(zhí)曰:喘者,氣逆于上,故呼吸不順而聲息不利也。微者,聲息緩,不似大喘之氣急也。以表尚在,不解其表,則喘不可定,故用桂枝解表,加厚樸利氣,杏仁下氣,所以為定喘之要藥。

喻昌曰:此風(fēng)邪誤下作喘,治法之大要。其寒邪誤下作喘,當用麻黃、杏仁、石膏、甘草,即此可推。又曰:微喘表未解,則是表邪因誤下上逆,與虛證不同。

程應(yīng)旄曰:喘之一證,有表有里,不可不辨。下后汗出而喘,其喘必盛,屬里熱壅逆火炎故也。下后微喘,汗必不大出,屬表邪閉遏氣逆故也;仍用桂枝湯解表,內(nèi)加樸、杏以下逆氣。

魏荔彤曰:凡病人素有喘證,每感外邪,勢必作喘,故謂之喘家。

陳修園《傷寒論淺注》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注】桂枝本為解肌,若喘則為邪拒于表,表氣不通而作,宜麻黃百不宜桂枝矣。

然亦有桂枝證悉具,惟喘之一證不同,當知是平日素有喘之人,名曰喘家,喘雖愈而得病又作。審系桂枝證,亦不可專用桂枝湯,宜加厚樸從脾而輸其氣。杏子從肺以利其氣。佳。

此一節(jié)承上節(jié)“桂枝本為解肌”句,言喘不盡由于肌腠之病,不可專用桂枝湯。

陳伯壇《讀過傷寒論》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本條不禁桂矣。何得為作耶?前方有桂枝湯在,后方有桂枝加厚樸杏仁湯在,上文且有桂枝加葛根湯在,下文不止有桂枝加附子湯在。條條不曰作,亦不曰述也。夫非閑字可刪則刪耶?下文作甘草干姜湯,更作芍藥甘草湯,猶謂其因桂枝之誤以立方也。本條不過為喘家多備一湯耳,非因桂枝之誤更行桂枝也,作不作曾何足異。況句末一佳字,尤為喘家所樂聞。何以句中無與字耶?甘草干姜湯曰與之,芍藥甘草湯曰與之。不言與,必靳而不與矣。有此佳作,毋亦俟其喘罷而后與之耶?豈知喘家無主桂之例。桂枝條下無喘字,麻黃條下才有喘字也。得麻黃證無消說,若得桂枝證,則難乎其為桂枝矣。不能以麻代桂也,桂枝又適以重其喘也,惟桂枝湯翻作麻黃用,不與麻之與麻,與桂一如未與,其斯為善與桂枝也。語氣謂本方非為喘甚而作,為避桂枝之義例而作。但存桂枝湯之名,無濫與桂枝之誚。不可與而與,不同上文不可與則不與也。抑亦便宜于喘家者也,此變通桂枝之第二法。所謂文窮而后詩工者軟?故曰佳也。

曹穎甫《傷寒發(fā)微》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7)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18)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19)

酒之為氣,標熱而本寒。初飲則身熱,酒后則形寒。標熱傷肺,則為喘;本寒傷脾,則為痰。故治酒客病者,法當利肺而舒脾。肺氣利,則標熱泄而喘滿除;脾氣舒,則本寒化而濕痰解。桂枝湯方中加厚樸之苦溫,以去脾臟之濕;杏仁之苦泄,以疏肺臟之熱,或可用之。否則肺、脾二臟多濕熱之人,本不喜甘,更用大棗以助脾濕而壅肺氣,無論服湯必嘔,而標熱一盛再盛,肺癰既成,必吐膿血。如不得已而用桂枝湯,或加厚樸、杏仁而去大棗,理亦可通,以肺、脾多濕熱之人,本兼痰喘故也。故仲師首節(jié)言“不可與”,言其正也;次言“加厚樸、杏子”,言其權(quán)也;三節(jié)言甘味壅塞,必吐膿血,極其變也。仲師于此不出方治,但舉喘家加厚樸、杏子,使人自悟加減之法,于不言中求生活耳。不然,“下之微喘”條,后文自有方治,此處何煩贅說乎?蓋特為酒客言耳。莫氏謂“凡服桂枝湯”條,當在“喘家”之前,非仲師本旨,不可從。若夫既嘔膿血,仲師自有治法,《金匱·嘔吐篇》云,不可止嘔,膿盡自愈。不當止嘔,但需排膿,則《狐惑篇》赤小豆當歸散、《瘡癰篇》排膿散,并可用也。包識生以首節(jié)為營實之禁忌桂枝,次節(jié)為衛(wèi)實之禁忌桂枝,似也;三節(jié)為營衛(wèi)俱實之禁忌桂枝,則非也。服桂枝而吐,與上得湯則嘔何異?何所見而與首條殊異乎?況以傷寒通例論,中風(fēng)一證,原系營實衛(wèi)虛,若以為營實當禁桂枝,中風(fēng)一證,先當禁用桂枝矣。自來注釋家,多犯顧此失彼之誤,《傷寒》所以無通才也。實為邪實,風(fēng)勝而血弱也,慎勿以邪實營弱而誤認虛證。

