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為讓人感到遺憾,2025年第一季度,本田在中國的銷量繼續(xù)呈現(xiàn)出下滑的趨勢。2025年4月7日,本田中國公布了第一季度終端汽車銷量數據,3月銷量為55,130輛,同比下滑8.8%;1-3月累計銷量157,886輛,同比下跌23.69%。這一數據延續(xù)了本田在華銷量連續(xù)多年的下滑趨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田

燃油車承壓與電動車轉型陣痛:雙重夾擊下的銷量下滑

應該說,本田在中國車市銷量,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其中,既有燃油車遭到沖擊,也有電動車轉型的原因。

作為本田曾經的“銷量支柱”,燃油車型在新能源市場的沖擊下已顯疲態(tài)。以 思域 參數 圖片 )為例,其終端價格從12.99萬元降至8.99萬元,但如今銷量卻大不如昔日。

無獨有偶 雅閣 、CR-V等經典車型目前在國內車市雖然銷量依然可圈可點,但是與此前的強勢態(tài)勢相比,也并沒有那么強勢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田在華銷量下滑

不僅如此,相比國內自主品牌,本田在新能源市場的布局也略顯滯后。盡管推出了e:NS1、獵光e:NS2等純電車型,但這些產品市場表現(xiàn)應該并沒有達到本田的預期。

部分車型的月度銷量,甚至不及部分新勢力品牌的單日銷量。3月推出的高端純電SUV東風本田S7,起售價為25.99萬元。

這款車型能否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脫穎而出,還有待觀察。從目前第三方平臺公布的行業(yè)綜合銷量數據來看,其3月銷量并沒有過于出彩的表現(xià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田S7

好在,面對當前的銷量局面,本田方面并非毫無動作,而是積極采取措施,試圖提振市場銷量。

自2024年起,其已關閉部分燃油車工廠,削減約50萬輛產能,并計劃2035年在中國實現(xiàn)純電動車銷售占比100%。

當然,在積極推動電動化轉型的時候,本田也并沒有放棄燃油車市場。在燃油車市場方面,本田試圖通過“一口價”政策和動力總成終身質保等促銷手段挽救燃油車市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田

本田Q1銷量下滑,是短暫陣痛,還是長期下滑的開端?

對于本田目前在中國市場銷量的下滑,目前有分析認為,是日系車在國內市場集體困境的體現(xiàn)。我認為,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些以偏概全。

公開數據顯示,同為日系三強的豐田一季度在華銷量逆勢增長,一汽豐田與廣汽豐田分別實現(xiàn)9.6%和3.55%的同比增長。

這種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折射出,智能化與價格戰(zhàn)等措施,日系依然可以在市場大放異彩。有鑒于此,對于本田在國內市場的前景,車宇世界依然持肯定態(tài)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田

一方面、有鑒于智能化配置、補能體系、用戶運營等逐漸成為新的競爭維度,本田在國內車市運營多年,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技術儲備。

另一方面、本田宣稱“2030年前推出10款以上純電車型”。如果這些車型當中能夠產生有競爭力的爆款車型,那么本田或許會在電動化進程中有出彩的表現(xiàn)。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其本田第一季度和3月份的銷量均下滑了,但是本田3月銷量環(huán)比增長62.79%,值得肯定。

或許,對于本田而言,當價格戰(zhàn)常態(tài)化、技術迭代加速成為行業(yè)底色時,本田能否切實放下身段,以更徹底的本地化研發(fā)、更靈活的市場策略迎戰(zhàn),這更加值得思考。

在當前國內車格局大變的時候,本田如果能夠以破釜沉舟的決心重塑產品與品牌,那么這份23.69%的跌幅,或許只是短期轉型陣痛而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田

本文結語:

由于新能源汽車沖擊、競爭激烈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目前傳統(tǒng)跨國品牌在國內市場銷量下滑,已經是較為常見的事情。

對于本田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下滑,我并不認為是漫長下滑曲線的起點,更多的或許是戰(zhàn)略轉型期的短暫陣痛。

對于本田而言,如何在穩(wěn)固燃油車市場份額的同時,快速實現(xiàn)戰(zhàn)略轉型,從而在電動化時代脫穎而出,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認為,作為跨國,本田方面應該已經有策略和方案。

在此,我們希望本田不斷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在國內車市不斷獲得更好的市場銷量和發(fā)展前景。

本文聲明:

本文為車宇世界運營部原創(chuàng)文章,總第11627期,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車宇世界原創(chuàng)版權所有,侵權必究。