惲鐵樵《傷寒論輯義按》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方云“佳,一本作杏子仁”。)

成無己云:太陽病,為諸陽主氣。風(fēng)甚氣擁,則生喘也。與桂枝湯以散風(fēng),加厚樸、杏仁以降氣。

魏荔彤云:凡病人素有喘證,每感外邪,勢必作喘,謂之喘家,亦如酒客等,有一定治法,不同泛常人一例也。

錢璜云:氣逆喘急,皆邪壅上焦也。胃為水谷之海,肺乃呼吸之門,其氣不利,則不能流通宣布,故必加入厚樸、杏仁乃佳。杏子,即杏仁也。前人有以“佳”字為“仁”字之訛者,非也。

冉雪峰《冉注傷寒論》

若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方本之佳一本作仁??岛醣镜鸵桓駥懀?/p>

成無己曰;太陽為諸陽主氣。風(fēng)甚氣壅,則生喘也。與桂枝湯以散風(fēng),加厚樸杏仁以降氣。

戴原禮曰;太陽病,有喘咳,無汗喘者,宜麻杏甘石湯。有汗.喘者,宜桂枝加厚樸杏仁湯。無汗咳者,宜小青龍湯。少陽病無喘有咳,咳者宜小柴胡加五味干姜。陽明病無咳有喘,內(nèi)實喘者,宜大承氣湯。下利者,宜葛根黃苓黃連湯。三陰惟少陰有喘咳,喘者宜四逆湯加五味千姜??日哧幮跋吕?,宜真武湯加五味于姜。陽邪下陷,宜豬苓湯。然喘皆危候也。

胡希恕《胡希恕傷寒論講座》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喘家”,平時就有喘的人叫喘家。那么他患了桂枝湯證,你打算也給他作桂枝湯服之,可他平時就喘,當然得了外感他還是喘,你對喘也得照顧(到)。所以用桂枝湯那是必然的,你還要加厚樸、杏子才好。厚樸、杏仁這兩個藥治喘滿,這是讓你不要(死死)守方治病,你老記得桂枝湯不行,病有出入,方子還是得加減變化,這也是舉個例子,比方說喘家,外感了,是桂枝湯證,就像我們前面說的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fēng)、脈緩這類的情況,肯定是桂枝湯證了,但他喘,那再加厚樸、杏子較為好。

任應(yīng)秋《傷寒論語譯》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校勘】《玉函經(jīng)》《千金翼方》:“杏子”作“杏仁”。

【音義】佳,音家,美好的意義。

【句釋】“喘家”,即指平時有喘息病的人?!按易鞴鹬?,猶言有喘息病的人又感受了太陽中風(fēng)證,應(yīng)服桂枝湯的時候,要注意他的喘病。厚樸、杏仁都有降氣定喘的作用,可以適當?shù)丶舆M湯方里。這說明治病要靈活兼顧。

【串解】錢潢云:“氣逆喘急之兼癥者,皆邪壅上焦也,蓋胃為水谷之海,肺乃呼吸之門,其氣不利,則不能流通宣布,故必加入濃樸杏仁乃佳。”

【語譯】平素有喘息的人,如患桂枝湯證,要服桂枝湯的時候,應(yīng)適當加入厚樸、杏子等降氣定喘的藥,就比較妥善些。

劉渡舟《傷寒論詮解》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方:

于桂枝湯方內(nèi),加厚樸二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余依前法

【解析】

本條論述太陽中風(fēng)兼喘的證治。

“喘家”為素有喘病之人?!白鞴鹬保庵覆∪诵赂刑栔酗L(fēng),應(yīng)使用桂枝湯。素有喘病,復(fù)有新感,風(fēng)邪外襲上壅,影響肺氣不利,故使喘病發(fā)作加重。此時當以治療新感為主,用桂枝湯解肌祛風(fēng),同時加厚樸、杏仁降氣利肺兼以治喘。這樣加味治療比單純使用桂枝湯效果好,故曰“加厚樸杏子佳”。用藥之后,新感可解,宿疾則不可能根治,故不說“主之”而曰“佳”。

在臨床上,因風(fēng)邪致喘者并非少見。此證本應(yīng)使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治療,但誤用麻杏石甘湯者卻屢見不鮮。麻杏石甘湯用于肺熱作喘甚效,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則用于風(fēng)寒束肺者甚佳,一治肺熱,一治風(fēng)寒,應(yīng)注意鑒別使用。

倪海廈《傷寒論》

若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仁。

厚樸、杏仁的量和桂枝一樣就可以了,杏仁可以加多,李子和杏子的果仁都可以用。喘家,就是本來就有咳嗽,喘包括咳,咳久就變喘。只要是主證是桂枝湯證,有咳嗽或氣喘。就先想到桂枝湯加厚樸杏仁。

如果得到桂枝湯證,就是太陽中風(fēng)、有惡風(fēng)、有汗、頭痛,開桂枝湯吃,結(jié)果病人喘氣,咳得很厲害、就代表這人本來就是其它問題,這時候就用桂枝湯加厚樸、杏仁,為什么這樣?這病人的中焦素有濕熱,這濕熱是平常累積起來的、就像喝酒的人一樣,不用葛芩連湯,用桂枝湯加厚樸杏仁也可以。所以舌苔很黃就是很熱,熱就是發(fā)炎,舌苔很厚,口水很多黏黏的,就是濕,平常就有這種病的人,得到桂枝湯證的時候,桂枝湯喝下去。病人會喘,這時候的處方要同時開去濕、去熱的藥,有會喘就是肺有問題,所以這熱一定是熱在肺上面,咳嗽痰黃黃濃濃的,舌苔黃的,就是肺家太熱了,這時候加杏仁,杏仁的功能在本草上寫它可以去肺熱,第二能夠化痰,第三潤膚,杏仁會使皮膚變得很光潤,因為肺主皮毛,皮膚毛孔的潤澤是靠肺來的,杏仁潤肺,所以杏仁是很好的保養(yǎng)的藥。去濕藥厚樸,厚樸能去脾臟的濕,脾本身就主濕,脾有一定的濕度,濕太過了,用厚樸去收斂它。張仲景的意思就是,如果這人有桂枝湯證,吃了桂枝湯,桂枝湯證清除了,變成咳嗽有點氣喘,再拿桂枝湯給他吃,里面加厚樸杏仁,就可以了。反過來說,如果有桂枝湯證還有氣喘咳嗽,且咳黃痰,就吃桂枝湯加厚樸杏仁,如果喝完酒回來,得到桂枝湯證,就是酒客病。于此可見仲景之治病,注重新病,其舊恙則兼及之而已。如果本身的舊病沒發(fā)現(xiàn)癥狀就不管它,以新病為主,吃藥后發(fā)起來了,就順便治。所以有主證、兼證同時出現(xiàn)的時候,以主證為主就好了。

張勝兵《張勝兵品傷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18條條文: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以下解讀內(nèi)容為精選版,詳細解讀請查看:

第十六講:張勝兵品《傷寒》之太陽病(15-18條條文·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18條與43條這兩條講的都是桂枝湯的加減法,什么意思呢?就是長期有哮喘的老病號,如果得了太陽中風(fēng)(普通感冒),別直接用桂枝湯,得加厚樸二兩、杏仁五十個。煎煮方法和桂枝湯一樣,喝法也照舊。

這里有個關(guān)鍵點:第18條說的是"舊喘",就是本來就有哮喘病的人感冒了;第43條則是"新喘",本來沒哮喘,但因為醫(yī)生誤用下法(比如不該用瀉藥卻用了),導(dǎo)致表邪沒解,反而出現(xiàn)輕微喘促。這兩種情況,張仲景都給了同一個方子——桂枝加厚樸杏仁湯。

這時候我想起個真實案例,特別有意思。有個大學(xué)同學(xué),畢業(yè)后當醫(yī)生,有次緊急聯(lián)系我。他說有個喘得厲害的患者,本來是感冒引發(fā)的喘,結(jié)果他用了麻黃湯,不僅沒好,反而把病人治虛脫了。

我問他:"麻黃湯治喘沒錯啊,為啥會這樣?"他說:"麻黃不是能宣肺平喘嗎?患者確實有表證又喘啊!"我讓他再仔細想想:"麻黃湯的喘和桂枝加厚樸杏仁湯的喘,是一回事嗎?"

麻黃湯的喘,是因為太陽傷寒(表實證),毛孔閉塞,肺呼吸的負擔(dān)全壓在鼻子和嘴上,就像全身毛孔都堵了,只能靠口鼻喘氣,能不喘嗎?這時候用麻黃湯發(fā)汗,毛孔一打開,呼吸自然就順暢了。

可他的患者呢?明明是太陽中風(fēng)(表虛證),有汗的!這時候用麻黃湯,發(fā)汗太過,傷津液,反而加重喘。正確的做法是用桂枝湯加厚樸杏仁,解肌祛風(fēng)的同時,降氣平喘。

同學(xué)一聽恍然大悟:"對??!這患者確實有汗!"趕緊改方,加了補液的藥,幾副下去就好了。我提醒他:"醫(yī)學(xué)知識不能學(xué)死了,麻黃平喘是有條件的——得是無汗的表實證。有汗的表虛證,得用桂枝系。"

通過這個案例,大家要明白:同樣是喘,得分清楚是"舊喘"還是"新喘",是表實證還是表虛證。麻黃湯和桂枝加厚樸杏仁湯,一個像錘子,一個像梳子,用錯了地方,效果天差地別。

總結(jié)起來:

長期哮喘患者感冒——桂枝湯加厚樸杏仁

感冒誤下后出現(xiàn)新喘——還是桂枝湯加厚樸杏仁

無汗表實證的喘——麻黃湯

有汗表虛證的喘——絕對不能用麻黃湯!

記住張仲景的提醒:"常須識此,勿令誤也"。學(xué)醫(yī)要學(xué)活,不能光背條文,得理解背后的道理。不然就像我那個同學(xué),差點好心辦壞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